读史明志,历境炼心

南怀瑾先生写过一句话:“读史三千年,无非功名利禄”。这句话多少带有一些片面性,如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一样,同样带有褒贬性,过度贪取是为贬,然而取而为用则为褒。毕竟“财、食”是有情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需求。

盛开的格桑花

历史是一面镜子,每个人在闲暇之余了解历史、品味历史,并不一定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以“以史为鉴”,从历代王朝兴亡迭替中发现规律性和各种看似偶然的巧合,吸取经验教训,从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中品悟为人处世的进退法则。

二十四史是古人智慧结晶的著作经籍,其内容始于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年),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年),以崇祯皇帝自缢煤山老槐树宣告大明朝灭亡而剧终,前后约年的历史空间。集中反映了中国历朝历代兴衰发展过程,演绎了无数历史名人的文韬武略、权谋智慧、操守气节。经籍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可以藉此了解宇宙奥妙,洞察天地阴阳运行规律,端正世间的纲纪,规范人类的道德行为。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立大业者推崇经史,能够树立起人人敬重的光明德性。百姓若以经史为念,必受世人倚重。治国平天下者想要树立政声、以德威服人、敦励教化、移风易俗,必循经籍轨迹而行之。

今人因经籍而知古事,后人也将因经籍而知今事,经籍的意义就如同一条宝链,每一段史书都是一颗宝珠,环环相扣,串起了一条有始无终的历史长链。

神圣的雪山

二十四史是古代历朝撰写的史书总称,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依《四库全书》载定:“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大意是讲凡是未经当朝皇帝准许的事例,一律不能载入正史当中。清代乾隆皇帝御笔钦定“二十四史”为“正史”,为古代经籍正本清源,盖棺定论。

二十四部历史典籍中,除《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记叙古代余年史事的通史外,其它23部皆为各朝独立史。作者既有“君举必书”的朝廷史官,也有秉性耿直、才华横溢的史学家;有的是个人呕心沥血完成,有的是集体分工编撰完成;有的则由朝廷任命重臣监修,有的还是在皇帝亲自干预下完成。

二十四史分别是: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东汉班固著《汉书》卷;南朝范晔著《后汉书》卷;西晋陈寿著《三国志》65卷;唐房玄齡著《晋书》56卷;南朝沈约著《宋书》卷;南朝萧子昂著《南齐书》59卷;唐朝姚思廉著《梁书》卷、《陈书》56卷;北齐魏收著《魏书》卷;唐朝李百药著《北齐书》50卷;唐朝令狐德棻著《周书》50卷;唐朝魏征等著《隋书》85卷;唐朝李延寿著《南史》80卷、《北史》卷;后晋刘昫、赵莹著《旧唐书》卷;宋朝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新五代史》74卷;宋朝薛居正等著《旧五代史》卷;元朝脱脱、阿鲁图著《宋史》卷、《辽史》卷、《金史》卷;明朝宋濂、王袆著《元史》卷;清朝张廷玉著《明史》卷。

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详实记录了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事迹,范围广范,记事详赡严密,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

它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既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叙述历史,褒贬善恶,十分细腻地描述人和事,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难能可贵的是对他们的评价基本上是“立论持正,褒贬允当”。

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徜徉,非为“黄金屋”也并非追求“颜如玉”,只为了让自己沧海一粟般的卑微,在朝潮朝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