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钱氏清芬世守,家国情怀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1007/7513605.html

点上面“钱姓钱氏"加入钱氏家族!

海盐钱氏是“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吴越钱氏的一个分支,以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建者钱镠为始祖。明初,钱镠之孙钱弘叔后裔由江苏宜兴蒙山支分出,始迁祖为钱镠十五世孙钱富一。

海盐钱氏,历数百年之岁月,是人才特别昌盛的“清门硕望”,是嘉兴“居首之大家”。

史有清代儒臣钱陈群;“秀水诗派”领军人物钱载;历史学家钱仪吉、钱泰吉;报界耆宿钱芥尘;

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

是什么,让这个家族历岁月之沧桑而不倒,“清芬世守”的佳话至今流传?

或许,那不厌其详的《钱氏家训》会给你答案。

清芬世守

钱氏家训是钱氏先祖钱镠留给子孙的训诫,绵延千年,年三十二世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其八训和遗训,总结归纳了如今的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依据,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细致周密地定下准则:

做人“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持家强调“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对社会要有责任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对待国家,“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钱氏家训或因钱镠身份使然,是一部“化家为国”的“王族”家训,“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始终贯穿,这也是钱氏家训区别于一般家训的最大特色。家训谆谆教导子孙不要只注重蝇营狗苟的“小我”,更要成就利国利民的“大我”。

钱氏家族世代相传,彪炳史册,与钱氏家训不无关系。

海盐钱氏始迁祖钱富一居海盐澉浦凤凰山麓,其子钱万一无后,过继同里何贵四次子,称钱裕。清初,海盐钱氏因钱纶光入赘嘉兴陈家,迁嘉兴,入秀水、嘉兴籍,居府城,称嘉兴钱氏或秀水钱氏,或称嘉兴文瑞公集斋尚书派。文瑞公,钱镠第二十六世孙钱陈群,钱纶光之子,清代著名儒臣,康熙六十年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太子太傅等职,乾隆近臣。

海盐钱氏后人秉承先祖遗训,心怀家国,且不论身居何位。

钱薇,明嘉靖年间进士,礼部给事中,一个七品京官,却“吃了豹子胆”,他见嘉靖帝热衷仙道,荒芜政事,就买好棺材,冒死进谏。他直批皇帝“狂妄成仙,不理朝政”,又弹劾权臣严嵩等人。皇帝恼羞成怒,严嵩等人火上浇油,钱薇被一百棍打断了腿,削职为民,其正直名声传遍天下。年,削职为民的钱薇和地方人士一起抗倭,不幸染病去世。

钱薇之后,海盐钱氏又有著名谏臣钱嘉徵。钱嘉徵,钱薇曾孙,天启年间国子监贡生。他不顾明王朝祖训,不许生员上书言事之禁,写下《钱嘉徵疏》,弹劾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历数其十大滔天罪行。他不顾灭门之灾,冒死进谏。后魏忠贤伏诛,《钱嘉徵疏》被朝野内外称“击奸第一声”,他也被载入《明史》。

梅湾街嘉兴钱氏清芬堂纪念馆门厅之上,悬挂着“清芬世守”的匾额。

“清芬世守,清,清正廉洁;芬,芬芳清白,要求我们做官清正清廉,做人清清白白,这种品德与文化,要代代相传。”钱镠三十三世孙、清芬堂负责人钱霆认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四字,正是海盐钱氏家训的浓缩。

年,在钱陈群去世八年后,乾隆在钱陈群之母陈书花鸟册上御题“清芬世守”四字褒奖钱氏家风。这不是他第一次褒奖钱氏家风,早在年,钱陈群扈从乾隆南巡至杭州钱王祠时,他就赐御制诗褒奖钱氏家风:

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

端因识事务,可以号英雄;

牛斗犹无孛,江河终向东;

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

“清芬世守”是钱氏后人不渝的坚持。钱霆回忆,“抗战期间,海盐钱氏后人国共两党都有,无一汉奸。”钱步恒,钱镠三十二世孙,上海法学院教授,他不愿在日伪统治下的大学任教,愤然辞职,逃难途中被日寇用刺刀戳死,年仅39岁。“我父亲钱海澜,上海君毅中学教师,不愿在汪伪学校教书,逃到平湖乡下农村小学教书。有一次嘉兴回乡下途中被鬼子毒打一顿,一病不起,贫病交迫死在乡下。”

钱正英自曾祖迁到上海,对家乡,她印象最深的是,家住莲花桥,故居叫清芬堂,“老宅就叫清芬堂,是乾隆皇帝题写的。家训最重要的是清芬世守。”

