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10年无子,为皇位继承着急,原来后宫

北京看湿疹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延续百年残忍制度,终于使王朝尝到苦果,此皇帝下令:取消它!

古代我国各个王朝主要分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部落所建立的政权,相比于中原王朝那些繁文缛节,游牧部落所最初所建立的政权,管理方式简单直接。这些游牧部落靠武力征伐建立王朝,但被汉化后与中原王朝还是有差不同区别。

残忍制度

从历史上看,最年轻的最有朝气的王朝当属北魏王朝,因为此王朝皇帝平均寿命只有29岁。这不仅与王朝内部宫廷政变有关,也与北方游牧部落寿命有关。北魏王朝是鲜卑族所建,这个游牧部落人过早成熟,像开国皇帝拓跋珪16岁开始征战立国,年纪轻轻就建立基业。因此看待北魏王朝皇帝,16岁应是壮年,二十多岁应是中年,三十来岁就是长寿了。

作为游牧部落所建立的王朝,北魏一直向往中原,也不断向中原体制过渡。因为游牧部落首领继承的体制是兄终弟及或者推荐制。道武帝拓跋珪立国后,想摆脱这种体制,实施“父死子承”制度。但在鲜卑族中推行很难。因为鲜卑部落自从北部大鲜卑山(大兴安岭)发展壮大,这支部落还停留在母系社会,因此来自女方势力很强大。据《魏书序纪》记载:“诘訜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记载了鲜卑部落的首领要受到来自母亲家族的制约。

道武帝立国后当然不想让这种制度延续下去,否则他的皇权就会受到威胁,而子孙后代也要被来自母亲妻子家族控制,王朝肯定走不长。因此道武帝决定推行一项制度,那就是“子贵母死”制,他首先从自己的母亲贺兰氏与妻子刘皇后。据《魏书·太宗纪》记载,拓跋珪曾因对儿子拓跋嗣解释“子贵母死”时说:“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将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可见道武帝在推行子贵母死制度时很坚决,虽然道武帝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残忍制度也只有在北魏王朝推行下去。汉武帝晚年杀死钩弋夫人,也是无奈之举,汉武帝怕“子少母壮”再次出现吕后宫乱。但是汉朝只施行了一代便再未推行。因为即使杀死母系,也不可能杜绝女人专权。因为太子的生母死后,会有其皇后抚养,皇后没孩子,将来就会坐大。像冯太后便是一个例子。

道武帝推行“子贵母死”制,他自己也付出了代价。因为杀死了刘皇后,让太子拓跋嗣悲痛不已,拓跋嗣跑后,道武帝再立太子拓跋绍,但要杀死拓跋绍的母亲贺兰氏,于是拓跋绍杀了父亲道武帝,随后又在宫廷内斗中被杀。最后拓跋嗣继位。

后宫秘密

道武帝死后,继位的拓跋嗣并没有废除“子贵母死”制,他体会到父亲苦衷,继位后依旧推行这项制度。因此北魏这项残忍制度,使很多皇后被杀。

《魏书·皇后传》记载了那些因“子贵母死”制死去的皇后:“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后生明元……后以旧法薨;明元密皇后杜氏,……生太武……泰常五年薨;太武敬哀皇后贺氏,……生景穆,神麚元年薨;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生文成皇帝而薨;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献文,……依故事……薨;献文思皇后李氏,……生孝文帝,皇兴三年薨;孝文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后依旧制薨;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后生宣武……暴薨”。还不包括那些幼小皇子立太子,女人被杀的。

“子贵母死”制推行了一百年后,北魏第八位皇帝元恪继位,继位时16岁,也属鲜卑族的壮年期。元恪也是一位能征惯战的皇帝,上任后征伐南齐,继续推行汉化制,打击鲜卑族遗老。但元恪当皇帝10年后,已经26岁了,这个年龄接近了北魏皇帝驾崩的平均年龄。元恪着急了,因为后宫还没有儿子,如果后宫中女人再生不出儿子,北魏王朝就会后继无人了。

为什么后继无人?

因为后宫女人都不愿生男孩,宁可生女孩,如果生了男孩被立太子,那么这个妃子就必须自杀。这是道武帝“子贵母死”制所规定的。俗话说:“有矛就有盾”,既然北魏推行这样残忍制度,后宫女人也有办法对付,那就是不生或者采取极端的手法。不生就要偷偷采取避孕手段。在古代避孕措施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那时堕胎药也会要人命,但北魏后宫女人不管那些。

据《魏书·皇后传》记载:“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这只是记述了当时后宫女人心态,但谁能保证生下儿子当场弄死而活命的事情呢。因此,北魏后宫一百年来的秘密太多,很多皇子生下就死,也与后宫女人保命有关。但这个秘密,后宫女人不会相互讨论,也不会被皇帝知道,否则照样就是死罪。

正是后宫存在的这个秘密,才使北魏皇子数量极少。有人说那些继承皇位的皇子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与宫内制度有关了,生孩子时都有专人看管,看管严了,想杀死孩子都不可能,因为生下后就会有专人照看。

所以元恪后宫女人多,但当皇帝10年没儿子,就是因为后宫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终尝恶果

虽然北魏后宫“子贵母死”制很残忍,但也有不怕死的女人。元恪有个妃子叫胡氏,就有一种不怕死的性格。她被元恪所宠,因此她曾放言:“宁愿子生身死!”胡氏怀孕后就被专门照看起来,十月怀胎后,胡氏果然生了个儿子,当即立为太子,也就是元诩,历史上的北魏孝明帝。元恪高兴晋升胡氏为皇妃。但此时胡氏还要面临着一个问题,就要等着元恪下令处死。

不要小看胡氏,她能受到元恪宠爱,必然有其手腕。果然元恪在胡妃的建议下,取消了祖宗传了百年的残忍制度。

后来北魏孝明帝继位后,胡妃专权,废了高太后,自己成了皇太后。但胡太后与冯太后能力差远了,也正是在胡太后专权时,北魏彻底衰败。

胡太后还有严重的作风问题,他独断专权,她治理北魏简直就是脑残。她甚至逼北魏孝明帝叔叔元怿与她偷情,北魏朝臣上下对她很不满。此时胡太后却忽略一些边关大将的势力。

北魏孝明帝死后,胡太后竟然用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充当儿子立为皇帝,后来被识破后,立皇族的孩子元钊继位。但胡太后末日已经来了,此时北魏权臣尔朱荣借机向胡太后发难,率兵攻到洛阳。

尔朱荣攻下洛阳后,即刻抓住了胡太后与元钊,把两人投入黄河。自此北魏开始分裂直至灭亡。

北魏道武帝不知道他所立的“子贵母死”制,以为北魏会千代万代,但只一百多年后便尝到恶果,既让皇族断子绝孙,也阻挡不了女人专政。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