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三国(杨简)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曹操前期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将自己放在了正义的一方。这样做其实既有益处也有弊端。益处自然不用说,曹操举着“汉室”的金字招牌,干什么事情都名正言顺,封的官也含金量十足,更容易招揽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才。但曹操并不是忠于汉室的人,无论他自己想不想称帝,他想要架空汉室,独掌大权的事情肯定是没错,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与汉献帝以及一些忠于汉室的人发生冲突。所以在曹操控制范围之内发生叛乱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魏讽谋反案”。“魏讽谋反案”的时代背景:曹操事业陷入低迷“魏讽谋反案”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年)九月,此时曹操的事业陷入了低迷,受到巨大的挫败。首先是对刘备的战争的失利。在建安二十四年初,刘备斩杀夏侯渊,在汉中掌握了主动;在同年三月到五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失败,不得不撤军回长安。这次失败对于曹操来说,无论是军队士气、关中民力和个人威望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挫败。刘备正是凭借“汉中之战”的胜利进位汉中王,在爵位上已经和曹操平起平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夏侯渊与刘备战於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夏五月,引军还长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汉中之战”的失利已经让曹操非常不爽,另外在同时期还发生各种各样事端,很多是“汉中之战”带来的连锁反应。小编在下面分列出来。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其实在“汉中之战”前,或者说“汉中之战”(“汉中之战”不仅仅指曹操与刘备的对峙,还包括前一年的“下辨之战”)之间,关羽已经有北伐的念头,策反宛县侯音。这次可能是对“汉中之战”的呼应;等到刘备彻底拿到汉中,刘封、孟达占据“东三郡”,关羽于是发动“襄樊之战”。这次可是动真格的了,目的就是拿下襄阳、樊城,将荆州、益州形成三角相连的一个整体。并且关羽前期取得了巨大优势,利用水利擒获于禁的三万大军,樊城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二、群盗叛乱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年),由于厌恶“汉中之战”的劳役,在弘农郡陆浑县就发生了叛乱。后来关羽发动北伐的时候,在梁县、郏县也存在叛乱。梁县、郏县、陆浑县的叛军都选择联合关羽,在许昌西北部活动,配合关羽在南面的威胁,给曹操造成不小的压力。《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附列《胡昭传》:“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狼等遂南附关羽。”《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另外还出现一件事,关中营帅许攸(不是那个称呼曹操阿瞒的作死小能手)仗着自己有军队对曹操不服从,曹操迫于当时形势,最后也不得不选择拉拢、安抚许攸。从这件事上就可以折射出曹操当时的处境。《三国志·魏书·杜袭传》:“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遂厚抚攸,攸即归服。”在这样一种外忧内患的情况下,魏讽等人选择发动兵变。“魏讽谋反案”的过程虽然当时的处境对魏讽比较有利,但整个谋反的过程却乏善可陈。魏讽是沛国人,一说是济阴人,有学者认为沛国当是,因为曹操也是沛国人,钟繇作为魏相国辟魏讽为西曹掾,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魏讽有口才,善于交际,结交很多人。在曹操的大军留驻关中的时候,魏讽打算与长乐宫卫尉陈祎发动兵变。不过目的不是在汉都许昌,而是在魏都邺城。结果陈祎感到害怕,向曹丕如实上告了魏讽的计划。曹丕立刻采取行动,诛杀了魏讽。这次兵变就这样胎死腹中了。《世语》:“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鄴。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魏讽谋反案”的处理结果“魏讽谋反案”事发的时期是非常时期,又是谋反性质的大案。在曹操没有回来之前,曹丕当然严重处理这次案件,可能还扩大了打击范围,顺藤摸瓜抓出几十个与魏讽相关的人,大多数处死,也有一部分在狱中,想要继续拷打出其他人。其中有名有姓的人(小编才疏学浅,可能有疏漏,只能找到这几个)有文钦、张泉(张绣之子)、宋衷(名士)子、王粲子、刘廙、刘伟(刘廙之弟),另外还有辟请魏讽的钟繇,以及防护不力的杨俊。其中钟繇被免官,杨俊被贬官;张泉、刘伟、宋衷子、王粲子被诛杀;文钦和刘廙也是马上就要诛杀的。《三国志·魏书·钟繇传》:“数年,坐西曹掾魏讽谋反,策罢就第。”《三国志·魏书·徐奕传》:“魏讽等谋反,中尉杨俊左迁。”《三国志·魏书·张绣传》:“子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魏略》:“(宋衷)其子与魏讽谋反,伏诛。”《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魏书》:“魏讽反,钦坐与讽辞语相连,及下狱,掠笞数百,当死。”《三国志·魏书·刘廙传》:“魏讽反,廙弟伟为讽所引,当相坐诛。”不过曹操回来以后,并没有像曹丕那样广泛打击,反而保护了一些人。像文钦和刘廙本来是要处死的,但是被曹操赦免。另外对于王粲两个儿子的死,曹操也表示出惋惜,如果自己早点回来的话,也是可以赦免的。《三国志·魏书·刘廙传》:“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问。”《魏书》:“太祖以稷(文稷,文钦之父)故赦之。”《文章志》:“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分析与思考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曹操和曹丕对“魏讽谋反案”的处理态度上的差异。相较于曹丕而言,曹操无疑是更谨慎,也更宽容一些。曹操当然不是一个大善人,在一年多以前发生的“金祎谋反案”中,曹操也是进行了残酷的清洗。小编以为,曹操的态度上的转变来自当时的形势。“魏讽谋反案”发生时的形势虽然不像“官渡之战”时那样艰难,但对曹操也很是不利。刘备尽取汉中,关羽威震华夏,群盗虎视眈眈,曹操甚至起过迁都河北以避祸的念头。在这种特殊时期下,曹操要考虑的不是借机进行清洗,从而导致人心骚乱,而是如何避免再发生事端,安抚人心,所以对“魏讽谋反案”的相对温和的处理方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参考文献:《三国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