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书法一词有字面含义和具体的含义。例如《左传·宣公二年》就有“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这里的“书法”一词,只是字面的“书法”,它的含义是文章写作手法的意思,与写字这种艺术不是一回事。书法在汉代已经非常普及重视了,这主要取决于写字的载体。因为造纸的发明,具有普及的可能性了。造纸没有发明使用以前,书法的主要载体,只有尺牍和绢帛。尺牍又分木质的牍和竹制的简。虽然尺牍成本不算高,但是书写也不是很方便,至于绢帛,价格太高,一般人根本用不起。所以,只有汉代有了纸张以后,书法才会成为大众的艺术,也才能互相欣赏书法。大概西汉中晚期已经有纸的发明和使用了。但是,纸张的普及使用,应该是东汉。东汉文学家赵壹在《非草书》描写的书法爱好者,因为写字,把衣服都“染”得一片狼藉,这肯定都是在纸上写字了。不过,好像汉代还没有出现“书法”这个词。最早的“书法”一词,是用来描述写字的,应该算梁武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章》中的“书法”一词。这个词,毫无疑问是指写字。《南齐书·周顒传》云:“(周顒)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这里的“书法”一词,毫无疑问,也是与欣赏写字有关的。梁武帝萧衍非常喜欢书法,对钟繇王羲之的说法非常欣赏,他自己也是一个书法家。不过,有人认为,梁武帝非常笃信佛教,把写字的书,叫做书法,有很大的佛教色彩。除了书法一词,还有“书道”一词,也是称谓写字的。也有人说,书道一词,有道家的色彩。这些说法,好像没有严格的依据。书法一词,也与六朝的书法发展和书法理论是分不开的。粱简帝时代的文学家庾肩吾(—)也是一位书法家,从小就非常喜欢草书。他在《书品》中评论了东汉末年张芝以来位书法家,。他说,秦代程邈“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又说,汉代“草圣(张芝)起于汉时,解散隶法。因草创之意,故曰草书。建初中,京兆杜度始以善书知名,今之草书是也”。庾肩吾不但提出了隶书、草书、正书、今草这些书法名词,还把书法按照上中下分成等级,每一个等级,又分成上中下,总共九个等级来具体评论写字的优劣,这就为书法,提供了欣赏的趣味依据。所以,庾肩吾的《书品》影响也很深远,例如,唐代武后时期的美学家李嗣真,依据庾肩吾的《书品》体制,又写了《书后品》,还提出了“逸品”的书法美学思想。我们从六朝的这些书法涉及的名词和对书法的欣赏来看,事实上,已经有艺术的色彩了。什么是艺术?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具有欣赏性的生活活动就是艺术。艺术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和趣味。写字如果没有生活化,没有欣赏,那就谈不上艺术了。元代诗人刘因,在他的《荆川裨编》有一个说法:“字画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魏晋以来,其学始盛,自天子、大臣至处士,往往以能书为名,变态百出,法度备具,遂为专门之学”。刘因的说法,基本是正确的。他非常朴素地,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书法被认为是艺术,是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的。尽管他说魏晋时代才开始“自天子、大臣至处士,往往以能书为名”,不是很可靠,比如,有一种说法,汉章帝已经喜欢书法了。不过,值得讨论的是,自天子大臣处士都以书法为贵,秦始皇时代肯定是没有的。书法作为艺术,不仅仅有了欣赏就够了。魏晋时代,已经开始有书画装裱了。书画装裱给书法艺术带来了收藏的艺术品位的升值。所以,晋唐书法都是要装裱的。唐代的装裱艺术非常精美,在历史上有“唐裱”的美誉与“宋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经典样式。我们知道,唐宋以后,书法完全进入艺术的视野,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特别是清代以后,书法一词,已经比较广泛使用了。民国时代,承传了清代的习惯,写字就叫书法。而把书法作为美学理论意义上的“艺术”,这是近代才有的事情。对于书法从写字的欣赏到欣赏写字,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是对汉字艺术的一次认知的升华。我们总结一下,书法成为“艺术”。经历了事实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的艺术实践两个阶段。大体来说,从汉代以后到清代以前,书法实际上是实践的艺术。从民国到今天,是实践和理论化的艺术。书法被认为是艺术以后,书法就不仅仅是写字,也是一种美育和艺术修炼。中国古代在书法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体验和理论体验,例如,书法和绘画的结合,这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为独特的创造,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骄傲。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留下的一个个足迹,印证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书法艺术也像绘画音乐一样,给世界的美是非常独特的,特别是草书,被西方认为是一种抽象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