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氏家族文化的改变,探析南朝世家大族的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魏晋南北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都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时期的皇权并没有取得很大程度上的独尊地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受到世家门阀的掌控的,有时候甚至和这些世家大族平起平坐。但是在南朝之后,世家大族的实力遭到了削弱,从谢氏家族文化改变可以看出,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总体背景是南朝士族处于衰落之中

1、在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处于衰落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都是极强的,到了后来的侯景之乱的时候,侯景将当时的大多数士族杀个干净,世家大族的势力才算遭遇了一次较大的打击。在此之前,虽然世家大族处于一定的衰落,但是其总体上的实力还依旧被保存下来。但是其削弱并不是一个很迅速的过程,其实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之前的一些种种痕迹之中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反映。最明显的是一些世家大族的礼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礼仪突然多了起来,并且这些礼仪都是十分复杂的。不过这样的现象的确令人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些大部分的世家大族往往都是信奉玄学的,并在经常举行一些玄谈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在玄学的影响下,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注重这样的比较带有强烈儒家色彩的复杂礼仪。但是这样奇怪的现象就在当时的世家大族中发生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些寒门与当时的一些士族都是不相往来,尽管两人的官职是一样的,但是士族的人依旧因为身份而不待见寒门的人。对此现象,皇帝也并没有办法,因为士族的身份以及一些社会的承认度就摆在那里,即使皇帝对此现象感到不满意或者是那些寒门感到不满意,这也没有办法。社会是同意士族的地位的。

这样的奇怪现象反映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当时的世家大族的总体地位是呈现削弱的状态的,之前的世家大族都是并不注重一些较为复杂的礼仪。现在遵守,毫无疑问,想要凭借一些较为复杂的东西来划清士族和寒门之间的界限。

之前因为九品中正制,以及朝政之中的大多数官位已经被士族垄断,所以世家大族多半都是呈现较为散漫的态度。并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过多表示他们的身份,因为朝政的控制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但是这时的世家大族居然需要一些外在的其他礼仪来表示他们的地位与寒门不同,反映了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之前的朝政控制,士族在南朝时期并没有形成完全的垄断,唯一的原因就是寒门开始逐渐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2、谢氏家族的文化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原来是注重玄学的

由于汉末时期流行的点评以及后来流行的玄学,使得当时很多世家大族都是比较信奉玄学的。当然,为了表现自己世家大族的身份,信奉玄学也成为了一个必要的选择。除此以外,当时的儒家所构建起来的经学体系已经随着汉末的统治逐渐地位下降。

由于战争的频繁爆发,祈祷和平,以及生命的可贵的道家就成为了当时很多人民群众的信仰需求,这样的人民也包括当时的士族,所以士族信奉道家,信奉玄学,也是基于一定的时代因素。当时的谢家也是注重玄学的发展,以及信奉的也是道教。

谢家是东晋时期的四大家族之一,是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因为谢安以及一群后辈的影响,使得谢氏家族在东晋时期能够影响很大,甚至一度与当时的王家相提并论。但是在南朝时期,谢氏家族的文化和信仰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当时总的来说家族文化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顺应时代因素影响或者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玄学,也就是文化的新因素,另外一部分就是因为文化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在时代的依旧存在的儒家思想。

这两种思想成为了当时的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魏晋南北朝的特定时代,一般来说,玄学道教的文化因子应该是要高于儒家思想的文化因子。

当时的统治者也是崇尚儒家思想,但是由于皇权的权威性不再,故此在儒家思想的秩序建构方面是十分困难的。另外,当时的一些世家大族,尤其是一些门阀士族,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独特性以及因为自己家族的地位很高,对于一些统治根本无所畏惧,提出一些“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想法。当然,这样的想法是包括于家族文化的玄学发展之中的。

当时的谢氏家族的文化秉持的就是这样的观念。创造自己的文化逻辑体系,并且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当时的谢氏家族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很明显,谢氏家族凭借自己的实力是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的。

并且当时的其他门阀家族未来避免谢氏家族抢的玄学发展的领头点,也纷纷对于玄学进行构造体系的发展。而下面的士人,因为名誉或者家族地位的信仰,也开始崇尚当时门阀家族的一些玄学观点,由此文化的影响力逐渐下移。这是构建文化体系的一般过程,当初的汉武帝宣扬儒家思想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一套方法。

二、谢氏家族文化在南朝时期发生巨大的变化

1、刘宋皇权建立,汉人掌机要

谢氏家族文化从最初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转变到重视礼仪的发展,这样的变化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其主要的背后是时代原因,还是当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东晋王朝覆灭以后,接替东晋王朝的是刘宋王朝。

刘宋王朝并不像之前的东晋一样,在统治上需要大范围依赖于当时的世家大族。刘宋王朝的建立者刘裕本身是出身于寒门的,并且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夺得了当时的东晋政权。

所以可见,当时的刘裕是有着非常强大的军权,他们的江山并没有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反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力量进行攻打的。所以刘裕的政权和建立相对于东晋的政权建立来说,是比较独立也不受牵制的。在官僚以及政策的处理上,并不需要向当时的世家大族做出妥协。

加上刘裕本身就是寒门出身,所以在一些朝政的用人上,刘裕更加愿意重用汉人。一是因为自己的出身是寒人,二是因为寒人并没有像世家大族那样强大的背景,在一些政策的处理上是只能依靠皇帝的,所以是比较简单,也是比较好控制的,三是当时的寒人的总体实力是要比当时的世家大族要高的,世家大族长久以来处于一种优越状态,总体的能力早就衰退了。

基于以上的几点原因,刘裕也是要重用汉人的。重用了汉人,就意味着之前世家大族垄断朝政的局面不复存在,故此世家大族不得从别的地方想办法来加固自己的身份特权地位。

这也是当时谢氏家族文化中心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发生一定的转移,原来的文化据点没有办法得到支撑,那么士族的地位会下降得很快。

南朝时期,之所以世家大族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很快,在某种程度上,世家大族依旧享受着某种特权。主要是因为在刘宋王朝时期,很多世家大族都因为时局的变化都转变了自己的家族文化中心,不跟当时的皇帝对着干,最明显转变文化中心的就是当时的王谢两家。

2、文化中心的转移出现了

文化中心的变化,说明了当时的士族的总体对待社会的中心发生了一系列的转移。南朝时期的局势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刘宋王朝开始,皇权开始加强,并且独立生存,对于一些官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世家大族针对这一系列的现象也做出自己的变化,对于自己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都作出了整体调整。

但是这样的调整至被动的。因为主动权已经在皇帝的手中,所有的调整都是围绕着主动权来进行的。世家大族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权。

不过,这样的调整是被动的,并不是主动调整的。这样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家大族衰落的速度,如果对于这些不加以一定的调整,那么有可能世家大族的衰落会加快。因为很明显,这样的文化是不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的。

三、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过渡时期,在此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方面的领域都得到一定的调整。包括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实际作用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家族文化也跟着调整。

参考文献:

1、《魏晋南北朝史》

2、《晋书》

3、《南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