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说的帷幄,就是典型汉代室内陈

汉代虽然尚处于席坐时代,但床、榻、枰抬高了视线。这时的贮物之器,庋物之器,均有向高家具发展的趋势,还有规模初具的桌子,奏响垂足坐时代的序曲……

屏蔽用家具之帷幔。但由于汉代建筑堂前开敞,仅置屏风尚不足以御风寒,于是又在楹柱之后的横楣上挂帷幔。在汉画像砖、石与壁画中,堂前的帷幔常分段褰卷起来,并将系帷的组绶末端垂下作为装饰。

东汉桯上右侧置书案情景壁画局部汉代砖画中的八足案

在讲究的殿堂上,且于帷内设幄。幄是帐的一种,其顶若屋顶,与设于野外的圆顶大帐不同。《汉书王莽传》:“未央宫置酒,内首令为傅太后张幄。”这是在殿堂内设宴时于坐床上张幄的记载。

东汉幄帐壁画局部河南密县打虎亭一东汉幄帐壁画幄帐线图河南密县打虎

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东汉墓的壁画中绘出一庑殿顶、红地黑花的大幄,幄背后插旗四面,主人坐于幄内的床上,床前设曲足长桯,桯上置棜案,案上放满杯盘等食具。幄外宾客分两列就坐,当中表演百戏,是宴会情景。因知《王莽传》所记之幄,或与此图相近。

网络图片

幄之四角树帐竿支承幄顶,山东长清岗辛战国墓曾出施彩绘的漆帐竿。《宋书后废帝纪》言彼五六岁时,“好缘漆帐竿,去地丈余”;亦即此物。但除了帐竿外,还要有梁、枋、檩、椽和地栿等物才能组合成完整的屋形框架。这些木质构件统称帐构。在几条帐构的交会点上常装多口铜插管,以加强连接部位的牢度。《宋书》言帐竿高丈余,其帐应特大。而“帐构铜”亦被称为“帐”。此名称见于《西京杂记》卷六、《宋书礼志》及《刘义恭传》、《南史崔祖思传》等处,汉代亦应有此名。

装配后的幄帐支架线图河北满城一号汉帐构铜件线图及装配示意图河北满城一

屏蔽用家具之帐构及步障。汉代的帐构铜件在满城1号西汉墓曾出土两套。其中一套表面鎏金,垂柱柱头和立柱底座均有图案花纹。修整复原成为一座幄帐的框架。另一座为素面,部分鎏银,可装配成一座四角攒尖顶之帐的框架。此外,在河北定州43号汉墓中也发现过零散的帐构铜件。

应当说明的是,装此种铜件之帐并不都是幄帐,如上述景初帐构铜件在铭文中就说明它是在“平帐”上用的。平帐或即文献中所称斗帐。《释名》说:“小帐曰斗帐,形如覆斗也。”汉斗皆为平底,覆斗之状正与平帐相近。幄帐比斗帐的等级高,所以汉代祭天时要用“紫幄”,祭高祖时要用“幄、绣帐”。但在汉代的考古材料中尚未发现斗帐的实例。

东汉步障画像石拓片局部「步障」山东汉步障画像石拓片局部「步障」线

还有一种用于围隔的步障,见于沂南画像石,系于地面立柱,在柱头牵拉绳索,下挂帷幔。步障在庭院以至郊野均可使用,至魏晋南北朝时颇流行。

在南北朝时的幄帐上,常于四角悬垂羽葆流苏等附属物。这种作法在汉代也已见端倪。《汉书西域传赞》说汉武帝时“兴造甲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后来沈约在《咏帐诗》中的“甲帐垂和璧”之句,即用此事。

璧翣(线图)左1、2:彩绘,湖南长沙

在汉代大建筑的室内陈设中,这类装饰是用得较多的。它不仅悬于帐角,也悬于壁带等处。《西都赋》说昭阳殿中:“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汉书外戚传》则说此殿“壁带往往为黄金,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李尤《德阳殿赋》也提到“连璧组之润漫,杂虬文之蜿蜒”。仲长统《昌言》中把这种装饰手法的使用范围说得更广泛:“今为宫室者,……起合榭则高数十百尺,壁带加珠玉之物。”此物应即《礼所称之“璧翣”。郑玄注:“周又画缯为,戴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树于簨(钟虡横木)之角上。”在汉代的漆器彩绘与画像石中,常常见到以环、珩、羽葆等组成的垂饰,应即此物。

汉代是席坐时代,室内各陈设符合生活习惯的条件,既实用,又典雅。

内容整编自:孙机《汉代家具(下)》,《紫禁城》年8月刊。感谢《紫禁城》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疑问请私信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