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不是陈寿写的,他其实写了三本书,对你没听错。陈寿写的是三部书。他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想过写一部三国志,他写的是《魏书》,《蜀书》和《吴书》。
那么什么时候才出现《三国志》呢?大概到宋朝以后,这三本书才合成一本书,叫《三国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到了宋朝,已经距三国时代非常遥远。一千两三百年都过去了,当初那些很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就不那么敏感了。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到了南宋以后,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他们北边都有一个比他更强大的政权,北宋北面有个辽国,南宋北边有个金国。所以,宋朝的人天然会讨厌北边的曹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会把自己带入南方的蜀国或者吴国。
所以,就有了《三国志》,到了元末明初,才有了《三国演义》
陈寿为什么要写三本书呢?是为了符合政治正确,可以参考我以前写过的文章(三个客观因素,决定了《三国志》的历史真实性)。那这样构政治正确吗?只是分成三本这么简单?这样就可以吗?我告诉你,非常可以。
首先,只有《魏书》的皇帝,才列本纪。蜀国和吴国的皇帝,只能列《传记》。
到这里,我先跑题一下,解释什么是统和纪。统和纪一样,都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说他就象征着正统。从字源上来看,“统”是指蚕丝的线头,所以可以引申为开端,这一点跟另外一个字”纪”很像。所以,在古代史书当中,帝王的传记都叫做《本纪》,或者简称为《纪》。为什么呢,因为《纪》就是正统的象征。这种传统,是从司马迁写实际开始。因为士官重大,所以后来始终都沿用。
从这一点上,就肯定了曹魏政权的历史正统性,而蜀吴只是军阀割据的历史故事。
关于刘备的政治正确,怎么体现呢?蜀国的历史叫《蜀书》,而不叫《蜀汉书》,去掉了”汉”这个字,就代表刘备不是正统。
所以,刘备的传记不叫《昭烈帝本纪》,叫这个就出事了,陈寿必将小命不保,要叫《先主传》。更有意思是,《蜀书》的开端不是《先主传》,并不是从刘备开始写,所以刘备不是开国皇帝。
《蜀书》是把在刘备之前,就割据四川的刘嫣跟刘璋,两个人的传记在写在前面。这样一来,就可以说蜀国政权是军阀割据,稀释掉蜀国的正当性,把它去正统化。虽然这种写法在史实上不合理,但是可以把蜀汉“去正统化”
虽然刘备天天说自己是皇叔,是汉室宗亲,但是他的政权继承于四川军阀,你再怎么拼命说自己是蜀汉正统,也不会有人承认。
正统性,是古代意识形态的大杀器。魏蜀吴,都在拼命的鼓吹自己的正统性,也拼命的抹黑其他两方。
刘备的公开说法是:1.我接续汉献帝,当汉朝的皇帝。2.我是刘氏宗亲,继承大统。3.汉朝没没灭亡,曹丕的魏国是篡权,4.曹丕是乱臣贼子,人人都得而诛之…5.6.7.8等等,巴拉巴拉……
当初刘备称帝发公文,就把王莽拿来对比曹氏父子,说,当初王莽篡夺了汉朝,皇族远亲刘秀恢复了汉朝江山,现在我就当年刘秀啦,这么一说,蜀国的正统性基本上就合理了。
那孙权呢,他不姓刘啊,就有点尴尬了。刘备说他有身份证,他是汉室宗亲啊,那孙权怎么办?孙权长的就像军阀,而且就是军阀啊。怎么也算不上正统啊,所以孙权称帝时间晚了九年,这期间他大概在家里想,怎么样才能称帝。
憋了九年之后,他终于想出一套合理的说法了,所以孙权称帝的文章非常有创意。
文章大概讲了四个重点,第一,他说汉朝气数已尽,该死就死了吧,不要再追究了。意思就是说,我没有背叛任何人,因为汉朝已经灭亡了,我不是汉朝的臣子的,所以我成立一个新国家,没有判国问题。
第二,曹丕是个大坏蛋,颠覆了汉朝。所以,我绝对不能跟曹丕同流合污,因为我是好人,休想叫我投降曹丕。
第三,我孙权,是个好军阀,我要对老百姓好,我要保护老百姓的安全,所以我是合法的。
第四,现在正统皇帝已经没了,所以上天降了很多祥瑞给我看,每天都有一只白色的鸽子飞进来,这些鸽子逼着我当皇帝啊。我不敢违逆天命,只好当皇帝了。
说到这里,大家都承认了孙权是个有创意的人吧?他当皇帝,是鸽子逼的。
从此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就固定了。
而且很幽默的是,曹丕才是三分天下这件事情,真正的始作俑者,如果曹丕自己没有称帝,那么,天下在名义上就还是汉朝,刘备跟孙权再怎么想称帝也不敢,因为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谁都知道汉朝早已名存实亡,汉朝早就已经姓曹不姓刘。但是只要名分还在,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自己不称帝的原因,因为他如果称帝,就把自己架在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