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
中平六年()董卓上洛,废少立献,荼毒宫廷。这是三国爱好者的常识,不多赘述。
但废少立献始末,尤其是董卓所谓“少帝不贤,陈留王聪颖当立”甚为乖谬。每每读之,总觉骇然。
自古权臣废立,都是立昏不立明、立幼不立长、立庶不立嫡。无他,方便控制耳。董卓却反其道而行之:
“废昏而立明”。
自古可曾听闻如此怪事?董卓若要专权,又岂会干出这等蠢事?
历史上还留下另一种说法:
陈留王生母早亡、自幼抚育在董太后家,号称董侯;董卓以同姓缘故,倾心陈留王。
但陇西董与河间董本非一脉,纵观诸多史料、董卓对献帝亦无半分尊敬之心;其在洛阳纵横跋扈、盗掘皇陵乃至奸乱宫闱。可知所谓“同姓之好”,亦颇牵强。
仔细阅读相关材料,我大致勾勒出一个较清晰论断:
董卓废立,与少帝及陈留王之贤愚无关,与同姓与否亦无关。董卓“废帝立威”针对的是何太后。此举既是步袁绍后尘,也是压制袁绍的手段。至于何后之死,则是废帝余波。
董卓废立,非匹夫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其在洛阳的一系列反常行为,分别是针对皇室、权臣、外戚三方的试探。
本文共字,阅读需16分钟
谈到董卓上洛,绕不开何进和袁绍。
①何氏兄妹
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
何进与诸阉宦不睦,人所共知。进虽为屠家子,政治倾向却是官僚士大夫阶层。
注:何进家族是羊屠,非猪屠。在此替何屠户小小辩诬一下。
东汉外戚无论出身显贵或卑贱,掌权后都会自发地倒向士大夫群体。
这大概与东汉多冲主,新任外戚不得不寻找盟友(士大夫)以制衡上代君主遗留下的阉党集团有关。
何进倒向士人本不足怪。可怪者是何进之妹何皇后,政治倾向却是阉党。
何皇后倒向阉党的理由,史书所载亦颇为可笑。说何皇后性格妒忌,鸩杀刘协(即献帝)生母王美人。灵帝大怒欲废后,赖诸阉宦力保得免。
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后汉书卷九》
(王美人)生皇子协,(何)后遂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后汉书卷十》
何后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稍加思索,便可知其中乖谬。
何后鸩杀王美人,且不说是如何泄露的;即便真是如此,谋杀皇子生母大罪,岂是宦官求情便得免除的?
灵帝佞阉固然有之,但灵帝寡子,未夭者仅刘辩、刘协二人。皇统延续与阉人佞幸、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便昏聩如灵帝,岂不知其中利害?
再者,刘辩坐朝,何太后是皇帝生母,何进是皇帝元舅。何皇后仅需维持中立,便可富贵终身;何必力保阉宦,尤其是在何进与阉党势同水火的情况下、依然背道任情如此?
我敢断言,何皇后倒向阉党,并非所谓“阉党有恩于何氏”;而是何皇后欲效法东汉诸承制太后,搞“女主当国”。
东汉皇室寿数不长,多壮年暴崩。自光武(62岁)、明帝(47岁)以降,罕有活过35岁者。这导致东汉一朝有三多:
外戚多、权宦多、女主多。
其中窦太后、邓太后、梁太后、阎太后均声名在外。尤以窦后和邓后,牝鸡司晨、操持权柄;简直是宣后不死、吕主复生。
邓太后掌权时,敢把大臣杜根当廷杖死(佯死),直到伤口生蛆方才拖出掩埋。仅因杜根劝太后归政皇帝。
(杜)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太后大怒,收执根等,令盛以缣囊,于殿上扑杀之。使人检视,根遂诈死。三日,目中生蛆。--《后汉书卷五十七》
何皇后亦如是。
女主当国有个弊端,不能与正常男性走得太近。
尤其东汉皇室短寿,孀居太后因早婚缘故,通常正值妙龄。若士大夫随意出入宫禁,一来二去难免“大阴人”嫪毐故事。
故女主秉政,多委用阉宦。以绝人之毁谤。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后汉书卷七十八》
灵帝卒年三十三岁,何皇后一如前辈女主,青年孀居。其倾心阉党,甚至不惜与亲兄决裂,理由显而易见。
何皇后就是《冰火之歌》中的小玫瑰:
Idon’twanttobeaqueen,Iwanttobethequeen.
