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时期北齐曾出现了一位只当了两天的皇帝,他就是北齐德昌皇帝高延宗。高延宗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儿子,年少时期的高延宗十分顽劣,甚至堪称无恶不作,曾让下人吃大便,不过后来高延宗痛改前非后的所作所为让人敬佩不已,甚至还差一点就挽救了败亡的北齐。
年少无恶不作的顽劣王爷高延宗是北齐文襄帝高澄(chéng)的第五个儿子,高延宗五岁的时候高澄去世,之后高延宗由自己的叔父文宣帝高洋抚养。高洋对于自己的这个侄子十分溺爱,经常让高延宗坐在自己的肚子上,有好几次甚至还让高延宗在自己肚子上小便,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高延宗养成了胡作非为的性格。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记载高延宗在做定州刺史的时候,在楼上大便,让下人在下面张着口接。之后又在蒸猪肉中混合人粪强迫左右去吃,谁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了面露难色的高延宗就用鞭子狠狠的抽打。此时的北齐皇帝孝昭帝高演听说此事后,派赵道德前往定州杖责他一百下。赵道德到了之后认为高延宗在接受杖责的时候不老实于是又加打了三十下。但即使这样,高延宗还是没有改观,直到高延宗用囚犯试刀,被武成帝高湛(zhàn)派人用鞭子抽打并且杀掉他的九个亲信后,高延宗才痛改前非。
痛改前非后让人敬佩不已痛改前非后的高延宗开始发奋图强,从这之后高延宗能文能武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之后在北齐和北周等敌对势力的战争中高延宗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北齐后主高纬因此加封高延宗为大司徒,之后又加封太尉,此时的高延宗在北齐朝堂内外都是相当有影响力,受到很多人的敬佩。公元57年5月后主高纬因为猜忌赐死了为北齐立下赫赫战功的兰陵王高长恭,高延宗撰写奏书进谏高纬,泪痕洒满了纸张。这也充分证明了高延宗有情有义,和年少时的薄情寡义完全不同了。
公元年十二月,北齐和北周爆发了平阳之战,高延宗活捉了北周的开府宗挺。此次战役中高延宗亲自带领部下冲击周军阵营,当时北齐各路大军都被周军击败,只有高延宗的部队没有受任何损失。可以说要是没有高延宗北齐可能这个时候就已经被灭亡了,高延宗几乎是力挽狂澜,让北齐又多撑了一年。可惜的是当时的北齐皇帝高纬只想逃命苟活,完全不听高延宗的劝告跑回了邺城。
被迫称帝当了两日天子兵败被擒就在高纬丢下大军狼狈逃回邺城后余下守城的将领都请求高延宗即位称帝,高延宗起初并不答应,将领们都说要是您不当皇帝的话,谁还愿意死战保卫并州了,高延宗无奈只得在公元年十二月十四日继位称帝,改年号为德昌。为了激励将士们,高延宗散发王府中所有的钱财并查抄没收了高纬的亲信一千多家。高延宗看见守城的将士时,亲自握住他们的手称呼他们的姓名,这些将士无不流泪哭泣,争着为他效死;就连城中的儿童、妇女也都登上房顶投掷砖头石块帮忙抵御周军。
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北周军围攻晋阳,高延宗率领将士们拼死抵抗,期间还差一点就活捉了北周皇帝宇文邕(yōng),可惜的是阿于子和段畅中途叛变,加上高延宗这边又属于弹尽粮绝没有外援的情况,最终晋阳被北周攻陷,高延宗本人也被北周军擒获,从十二月十四日继位称帝到十二月十六日被擒刚好是两天,也就是说高延宗只当了两天的皇帝。
公元年,北周灭亡北齐,北齐后主高纬投降北周。宇文邕与北齐君臣一起喝酒,命令高纬站起来跳舞,高延宗看见后十分悲伤,多次想要服毒自杀,因服侍他的婢女苦苦相劝才没有成功。同年十月,宇文邕诬陷高纬和高延宗等人与宜州刺史穆提婆遥相呼应准备谋反,高延宗知道此时辩解也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只是哭泣不说任何话,宇文邕下令左右用胡椒塞住高延宗的嘴巴让其窒息而死。一直直到第二年,宇文邕才让高延宗的妻子李氏收殓他的尸首进行安葬。
总结有这样一句老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这句话好像并不适合高延宗,年少时的高延宗胡作非为,经常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情,但是之后却可以痛改前非变得有情有义,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是本性并非是不能改变的,只要自己下定决心去改变那么是一定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