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秋节有关的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欣

仲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合家团圆的节日。所以古代书法作品中有不少和仲秋有关。今天又是仲秋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和仲秋有关的著名书法作品。一、米芾的《中秋诗帖》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中秋诗帖》,也就是《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是米芾中秋登江苏涟水的海岱楼所作。属于草书,纵25.2厘米横36厘米,现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等。米芾是“宋书四家”之一。他的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米芾他饱览内府藏书,每天苦练,临池不辍,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米芾作书十分认真,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变幻多端,雄健清新的特点。二、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也是草书,纸本,纵27cm,横11.9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秋帖》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字子敬,东晋琅琊临沂人。擅长书写正楷、行书、草书。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三、宋徽宗赵佶的《闰中秋月帖》《闰中秋月帖》是中秋赏月的时候,即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作品矜持细劲,结体匀称,修长俊伟,点画顿折利落,劲健挺拔。就是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宗在书法和绘画艺术上的造诣却非常高。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宋代有名的书画家。赵佶自幼酷爱书法,又极具天赋。他最开始学的是黄庭坚,后来又学习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经过自己的创新,吸取各大书法家的长处,最终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被后人称为“瘦金体”的书体。这种书体字一般较长,张弛有度、雅致秀丽、飞扬洒脱,却又一丝不苟,法度严谨。以上是比较有名的三幅和仲秋节有关的古代书法作品,和大家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