Iwanttobethequeen“我不想做皇后,我想做女皇。”
如是而已。
②何进、何后与董卓
混圈子的基础,就是双方都有掀桌子的能力、和不掀桌子的修养。但有人就是为“掀桌子”而来的。
何进的立场有些尴尬。
血统上说、何进是何皇后亲兄(同父异母);政治立场上说,何进(清流党)是何皇后(阉党)死敌。
从政治立场上看,何进无疑需要除掉何后;但从血缘关系上看,何进又不能把事情做绝;因为那不仅是自己亲妹,也是皇帝外甥亲妈。
所以何进才想到要招募外镇枭雄董卓、丁原等人上洛,以壮声势,逼何皇后交权,完成一次兵不血刃的政变。
灵帝崩,(丁)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后汉书卷七十二》
及(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董)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后汉书卷七十二》
何进性格优柔,希望来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何皇后喜爱幻想,沉醉于利用阉党、垂帘听政的迷梦。
董卓则比较直心肠,希望来一次“流血千里”的大清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何氏兄妹想在牌桌上按规矩来,在荷官(士大夫)监视下,最多出一些老千。董卓则不然,他根本没带筹码,裤袋空空,腰里却别了把二尺来长的砍刀。
人家就是来掀牌桌的,你扯啥规矩都没用。
在何氏兄妹与董卓三家之外,其实还有一家,他在十常侍之乱到董卓上洛前的极短时间内,也在策划着夺权。
这就是袁氏兄弟。
③袁氏兄弟
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袁氏兄弟即袁绍、袁术。这哥俩势同水火,不能相容。但在夺权野心上,却不谋而合。
汝南袁氏四世五公,名震天下。袁氏兄弟除了与贵族青年们交游往来,品评人物,也颇交结“游侠”,即非官方武装团体。
袁绍好侠。青年时便在洛阳公开豢养职业杀手。规模之大,甚至惊动了中常侍赵忠。
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英雄记》
注:赵忠,中常侍。与张让并为灵帝朝权宦。灵帝呼让为父,呼忠为母。见《后汉书宦者列传》。
袁术亦有侠名,交结巨寇。从袁术成年后的人生轨迹及往来对象(黄巾、白波、黑山、南匈奴)亦颇多痕迹可寻。
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魏书六》
何进谋诛阉宦,袁绍表面支持,却按兵未动。按袁绍当时以“司隶校尉”兼“中军校尉”(西园职)来看,其麾下有固定典兵。
何进暴死,袁绍做了什么?
袁绍的第一个反应并非为故主报仇,而是杀阉党所立的司隶校尉许相。因为袁绍当时的官职即司隶校尉。
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魏书六》
同时袁绍坐视何进部将吴匡,杀何进弟、车骑将军何苗。
其后车骑将军何苗,与兄大将军进部兵还相猜疑,对相攻击,战于阙下。苗死兵败。--《后汉书五行志》
司隶校尉袁绍诛灭中官,大将军部曲将吴匡攻杀车骑将军何苗,死者数千人。--《后汉书天文志》
二袁坐观成败,二何并死,阉党所置要职亦被袁绍所杀。
袁术猛攻宫城,甚至纵火焚南门,欲劫夺天子。
术将虎贲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魏书六》
袁氏兄弟到底想做啥,不言自明。
袁氏兄弟自作家门结合后来袁氏兄弟攻入宫城后,放兵大掠,狂屠阉宦,最后竟到“脸上无须者一并斫死”的可笑地步。东汉皇城内许多郎官,被逼脱裤露鸟,方才幸免。
以至陈寿写到此事,不由大发感慨:
“(屠杀)竟猥滥如此。”
绍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馀人。--《魏书六》
如第二章所述,袁氏兄弟坐视何氏兄弟遭夷灭,如果看作官僚士大夫对外戚的打击,那纵兵屠戮阉宦乃至死者二千余人,则毫无疑问是对阉党的打击。
换句话说,是对何太后的打击。
大将军、车骑将军同日并死;宫中阉党杀掠一空。外戚、宦官两大势力同时崩毁,袁氏兄弟的奸谋几乎得逞。
而董卓此时的加入,彻底搅乱了袁氏兄弟的计划,也搅混了东汉朝廷这摊死水。
④“天地不仁”董仲颖
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洛阳,以清奸秽。--《董卓报何进书》
董卓是个流氓。
他流氓到什么地步呢?
陈寿给董卓作的赞语,是: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还从未见过如董卓般残暴狠毒的人。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陈寿
注:书契本指文字,我小小引申一下。
陈寿是西晋时人,时代所限,见过的人毕竟太少。陈寿要是能见到刘子业、黄巢、张献忠之流,只怕董卓的形象,也不至于那么败坏。
话说回来,在三国汉季,董卓依然毫无疑问是“天下第一大恶人”。
少帝初立,形势如下:
何太后想靠阉党垂帘听政。
何进想靠外藩逼太后交权。
袁氏兄弟想削弱大将军府,再通过诛杀阉人架空太后。
董卓则相当直爽,想全部杀死,唯我独尊。
既然你袁绍都做到这步了,我董卓又何必隔靴搔痒呢?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废少立献、诚我所盼。
董卓所谓的“少帝昏昧、陈留王聪颖”纯属妄语。
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后汉书卷七十二》
陈留王年仅九岁,岂能看出聪颖愚钝?须知,司马衷(晋惠帝)十二岁时才被看出“太子愚鲁、非社稷所托”;刘协一个九岁的瓜娃子,何来贤愚之辨?
