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灭亡后,中国南方又陷入了混乱和战争中,一时间又是风气云涌,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家政权变化极快,在这短短的一百六十九年里,一共出现了二十四位皇帝,最短的南齐王朝竟然才只存在了二十三年,其内部也是血腥内斗不断,在这不断地斗争中,南朝的皇帝也创建了自己的基业。
一、四位开国皇帝的崛起东晋末年,由于门阀士族对寒门弟子上升之路的长期垄断,使得门阀士族子弟可世代为官,这使得他们中的多数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养尊处优,且并无真才实学,更有甚者“纳贿穷奢,不知纪极”。加之门阀士族内部争斗不断,长此以往,门阀士族的腐朽与衰落必成定局。而王朝的长久和巩固与其继承人的个人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时为晋安帝的司马德宗“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可见,皇权的颓废也实属必然。
而之后“桓玄之篡”也是“因此获全”。元兴二年(年),桓玄因为自己的父亲桓温曾经执掌天下大全,而自己却只做的小官,颇为不满,于是桓温的旧部下,响应青、兖刺史王恭发动叛乱,并且在公元年急不可耐的称帝。桓玄称帝后,变得荒淫无度,喜好游猎、修筑宫殿,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元兴三年(年),刘裕以游猎为借口,与何无忌等人聚集心腹义士,于京口斩杀徐、充二州刺史桓脩,正式率众起兵征讨桓玄,同时刘裕还被起义大众推举为盟主,总领征讨桓玄的事宜。自此刘裕借机开始在政治中崭露头角。刘裕与何无忌聚“亲信心腹”共讨桓玄之时,同谋者二十七人,“愿从者百余人”,然而至刘裕义军在京城传递檄文时,百姓愿从者已经增至千余人。
可见,刘裕等人的起义在某种程度上是顺从民意的,而随着刘裕所领义军战事胜利不断,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一是为在战乱中寻求庇护,二是希望借此时机谋取更多政治利益。而刘裕也在征伐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招揽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将士,如何无忌、魏咏之等人,他们结盟在一起,用武力打破旧的统治秩序,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军事联盟,为自己在政治军事上博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刘宋时期,诸君主大多心胸狭隘,性情残酷,有甚者荒淫暴虐。宋少帝不理朝政,“多狎群小”,时皇太后曾下召,言其“穷凶极悖”且“亲执鞭扑,殴击无辜”并以为笑乐。宋孝武帝则“为性猜忌,兄弟粗有令名者,无不因事鸩毒”,而宋前废帝“幼而狷暴”,“公卿以下,皆被捶曳如奴隶矣”,宋后废帝更是喜怒无常,天性好杀,并以此为乐,使得“内外百司,人不自保,殿省忧遑,夕不及旦”。
诸君主的残酷滥杀导致“大臣无不震慑,各不自安”,残暴致使其逐渐失去了朝臣们的忠君敬畏之心。与此同时,皇族之间内讧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时有“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的民谣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皇族内讧现象。
时宋明帝刘彧先杀侄自立,后“诛戮藩戚”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皇权,及保护其子皇位的长久。然而萧道成却意识到“骨肉相害,自非灵长之运,祸难将兴”,而太子稚弱,又无宗亲依靠,明帝必定会安排大臣委以辅佐重任,自己必定会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于是抓住时机,入朝授命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开启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新篇章。
同时原本的政治格局也因宋明帝的逝去而被打乱,各方势力伺机而动,希望瓜分到更多政治利益。朝臣们也开始寻觅新的依附对象,而萧道成拥有的军事地位可以使他们得以在战乱中有所庇护,且萧道成对归附之人的安抚和提拔,吸引更多有心人归附于他,他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以萧道成为核心的政治军事实力。
萧齐时期,齐明帝萧鸾“性猜忌多虑,故极行诛戮”,自即位后便大肆屠戮高、武子孙,甚至在临死前也不忘告诫其子萧宝卷“做事不可在人后”。而深受齐明帝影响的萧宝卷,在即位后“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君主的残暴与荒唐,朝臣们的相继被杀,致使萧齐政权内部人心惶惶,无不自危。