全国人大刚通过三峡工程建设时,某国外公司看中三峡的商机,在钱正英同学陪同下,找到她,“他希望承包移民房屋兴建,悄悄塞了五块金币,放到我口袋里,在我耳边招呼,说这些没关系,是商业上通行的,给你小孩的。”五块金币估价四万多人民币,散会后,钱正英和同事研究决定让办公室副主任找到那个老外,跟他讲,托钱正英转送给三峡工程的金币收到了,现在给你一封感谢状。“清芬世守,我现在教育子女也还是要他们清芬世守。”

清芬世守,乾隆御笔题写的四字,是钱氏家训的浓缩(本报资料图片)

崇文厚德

海盐钱氏家学深博,世代书香,耕读传家,崇文厚德是不二法门。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对家如此,钱氏家训更是推及国家,“兴学育才则国盛”。

钱裕之孙钱达在澉浦卖豆腐为生,但他不忘祖先训诫,省吃俭用,高薪聘请塾师教育儿孙,年,其子钱琦中进士,官临江知府,这也是海盐钱氏的第一位进士。

自钱琦中进士后,刻苦耕读的良好家风,在族中世代相传,钱氏后人名宦学者辈出,被著名历史学家潘光旦称之为嘉兴“居首之大家”,人才特别昌盛的“清门硕望”。

明中叶至清末四百余年里,共有十六人中进士、举人三十余人,有四人载入《明史》,十六人载入《清史稿》,并连续十代,十六位先贤五百余卷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据钱霆介绍,钱氏还涌现出一大批诗人、画家,“开创‘秀水诗派’与‘秀水画派’,这就是钱氏家训,赋予这个家族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梅湾街清芬堂展出有《夜纺授经图》拓本,是海盐钱氏家风教育的典范。

《夜纺授经图》,钱陈群为了纪念母亲陈书,请海宁郑玙绘制。

陈书,海盐陈文齐之女,自幼饱读经书,号南楼老人,清代著名女画家。她嫁给钱纶光后,生有三子。钱陈群弟兄三人幼年时,家道中落,三餐不继,陈书一边纺纱、卖画度日,一边教子读书。因贫请不起塾师授经,儿子的启蒙教育也由她自己担当,她对三子因材施教,“口授章句大义”。每到夜晚,三兄弟楼上挑灯夜读,母亲陈书楼下以余辉躬自纺织。钱陈群在此图上题诗:母兮儿饥,终朝诵读,不可以为粟。母兮儿寒,终夜咿咿,不可以为衣……

乾隆得知陈书夜纺授经,教子课读的故事,“慈孝之意恻然动人”,向钱陈群索图观看,并在图首“輙成二绝句题之”:

篝灯课读澹安贫,义纺经锄忘苦辛。

家学白阳谙绘事,成图底事待他人。

五鼎儿诚慰母贫,唫诗不觉鼻含辛。

嘉禾欲读贤媛传,不媿当年画荻人。

《夜纺授经图》不仅有乾隆御题,还有陈元龙、张廷玉、张照、刘统勋、沈德潜等十五位名臣公卿题诗。

陈书是清代劝学教子的典范,若没有陈书含辛茹苦的教育,或许海盐钱氏的辉煌文化不可见,“秀水画派”与“秀水诗派”也踪迹渺茫。

为了让钱陈群与两个弟弟专心读书,陈书命人将楼梯去掉,一日三餐用绳索吊上去,除夕时方能下楼。钱陈群康熙六十年考中进士,两个弟弟也考中贡生。

钱氏家训不仅注重对后人的诗书教育,还注重品德教育,“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钱霆印象最深的是族内的义田制,“上世纪中叶,还有义田多亩。不仅用于族内救济、读书支援,还对乡里的贫苦人家与孤寡救济。”义田从钱琦开始,《槜李文集》里有他写的《义田记》,他捐了百余亩义田,并立了规矩,致仕之后,要捐义田,钱陈群、钱载都捐过。“保持了年,直到上世纪中叶。当时我还小,只听族人说过,有德高望重的族人管理。”

“族内帮穷不是给钱,都是资助教育。不是一家如此,家家都是如此。钱正英父亲钱夔自幼家贫,是他大伯父钱骏祥一支资助他读书,他在南洋大学(编注:今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美主攻水利。”钱霆也是受益者,父亲抗战时就已去世,多年来,正是族内亲戚的资助,才得以继续读书,考上大学。

年,嘉兴市区旧城改造时,地处莲花桥钱氏故居被拆,余平方房屋的拆迁款,由钱正英代表钱氏家族全数捐给嘉兴一中造图书馆,钱正英题“清芬图书馆”匾额。

来源:嘉兴日报

钱氏宗亲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