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岌岌无名又突然崛起的柔然,究竟有着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柔然,崛起之前岌岌无名,突然崛起,叱咤风云。

最后,柔然又突然消失,仿佛从来不曾来过。

然而,一来一去间,柔然人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了历史,又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了亚欧各国的历史。

岌岌无名

由于早年过于岌岌无名,因此,谁也说不清楚柔然人祖上是干什么的。

《魏书》一会说他是“东胡之苗裔”,一会说他是匈奴之裔,一会又说他“先世源由,出于大魏”。

《宋书》、《梁书》说他是匈奴别种。

《南齐书》说他是“塞外杂胡”。

总之,即便是在柔然人叱咤风云的时代,人们也说不清楚柔然人的祖先从哪里来的。

这说明,柔然人的祖先混得确实不咋地,岌岌无名,谁也考证不了。

总之,他们是众多在草原上实力弱小,依附强者的部族之一。

唯一可以肯定得是:柔然人曾经跟后来北魏的建立者,拓跋鲜卑混过。

柔然政权的创始人木骨闾曾在拓跋鲜卑军中混过。

后来,木骨闾脱离拓跋鲜卑,自主创业,号“阿拔尔”。

不过,早先时,柔然人实力有限,混得比较惨,拓跋鲜卑和东晋政府都把他们与其他一些民族一起,混称为“河西鲜卑”。

自立之初,他们曾多次被拓跋鲜卑暴揍,避到漠北草原,等待时机。

崛起

一个草原部族的崛起,一般需要两个条件。

1、天时。

所谓天时,就是前任草原霸主渐渐退出,草原霸权出现真空,这才有新部族崛起的机遇。

前任草原霸主退出,有时是因为混得太惨了。

比如,匈奴被汉军打垮,鲜卑崛起,成为草原霸主。

不过,如果前任草原霸主混得太好了,也会留下真空地带来。

柔然人崛起的机遇,就是因为前任草原霸主鲜卑混得太好了,拓跋鲜卑、慕容鲜卑渐渐生了入主中原之心,将重点放在向南发展,自己混成了一个中原王朝。

如此,避在漠北的柔然人不但有了生存之机,还有了发展之机。

2、英雄。

有了杰出英雄,能够将自己做大做强,这个空出来的草原霸主之位才会轮到你!

杜仑,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被拓跋鲜卑连续暴揍之下,杜仑认识到了差距,开始效法北魏制度,进行改革。

杜仑制定了《柔然军法》,每千人为一军,每一军设一将;每百人设一幢,设一帅。

要对军队进行管理,没有文字怎么办?柔然人以羊粪球统计士兵数量,后又改为在木板上刻线记数。

有了编制,又制定严明的法纪,赏勇猛罚怯懦,使部队战斗力迅速提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柔然骑兵,有不少是以阵列运动的重骑兵,其组织性与后来“铁浮屠”类似,组织性极高。

都是草原上驰骋的汉子,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能活下来的人谁也不是孬种。关键看谁能组织得更好!

杜仑改革,使柔然内部组织了起来,形成了胜过其他部族的战斗力!

鲜卑南下后,短短几年间,柔然人在杜仑的率领下,击败了其他部族,统一了大漠以北的广袤地区!

南下跟北魏干是捞不到什么便宜的,不过,西面的西域地区是可以经略的。

因此,柔然人吞并了高车,击败了乌孙、贵霜,攻取了西域大片地区。

此时的柔然,东起大兴安岭,南临大漠,西逾阿尔泰山,占据了准噶尔盆地,北据贝加尔湖,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如史所载,柔然“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成为继匈奴、鲜卑之后,草原上的“第三帝国”。

衰落

此后,柔然与北魏长期博弈,时战时和,互有攻守。

总体上,柔然稍微弱一点,吃了一些亏。

然而,北魏到底要不了柔然人的命。柔然人一旦打不过了,就会认怂,“岁贡不绝”,北魏毕竟已是中原王朝,南面还有敌国,耗不起,一般也只能接受柔然的认怂。

所以,尽管柔然人在北魏的打击下多次大败,甚至出现过几次分裂,但始终能衰而复振,甚至满血复活。

能要草原霸主命的,通常是草原上的其他部族。

柔然人虽然统治了广袤的地区,威服了众多的部族,但始终只能建立松散的统治。

拓跋鲜卑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中原王朝,但他们毕竟作过草原霸主,深知草原的规则。他们一直在寻找、扶持、联合草原上的盟友。

因此,柔然人既与北魏、西魏作战,又要应付雄心勃勃的其他草原英雄。

柔然人与高车等时叛时附的部族,与贵霜等曾被其驱逐的部族,甚至与波斯都连战不休。

纷乱之间,突厥人崛起了。

突厥人,曾是柔然人的“锻奴”,负责锻造兵器。

能锻造兵器,自然也能运用兵器!

