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北周时期是尚左还是尚右从双授制度入手

西魏北周作为北魏的延续,在制度上多有传承。但在尚左还是尚右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这一点从史书的记载上也可以看出。《北史·卢辩传》上说:“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而《通典·职官二十一》则说:“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同为职官制度的记载,为何《北史》尚右而《通典》尚左呢?周一良先生对此曾作出推断,他认为:“古代石刻署列人名官名时有时分别为上下两列,上列读尽然后读下列,后人抄录时往往误上下列为一行……《北史》与《通典》官名次序之杂乱,当皆由此至误。”毫无疑问,这个推断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但其所提到的误录一事,真实性实在无从考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周一良本人是持尚右态度的,也就是说他觉得《北史》的记载更具真实性。为此,他曾在《魏晋南北朝札记》一书中举证道:“北周大右弼一职居大左辅之前,天右皇后居天左皇后之前,天右大皇后居天左大皇后之前,右大丞相居左大丞相之前。”据此,他得出:“改尚左或尚右,或是宣帝随意变革而竟合于古之一端,卢辩传所记乃宣帝一时之制,《北史》先右后左之次序,盖犹保存旧日文献本来面目,否则不可能一律倒左为右。”可是,他在上文中所列举出的右弼左辅,天右天左皇后及左右大丞相,都不在“九命”之列,换言之,这只能当作旁证。所谓“九命”,其实是西魏北周时期的特殊官品等级,它取自西周时期的九命制度,《北史·周本纪上》就曾记载:“废帝三年(年)正月,始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文章开头提到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左右光禄大夫均在九命之列。其中,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同为正八命,二者为上下阶关系。左右光禄大夫作为散官同为正八命,二者也为上下阶关系。所以,要想充分证明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就必须拿出“九命”制度中的相关史料才行。为此,周一良先生也曾特别提到了《周书》上的一段关于宇文孝伯的记载:“俄授京兆尹,入为左宫伯,转右宫伯。”宫伯一职确实属于“九命”,文中提到宇文孝伯由左宫伯转右宫伯,可见右确实居于左之上。此外,同样的例子在《周书》上还有一处,卷三十《于翼传》中曾有如下记载:“六官建,除左宫伯。孝闵帝践阼,出为渭州刺史……以功增邑一千二百户。寻征拜右宫伯。”显然,这里的右宫伯也居于左宫伯之上。那么,有了这两处史料是不是就可以证明西魏北周时期是尚右的呢?理论上是的,不过,这两处史料巧就巧在都只是单指向宫伯之职,而未涉及其它九命职位。是故,论证显得有些单薄。而在我们翻阅大量史料后,发现西魏北周时期十分盛行双授制度。所谓“双授”,说得直白点,就是军号与散官同授。也就是说,如果你被授予为骠骑将军,那么你也将同时被授予右光禄大夫,如果你被授予车骑将军,那么你也将被同时授予左光禄大夫。这在西魏北周的史料中也多有体现,如《周书》卷四十七就曾记载:“时大司马贺兰祥讨吐谷浑,诏季明从军。还,除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全后周文》同样有类似记载:“周受禅,加征南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除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以及《周书》卷三十三的这段记载:“大统初,刚于霸上见太祖,具陈关东情实。太祖嘉之,封阳邑县子,邑三百户,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由此可见,在九命制度中,一文一武的军散同授,业已形成了惯例。除此以外,双授制度还延续到了职位的变动上。据《周书》卷二十九记载:“李和本名庆和,其先陇西狄道人也。以破诸贼功,稍迁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思阳公。至大统初,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都督,累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时人李和一生立功无数,职位也不断升迁,但都没有脱离双授的范畴。以及《周书》卷四十七中对黎景熙的记载:“黎景熙字季明,魏孝武初,迁镇远将军,寻除步兵校尉。侯景徇地河外,召季明从军。寻授银青光禄大夫,加中军将军,拜行台郎中,除黎阳郡守。魏恭帝元年,进号平南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六官建,为外史上士。孝闵帝践阼,加征南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时大司马贺兰祥讨吐谷浑,诏季明从军。还,除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因此,在上文因举证不足,而无法明确论证西魏北周尚右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路,试着从双授制度入手,来解读一下这一时期到底是尚左还是尚右这一问题。首先,要想证明西魏北周时期到底是尚左还是尚右,其实只需要证明文章开头提到的左光禄大夫与右光禄大夫谁的阶位更高就行了。而我们若再结合双授制度的话,问题就转变成了:如果在军号和散官的双授上,是居于正八命上阶的骠骑将军与右光禄大夫双授,居于正八命下阶的车骑将军和左光禄大夫双授,那么,右光禄大夫必与骠骑将军同在上阶,而左光禄大夫必与车骑将军同在下阶,这样一来就符合了《北史》上记载的尚右。同样的,若是以居于正八命上阶的骠骑将军与左光禄大夫双授,居于正八命下阶的车骑将军和右光禄大夫双授,那么,结论相反,进而符合《通典》中尚左的记载。如此一来,我们只需搞清楚西魏北周九命制度之中,有多少散官是涉及左右之别,并找出相关的史料进行佐证就能得出结论了。按照《北史·卢辩传》的记载,散官中涉及左右之别的一共包括正八命的左右光禄大夫,从八命的左右金紫光禄大夫,正七命的左右银青光禄大夫,从六命的左右中郎将,正五命的左右员外常侍,正三命的左右员外侍郎。而结合前文所引述的史料,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时人李和曾官封车骑将军,并授左光禄大夫;时人黎景熙拜征南将军并右金紫光禄大夫。可见,在西魏北周时期,军号和散官并授的习惯基本符合尚右的特点。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了另有一处史料或许也能作为辅证。那就是《北史》与《通典》在对西魏北周正八命下阶的前后左右将军的记述上出现了明显不同,《北史·卢辩传》记载的是:“前右左后等将军”,而《通典·职官二十一》记载的是:“前后左右四将军”,更巧合的是《周书·卢辩传》上记载的也是:“前后将军,左右将军”。难道说,《北史》中的记载有误?可当我们查阅史料后,却发现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曾颁布的《后职令》中有过“前左右后将军”的描述,也就是说,但凡尚左的习惯从北魏得以延续到西魏北周,那么《通典》和《周书》中也应按照“前左右后”的顺利书写啊。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西魏北周时期,已然由北魏的尚左转变为了尚右,而《北史》的这段记载便是最好的证明。参考资料:《北史》、《周书》、《通典》、阎步克《品位与职位》、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