萧衍是萧齐宗室远枝,但也在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谋划,他回到襄阳后便命人偷偷伐竹沉木,“密为舟装之备”。永元二年(年),萧衍的哥哥萧懿被害,消息传来后,萧衍意识到自己定会成为下一个被萧宝卷诛杀的人,于是密召长史王茂等人谋划起兵事宜,同时为增加号召力和实力,萧衍决定与齐明帝第八子萧宝融联合举义。
永元三年(年),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即帝位,遥废东昏侯萧宝卷为涪陵王,并任命萧衍为尚书左仆射,加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萧衍凭借其过人的军事实力和胆识得以进入萧齐政权中枢,成为朝臣们争相依附的对象,从而以萧衍为核心的新的政治军事势力得以形成。
至于梁末,梁武帝统治后期“上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有犯罪者,皆屈法申之”,可“百姓有罪,则案之如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致使“民既穷窘,奸宄益深”,时有位秣陵老人曾言“急于庶民,缓于权贵,非长久之道”。梁武帝统治后期这种对自己亲人和所爱之人犯的错误,常常宽大处理的做法,终将导致萧粱王朝政治、刑罚松弛紊乱。
与此同时,晚年的梁武帝“委事群幸”,使得如朱异这样的奸佞小人可以作威作福,而这也将致使“朝经混乱,赏罚无章”。不仅朝纲法度松弛紊乱,梁朝的士大夫们日趋腐化没落,使得梁末的政治更加混乱腐败,而“豪家富室,多占取公田,贵价徽税,以与贫民”,更是“伤时害政”。加之李贲之乱和刘敬躬为乱,以及后来的侯景之乱更使得萧粱王朝的统治基础被消耗殆尽。
梁太清二年(年),侯景反梁,次年梁武帝亡,陈霸先借此机遇,先以“入援京师”为旗号,随后传颂檄文讨伐侯景同党元景仲,使得自己师出有名。而后大败蔡路养进驻南康,以战绩增强自己的号召力,从而获得南川豪族协助。
实力大增的陈霸先最后率亲信与时征东大将军王僧辩共讨侯景。在与王僧辩结盟时,陈霸先“帅甲士三万,舟舰二千”,可见此时陈霸先具有的军事实力仅次于王僧辩。大宝三年(年),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即位,陈霸先则晋位司空,镇京口。至此,陈霸先从地方军事将领转变成为萧粱政治权臣,以陈霸先为代表的政治军事实力也逐渐形成。
二、四位皇帝的共同点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面临不同的挑战,但他们选择壮大其势力,扩大其影响力的方式却有不少共同点。具体分为以下三点:一是招兵买马,选贤纳良。通过以其良好的个人品行为口碑招贤纳士,扩充以其为首的政治军事实力的人员数量。
一方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最重要的是人员的扩充,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政治目的,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联盟,大家纷纷为这个利益联盟出谋划策,使这个政治军事势力得以不断壮大,从而便于从中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二是,审时度势,抢占时机。刘裕趁当时能与之抗衡的刘毅兵败卢循之时,出兵讨灭卢循,获取更大的威望,成为当时东晋人民心中的战神,不给刘毅丝毫东山再起的机会;萧道成于刘昱被暗杀时,抢先一步得知消息,进宫控制事态发展,安排好一切之后才通知袁粲、刘秉、褚渊等人。
萧衍在萧宝卷诛他之前,先发制人,后萧宝卷亡,萧衍则实际控制了萧齐政权;陈霸先在未完全受制于王僧辩之前,借王僧辩军事失利之机,发难于他,代替王僧辩成为萧粱实际掌权者。南朝开国四位君主都是通过对时局的观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而中,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一举夺取政敌手中的权力,使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得以进一步壮大。
三是以功绩立威,获取群众支持。刘裕先平桓玄之篡,后灭南燕,讨卢循,一次次地战争胜利为他树立了较高的威望,当时人们几乎认为只要有刘裕在,没有胜利不了的战争;萧道成在战胜刘休范的数万大军后,百姓夹到观看萧道成领军入建康,认为是他保全了国家。
萧衍大败以萧宝卷为首的敌军后威望大增,各方势力纷纷投诚;陈霸先则先通过平侯景之乱树立威信,后力退北齐之兵巩固军威。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是在获取更大的威望之后,得到更多人的拥护,从而壮大以其为领导的政治军事实力,同时完成了从地区性割据势力向全国军政实际掌权者的身份和角色的转变。
三、总结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所处的时代纵然不同,所历经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各有所区别,但是他们都是先对时局进行预判,而后抢占先机,以师出有名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号召力,招纳在政治上不得得意的次等士族结为同盟,吸纳杰出的的寒族人才,扩充自己的集团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