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李陵投降匈奴全家被杀,迫于无奈娶单于

引言

众所周知,西汉武帝时期,大将李陵率领五千步兵远征匈奴,不料却遭遇了匈奴单于的主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两军死战了八天八夜,最终李陵为保护麾下将士的性命,被迫投降匈奴。消息传回大汉,举国一片哗然,这位“飞将军”李广的长孙竟然没有杀身成仁,为一己之命而让整个大汉帝国蒙羞。

由于李陵的拼死抵抗,匈奴单于十分喜欢他,还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他。英勇的李陵在匈奴被封为右校王,受到匈奴人的敬重。被俘一年左右,汉武帝派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腹地,准备救回这位卫国将军。然而当公孙敖等人来到匈奴时,却听讲了“李陵教单于为兵备汉军”这样的话。汉武帝对此话深信不疑,认为李陵已经为匈奴所用,大怒之下杀尽李陵全家,李陵的老母、妻子、幼子无一幸免。

▲李陵剧照

实际上,李陵之所以投降匈奴,是准备挟持匈奴单于,回到自己的祖国。可是,汉武帝在长安杀尽了自己的家人,李陵心灰意冷之下决定从此留在匈奴,再也不问汉朝国事。汉昭帝时期,李陵曾经的同僚霍光开始执掌朝政,曾派使臣前往匈奴,希望李陵能够重新回到汉朝。可此时的李陵已经在匈奴娶亲生子,他认为重归大汉已成泡影,并没有听从使臣的建议。就这样,李陵和他的后代世世辈辈生活在漠北,再无离开。南北朝时期,自称是大汉李陵后裔的人频繁出现,南朝时的《宋书》有载:“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

▲李陵碑遗址

在南朝人看来,鲜卑皇族拓跋氏,是汉将李陵的后裔,然而对于该项说法,拓跋氏并不认同。北周时期,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李贤家族称自己为正宗的李陵后裔,还拿出祖传的族谱向世人展示。据谱中记载,李贤的十世祖名为俟得归,曾经是鲜卑族的一个头领,鲜卑建立起北魏之后,俟得归跟随皇室回到中原,又将自己的姓氏改回了汉姓“李”。据说,当初李贤的弟弟李远可以射箭入石,北周的奠基人、西魏文王宇文泰曾亲赐写有“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之书。可见,北朝时期,李贤家族成为公认的李陵后裔。

▲唐太宗剧照

唐朝时期,草原强族黠戛斯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部族,该部族生活在如今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并为和中原王朝有过交集。贞观二十一年(公元年),唐王朝灭掉东突厥后,黠戛斯国王来到长安进行交往,唐太宗封他为坚昆都督,成为大唐帝国名义上的藩属国。唐中宗时期,由于多年的流传,黠戛斯是李陵后裔的传说为中宗皇帝所知晓。在黠戛斯使者出使大唐期间,中宗曾亲自对使者说:“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原来唐朝皇帝正是出于陇西李氏,而汉代的李陵也是出自该世族。

▲西伯利亚南部地区风景

在这一背景下,唐朝和黠戛斯的关系日益密切,成为大唐帝国的坚实盟友。据开元年间《西域记》记载:“坚昆国人皆赤发绿睛,其有黑发黑睛者,则李陵之后。”坚昆国即为黠戛斯,大多数坚昆国人是赤发绿睛的白种人,也就是黄种人和白种人互相通婚的结果,而其中黑发黑眼的人,则是李陵的直系后裔。唐肃宗时期,由于回鹘的日渐兴盛,大唐帝国和黠戛斯的交流要道被阻断,从此甚少有关于该国的记载。

▲黠戛斯人剧照

实际上,李陵被封为右校王的封地就在坚昆一带,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及其以南一带。年,苏联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一座汉朝式样的房屋,出土的瓦中更是刻有“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一行字。这个发现石破天惊,无论是否是李陵投降匈奴时代所建造的房屋,汉族和匈奴的交流却有其事。李陵投降匈奴后,的确育有子嗣,黠戛斯人很有可能就是李陵的后裔。

结语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黠戛斯人在不断的繁衍中变成了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人,该民族拥有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双重特征,和唐朝时期的《西域记》的记载所差无二。

参考资料:

《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李陵变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