很快,突厥人的英雄伊利可汗,模仿柔然人的制度,将突厥整合了起来,与西魏结盟,给了柔然致命一击。

很快,突厥大败柔然,柔然走向衰落。

墙倒众人推,雄心勃勃的契丹人也趁火打劫,击败了柔然人。

风水轮流转,柔然人的霸权终结了。

柔然人,该何去何从?

柔然人何处去?一分再分,花开各地

遭遇沉重打击后,柔然人一二。

一支柔然人,投靠了北齐。另有一支柔然人,坚持留在草原。

先说进入北齐的柔然人。

当时,突厥与西魏(北周尚未建立)结盟,柔然与东魏(北齐)结盟。

因此,北齐统治者协助柔然人,击败了追击而了的契丹人,收留了这支柔然人。

这支柔然人被安置在今天的马邑川,位于今天的大同盆地。

后来,这支柔然人又不安分,反抗北齐,为北齐所败,被迫逃走。

留在马邑没有迁走,以及想迁走却被俘虏的柔然人,继续居住在今雁门一带。

今天雁门闾氏、茹茹氏,都是柔然人的后裔。

逃走的柔然人,先是回到了草原,又再分了一次。

一部分人决心留在故乡,不再走了,一部分人则进入了今东北地区。

留在故乡,不再走的柔然人,后来果然遭遇了突厥人的打击。

一部分融入了突厥,也就是后来唐朝时的“芮芮部”。

还有一部分人呢?不愿投降突厥,与北齐又已经翻脸了,遂投靠了死敌西魏。

西魏一开始客客气气招待了他们。

然而,当突厥派人来交涉时,宇文泰将大约人交了出去,全部被突厥斩杀。

剩下的柔然人,则被分配给了西魏各贵族为奴,融入了中原各族。

而进入东北发展的柔然人,则遭到伏击,全军覆没。

据突厥人对拜占庭使者的描述,这支进入东北的柔然人,后来融入了靺鞨、契丹。

后来辽国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其耶律二字就来自柔然贵族斛律,而阿保机,就意为“阿拔尔人的沙皇”或“柔然可汗”。

可见,柔然人与契丹,后来的辽国统治者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有专家称辽、金、清皇室也有柔然人成分,不过这些多少有推理成分,不作引用了。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进入东北地区的柔然人,虽然消失于史料,但融入了东北各族,与后来称雄的契丹、女真融合到一起也是正常推理。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北魏与柔然人打了几十年交道。被俘获,主动归附及和亲陪嫁户散居中原者已经达到几十万人!

因此,早在柔然汗国衰落前,已经有大批柔然人进入了中原。

和亲、主动归附的柔然贵族,多居住于洛阳,今天洛阳闾氏不少就是他们的后裔。

此外,大部分柔然俘虏被安置到了平城及六镇。

因此,今雁门、代郡、郁久闾氏、茹茹氏、茹氏也被证实为柔然之后。

以上,大致为留在我国发展的柔然人的情况。

此外,本段开头提到,还有一支柔然人留在了草原,他们此后疑似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

西迁

留在草原西方的柔然人,自然是要往西跑。

这支柔然人进入高加索山区,成了欧洲人所说的“阿瓦尔人”。

这支柔然人的后裔,由此离开了“中国历史”的视野,进入了“欧洲历史”的范畴。

进入欧洲后,阿瓦尔人混得风生水起。

很快,他们征服了十姓回纥,并迫使保加尔(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人及大部斯拉夫部族受其支配。

他们围攻过君士坦丁堡,攻入过今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法国部分地区,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与当初在东亚的柔然汗国一样,他们松散的统治并不稳固。

其后,他们败于查理大帝,走向衰落。

最终,大部分阿瓦尔人融入了欧洲各民族。

只有留在高加索地区的一部分阿瓦尔人,因为所处地方与外界联系较少,基本保存了下来。

在今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达吉斯共和国,仍然生活了60万阿瓦尔人。

当然,与匈奴王阿提拉一样,欧洲人对于阿瓦尔人是否是败出东亚的柔然人仍有争议。

不过,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即便阿瓦尔人不完全是柔然人,也是部分柔然人与其他一些民族的混合体。

最后,对于柔然人,有一件特别值一提的事情。

历来,纵横一时的游牧民族,大多有劫掠、屠杀的习性。

然而,无论在东西方,柔然人攻城略地,几乎没有留下屠城之类的记载,这特别难得。

因此,他们与他们曾征服、攻打的地区,并没有留下血海深仇。

这样的部族,在其衰落之时,平稳融入到亚欧各族,应当也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柔然人的辉煌岁月,如流星一般,闪耀而短暂,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他们并未消失,而是融入了亚欧各族,与你我继续生活在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