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平元年()正月,一些关东诸州郡牧守起兵,讨伐董卓。在北方,各路大军共推渤海郡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进京后任命的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等人,也都于此时参加了讨伐董卓的队伍。
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由长沙出发,一路北上,杀了拖延讨董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跋涉千里到达鲁阳,与后将军袁术会合一处。
二月,董卓在王睿死后,便假以朝廷任命北军中侯刘表担任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大盛,又因为袁术屯鲁阳阻止他前行,刘表没办法,只好单马入宜城,同时邀请当地豪强南郡人蒯越、襄阳人蔡瑁与其共谋划。并通过和他们联姻,逐渐掌握了整个荆州的控制权。
初平三年(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正计划面见汉献帝,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手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身穿铠甲,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吕布何在?!”此时吕布不慌不忙的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大骂吕布,吕布则将董卓当场斩杀。
就在董卓死后,他手下的兵力也就四散。其中他麾下大将张济就是一支重要力量,为了生存,他决定带兵外出谋发展。
张绣便是张济的侄子,他武艺高强,师从武术大师童渊。论枪法,在整个三国时期他仅次于赵云,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他做事比较低调谨慎,长期追随叔叔张济南征北战,因此了解他的人不多。
一直一来,荆州都是一个非常富庶之地,张济便想到那里去发展,结果半路上遭遇到了刘表的阻击,被流失射中,不治而亡。军队群龙无首,加上军中缺粮,张绣此时就站了出来,接替了他叔父张济的位置。
刘表一看张济死了,知道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了,于是便改变了思路,以提供军粮为代价,让张绣的军队驻守宛城,用来阻挡北方来犯之敌。张绣也得以喘息,以宛城为据点,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梁习(~年),字子虞,号休伯,陈郡柘县(今商丘市拓城县)人。初为陈郡(今柘城县)主薄。后来又去了南阳郡的筑阳(今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任职议曹掾。
建安元年(年)八月,曹操因迎驾汉献帝有功,被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在当月的庚申日,迁都许昌。同年十一月,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曹操很快就稳定了中央的局势,挟天子以令不臣,开始四处征伐。这次他盯上了张绣驻扎的宛城。
建安二年(年)春正月,曹操为解除许昌的威胁,率兵进击驻守宛县的张绣,这是曹操第一次讨伐南阳张绣。曹操大军刚进至淯水(今河南白河),张绣就率全军投降。曹操纳降后,却以张济之妻为妾,激起张绣的不满。曹操又以重金收卖张绣亲信胡车儿刺杀张绣。后事情泄露,张绣遂反,率军袭击曹操。曹操大败,他的右臂被箭射中,坐骑受伤,不能乘骑。曹操长子曹昂将战马让给了曹操,方得脱身。这一仗打下来,曹操的中军校尉典韦、长子曹昂及侄儿曹安民都死于乱兵之中。曹操退至舞阴,张绣带兵追赶,曹操收合散兵将其击退,然后退回许都,舞阴等地旋即被张绣收复。
当年十一月,曹操第二次南征,进至宛县(今河南南阳市)。这时刘表部将邓济屯据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据魏书记载:“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众皆感恸。”曹操又临淯水,想起因自己的失误而使典韦等许多将土阵亡,就在淯水边上举行了祭奠阵亡将土的仪式,期间痛哭流涕,众人都很受感动。
曹操率军进击,不久便生擒了邓济,随即乘胜转攻舞阴,又大败张绣和刘表联军,收复了舞阴。曹操随即将许昌以南的失地全部收复,率军回师许都。张绣则退至穰县(今河南邓州一带)。
舞阴县在今南阳市正东方向建安三年(年)三月,曹操第三次征张绣。军师荀攸从征,他劝曹操待机而动,并说:“与刘表相恃为上策,张绣以游军依靠着刘表的粮草,如果刘表不能供给他,势必离间二人,不如严阵以待,可诱而歼之;如果急着进行强攻,其势必引导刘表前来相救。"结果曹操没有听从荀攸的意见,进兵把穰县包围起来,刘表果然来救,曹操又一次失利。
到了五月,刘表派兵援救张绣,准备断绝曹军退路。这时,有袁绍兵投降曹操,报告袁绍与谋士田丰等准备偷袭许都(今河南许昌)。曹操急忙退军。张绣随后来追,而此时曹操前有刘表,后有张绣,前后受敌,形势危急。赶紧命令军士连夜凿险阻为地道,使辎重先撤,然后将精兵埋伏在后。天亮以后,张绣和刘表的军队以为曹操已撤退,便倾全力来追。曹操便在半路上安排伏兵,步骑夹攻,大败追军。最终安全退回许昌。
就在曹操返回许昌之时,临行前他带走了在南阳郡筑阳(今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任职议曹掾的梁习。
一回到许昌,曹操就将梁习辟为漳县长。接连转任乘氏县(属济阴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海西县(今连运港市灌云县一带)、下邳县(今徐州市睢宁县)令。梁习所到之处都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各地皆有美名。
后来梁习被调回许昌担任西曹令史。他有一个同僚叫王思,是济阴人。有一次,王思因当值空岗,正值曹操巡查,梁习便替他顶罪,这时王思正好赶了回来,主动向曹操说明了情况。曹操被他二人的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所感动,不久便重用了他二人。梁习又升为西曹属。而王思则被提升为豫州刺史。
建安十一年(年),曹操击败了归降未久而又反叛的并州刺史高干,彻底占据了并州,于是任命梁习以别部司马暂领并州刺史。
此时的并州,各豪族都拥兵自重,根本不服从地方上的管理。梁习到任以后,用怀柔政策规拉拢当地豪族,推荐他们到幕府中任职。又多次征收新兵壮大自己的队伍。将收编人员家属逐渐迁移到邺城居住,让他们有后顾之忧,不敢再次反叛。对于不服调遣的人,就都用军队将其制服。同时,又将匈奴人分成了五部分,每个部分都有首领,让他们之间互相制约牵制。这样一来,哪还有人敢叛乱?通过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州中数以万计的人蜂拥归附,很快就稳定了并州。据史料记载;在这一时期,“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同于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建安十八年(年),并州省入冀州。
建安二十年(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又分上党立乐平郡。
建安二十二年(年),曹操攻取汉中后,率各军返回长安,并留骑督鲁昔留守,屯驻在池阳,用来防备卢水胡。鲁昔本是太原的乌丸王,他的爱妻住在晋阳。鲁昔既想老婆,又怕再回不去故土,于是率部下五百骑兵叛逃回了并州。鲁昔把跟随自己叛逃的骑兵留在山谷之中,自己则单骑独入晋阳,偷出了自己爱妻。紧接着二人逃出了城。事后,并州官员这才发现此事,但鲁昔善射,官民为都很害怕池,不敢追赶。梁习令从事张景征募鲜卑勇士,命他们追赶鲁昔。鲁昔夫妻二人同骑一匹马,马负重跑得很慢,结果鲁昔还没走到山谷中,就被鲜卑人给射死了。曹操则认为梁习应对有方,上表奏朝廷封梁习为关内侯。
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年),复置并州,登基后的曹丕让梁习继续担任并州刺史,进封梁习为申门亭侯,食邑一百户。每年官员的考核,梁习的政绩都经常为天下之首。
等到曹叡即位后,并于太和二年(年)召梁习回朝,封梁习为大司农。梁习在并州二十多年,家里却没有多少积蓄,曹叡知道后很诧异,于是便给了梁习丰厚的赏赐。太和四年(年),梁习去世,其子梁施继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