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大族作为中国古代权贵核心,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左右国家的政权统治。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对于国家政权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
以东晋为例,如果不是江东世族周玘的“三定江南”,司马睿便很难在江南站稳脚跟,继而建立东晋政权。
周玘等世族,仅以自己的部曲宾客,便能平定数十万农民起义及军阀割据力量,可见其实力之强。而名将祖逖的北伐军,也是以其家族部曲力量为中坚。
闻鸡起舞就能成为祖逖?你得先有部曲数魏晋南北朝时,世家大族的军事号召力极其强大,一言不合便能聚集数千部曲,可谓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比国家还阔气。
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难道因为有钱就能攒起规模庞大的私家军队?
其实,这主要是世族利用其庄园田产,控制了庞大的人口。这些人口,主要分为奴婢、部曲佃客及门生故吏三等。
第三等:奴婢
魏晋南北朝时,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典型阶段,但奴隶制的残留仍然很严重。
世家大族,莫不拥有动辄数百、数千的奴婢。
你以为奴婢都是这种光鲜靓丽?西晋石崇有“苍头八百余人”(《晋书·石苞传》),王戎“广收八方园田,家僮数百”(《晋书·王戎传》),苟晞有“奴婢将千人”(《晋书·苟晞传》);东晋时,陶侃有“家僮千余”(《晋书·陶侃传》),刁逵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晋书·刁逵传》);宋沈庆之“广开园田之业……奴僮千计”(《宋书·沈庆之传》)。
从以上资料来看,奴婢们不仅只是在家中杂役使唤,更多的是在土地上劳作。
南朝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宋书·沈庆之传》),北朝时“奴任耕,婢任绩”(《魏书·食货志》)。
在世族掌控人口中,奴婢是地位最低的群体,完全归世族所有,在法律上“律比畜产”、“同于资财”,可以自由买卖,随意打杀,而不受政府法律限制。因此,奴婢的地位也是继承的,所谓“一生为奴,世代为奴”。
这才是奴婢的真实状态随着奴婢被转移到土地上从事农业劳动,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份地位逐渐有了变化。
东晋末年,一些世族庄园,已经开始把许多奴婢免为佃客、客女,如会稽王世子司马显“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号曰乐属,移置京师,以充兵役”(《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直到梁、陈时期,“免奴为客”的事还在继续流行。而尤以北周武帝为最,建德六年(公元年)下诏释放官私奴隶,令“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旧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周书·武帝纪》)。
第二等:佃客部曲
佃客,本是失去土地而租种世族土地的农民,但随着依附关系的发展,逐渐变成了“私客”、“家客”。
佃客,向来是世族土地上劳作的主力群体,数量也是极其庞大。
世代相传的佃客因为强依赖于世族的土地,故而主人对佃客可以“畜”,可以“役使”。如,马援留北地“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后汉书·马援传》);东汉末年刘节“宾客千余家”(《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郎起,植……率宗族宾客,聚兵千余人,据昌城”(《后汉书·刘植传》)。
而部曲原是两汉以来的一种军事建制。汉大将军营,有五部,每部有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部下有曲,每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每屯有屯长一人。“部曲”也就成了军队、士卒队伍的代称。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部曲逐渐成为主将的“私兵”,所谓“仕于家者,二世则主之,三世则君之”(《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而世家大族,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庄园安全,屯坞自守、筑壁相保,也将佃客组织起来,采用军事建制,形成“私家兵”,也称为“部曲”。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和延续,部曲成为数量庞大的一个阶层。同时,世族又把部曲转移到土地上,让他们战时为兵,平时务农。因而部曲、佃客逐渐成为同一类人群,名称也逐渐统一,在《唐律》中,就只称部曲,而不称佃客了。
部曲: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在世族掌控的人口中,佃客部曲要比奴婢高一个等级,只是“附籍主户”,只准转移事人,不能出卖。
但即便如此,佃客部曲想要离开世族成为平民,必须由宗主给予手笔的发放文书,申报地方政府,剔除“附籍”,才算合法。《唐律疏议》卷12《户婚律》:“诸放部曲为良,已给放书……疏议曰:‘依户令:放奴婢为良及部曲客女者,并听之。皆由家长给手书,长子以下连署,仍经本属申牒除附。’”
第一等:门生故吏
在魏晋南北朝时,寒门富室为了取得政治地位,或主动或被动投靠世族,以取得他们的提携以为进身之阶,称之为“门生”。
寒门只有依附世族,才有进身机会东汉时,公府、州牧、刺史等的幕僚属吏,多由自己挑选征用,被挑选的人有自由应征或不应征,但一旦应了征辟,成为公府或郡国的幕僚属吏,其俸禄提拔皆由长官说了算,于是私恩为重。即使是郡国保荐的孝廉、秀才去了中央任职,从社会礼制角度来讲,也称“故吏”。
从人生自由角度来讲,门生故吏不似佃客部曲、或奴婢对于宗主的绝对依赖性,但从富贵晋升角度来说,门生故吏对世族宗主的依赖性同样极强。
在当时“世胄蹑高位”的情况下,寒门如果没有世族的提携,是没有任何进身机会的。东晋时,谢安做桓温司马,“属门生十余人于田曹郎中赵悦子。悦子……悉用之。”(《世说新语·赏誉篇》)南齐时,王琨为“吏部郎。吏曹选局,贵要多所属请,琨自公卿下至士大夫,例为两用门生”(《南齐书·王琨传》)。
门生故吏的社会地位,其实与佃客部曲类在当时,门生故吏的社会地位,其实与佃客部曲类似。主官或者举荐者死,门生故吏都要服丧。东晋王机“将奴客、门生千余人入广州”(《晋书·王机传》);谢灵运“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晋书·谢灵运传》);刘怀珍“北州旧姓,门附殷积,启上门生千人充宿卫”。
结语
正是基于奴婢、部曲佃客及门生故吏这三个对世族有极强依附关系的群体,世家大族才能够短时间内迅速集聚起数量庞大的私家兵,并且由于门生故吏这一群体多智谋之士,往往能够选拔出许多将才、谋士,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
我有部曲三千,就问你怕不怕?!而有了私家军事力量,加上殷厚的资财,在中央政权不稳,地方政局动荡之时,世家大族往往能退可保一族安危,进可成一方霸业。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群雄并起、战乱不休,与此有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