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又包含了什么史书

看清宫剧的时候,偶然听到说皇帝在读“二十三史”,当时就有疑问了。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感觉她可能也对,因为不记得是演那个皇帝的清宫剧了,所以就无法准确判断了。

“二十四史”一般指的是乾隆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这也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主要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房玄龄的《晋书》(也有说是唐太宗)、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南齐书》、姚思廉的《梁书》和《陈书》、魏收的《魏书》、李百药的《北齐书》、令狐德棻(fēn)的《周书》、李延寿的《南史》(宋齐梁陈)和《北史》(魏齐周隋)、魏徵的《隋书》、赵莹的《旧唐书》(署名刘昫)、宋祁和欧阳修的《新唐书》、薛居正和卢多逊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脱脱的《宋史》《辽史》和《金史》,宋濂和王袆的《元史》、万斯同的《明史》。

“二十四史”是在明朝“二十一史”的基础上形成的。《明史》在顺治二年开始编撰,定稿与乾隆四年,就增加了《明史》成“二十二史”,再后增加《旧唐书》成“二十三史”。后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旧五代史》,经乾隆钦定成“二十四史”,上起黄帝(约前年),下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年),全套史书共计卷、约万字,用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涵盖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规模宏大、历史价值极高。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二十四史”是不断发展而来的。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三史”的说法,它是指《史记》、《汉书》和刘珍《东观汉记》,后来《后汉书》出现,就取代了《东观汉记》。《三国志》出现后,“三史”就变为“四史”了。

历史上还有“十史”,专指《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后周书》、《隋书》。后来又出现了“十三史”,就是“十史”加上《史记》、《汉书》、《后汉书》。

北宋时期,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十七史”。

来到明朝,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另外在说一个情况,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柯劭忞的《新元史》列入,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是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将赵尔巽的《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但是这些说法还没有被大众所认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