至于所谓的董侯、史侯更是无稽之谈。
卓以(陈留)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卷七十二》
河间董(刘协)与陇西董(董卓),五百年前尚且不是一家,此时又何来骨肉至亲?董卓奸乱宫闱、僭逆乘舆时,几曾把天子放在眼中?
注:少帝幼年养于史道人家,称史侯;陈留王则养于董太后家,称董侯。
董卓就是单纯要废帝立威。
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废少立献背后,其实有三个硍节儿。
其一是何太后。其二是陈留王。其三是袁氏兄弟。
何太后刘辩被废,何太后自不会善罢甘休。但何进、何苗已死,何太后无复所为。另一点常被人忽略,就是何太后的羽翼“阉党”,亦被袁氏兄弟摧毁。
阉党是掌兵的。
西园八校尉的首领、上军校尉蹇硕就是个阉人。典军校尉曹操亦属阉党,曹操曾试图融入士大夫阶层,但效果有限。
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后汉书卷六十九》
何进生前、诛杀蹇硕后,不敢贸然动武清洗内官,恐怕亦与阉党掌兵有关。
陈留王废杀少帝,会不会与少帝的异母弟陈留王交恶呢?答案是不会。
因为陈留王生母王美人为何后所杀,故陈留王与何氏有血仇。这也是他被奶奶董太后抱养保护的原因之一。
(何)后遂鸩杀美人。董太后自养协,号曰董侯。--《后汉书卷十-下》
袁氏兄弟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袁术,本是大将军府的头号打手。却在关键时刻坐观成败,何进、何苗并死。
从袁氏兄弟的行径看,其野心膨胀,权欲熏天,根本不关心何进之死,一心要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争夺朝廷最高话语权。
董卓传屡次提及的“何进、何苗死,众无所依,归诣卓”,指代的其实便是此事。
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魏书六
何进、何苗虽死,袁绍袁术尚在。若袁绍果真与大将军同心协力,何进部曲岂会“众无所依”?袁绍被董卓呵斥辱骂时,无力领导大将军府与车骑将军府的典兵,却不得不狼狈出奔渤海;足见其是大将军府眼中的叛徒。
袁术亦奔南阳。
二袁出奔,非董卓作乱,实是袁氏兄弟自作大孽。
董卓的身份,此时竟莫名符合谢表所言“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
卓得召,即时就道,并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内食。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后汉书卷七十二》
所不同者,董卓此时自诩功臣赵鞅,袁氏兄弟倒成了货真价实的“君侧之恶”。
注:其实赵鞅也算不得功臣,晋国六卿,权奸而已。
何太后、陈留王、袁氏兄弟,分别代表了“外戚与阉党势力”;“皇权势力”;“权臣势力”。
既然这三家都不足为虑,那废少立献也便水到渠成。
董卓之废立,并非出于匹夫的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董卓废立前,先结好于陈留王(同乘一马),又驱逐袁氏兄弟,再以天灾缘故、废司空而自领,试探朝廷反应。其实就是试探何太后反应。
董卓的一系列行为,其实是分别针对皇室、权臣、外戚三方的,是废立之前的重要试探。
试探的结果很理想:
陈留王年幼懵懂、袁氏兄弟狼狈出奔、何太后失去大将军哥哥和阉党羽翼,惊惶失措。
全都是饭桶,何值一哂!
废立之计遂成。
至于最没有存在感的少帝,死前仅仅是召爱妾唐姬共舞一曲,便饮药而死。顺带说一嘴,唐姬后来失身给西凉悍将李傕,名节既丧、身命亦亡。
少帝刘辩,散佚史册、以至年龄成谜。一说卒年十五、一说卒年十八。相差竟达三岁,绝非改年号或虚岁可解释。
(弘农王)因令唐姬起舞,泣下呜咽,王谓姬曰:“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遂饮药而死。时年十八。--《后汉书卷十-下》
走至河上,诸黄门既投河死。时帝年十四,陈留王年九岁。--张璠《汉纪》
注:刘辩翌年被鸩,卒年十五。
刘辩记载完全失考,短命天子、竟连确切年龄都未能传世。
历来读者,对“十常侍之乱”及“废少立献”均因袭旧俗,听之信之。甚至把何进当成屠家庸才、把何皇后当作无知妇人、把董卓当作粗莽武夫。我以为不甚妥当。
仅以此文,作为自己对汉季丧乱始源的理解和浅谈,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裨益。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