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中原地区为华夏,华夏的四方是戎、狄、蛮、夷。“戎狄蛮夷”不是指族称,不是指血统为基础的民族,是蔑称,指生活在远方的、文化落后的人。《北史》记载“魏之先”是黄帝轩辕氏之后,“魏”就是指鲜卑北魏。黄帝生昌意,昌意少子受封于北国,有大鲜卑山,以此为号,后来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这里说的“鲜卑”其实是指鲜卑中的“拓跋”部,“大鲜卑山”指大兴安岭北段。年大兴安岭北段顶端东麓发现了鲜卑先祖曾经生活的石室“嘎仙洞”。北魏太武帝拔跋焘曾经命人在这个石室里祭祀,石壁上还刻了祭祀的祝文。其实鲜卑不只一个部,鲜卑山也不只一座。这还是要从鲜卑人究竟从哪儿来说起。有的学者推论,老哈河和牤牛河在殷商武丁时期的居民是“土方”,这是此地最早的居民。后来西周时期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一带生活的族群演变为“徒何”。春秋、战国时期又演变为“山戎”,山戎曾经是燕国北进的屏障,被齐桓公攻打过。山戎销声匿迹后,山戎中的一支“东胡”在汉代强盛起来。东胡早期生活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强大之后向东南发展。《汉书》说鲜卑是“东胡之支”,因为依鲜卑山,所以以“鲜卑”为号。《史记》说“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鲜卑这个族群的集团应该是既有前后的传承关系,又有新的族群进入的不断壮大。汉代当匈奴势力壮大的时候,东胡被匈奴击败,东胡中的鲜卑一支远遁辽东塞外。匈奴被打击,分裂为两部分,南匈奴依附汉朝,北匈奴土崩瓦解,鲜卑又占据了匈奴故地,和匈奴长期共处,并且也结为姻亲。据有的学者观点:匈奴“铁弗部”是胡父鲜卑母;鲜卑“拓跋部”是鲜卑父胡母。鲜卑与东汉的分界线大致就在辽东、辽西、渔阳、上谷、代郡。东汉桓帝时鲜卑人檀石槐被选举为“部落大人”。这时候的鲜卑社会最基础的单位是“邑落”,邑落的首领是“小帅”,一个邑落可能也就几十或是一两百人。几百上千个邑落又组成一个“部”,部的首领是“部落大人”。成为部落大人的檀石槐在弹汗山歠仇水建立了庭帐,组建了鲜卑历史上第一个部落军事大联盟。这个建庭帐的地方据说就在内蒙古大青山。这时的鲜卑占据的区域“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四千里,南北七千里,北到西伯利亚,西到甘肃,东到黑龙江流域,都有鲜卑人的身影。檀石槐把鲜卑的部落联盟分为中、东、西三部。右北平到上谷是中部,这是鲜卑王庭所在地;东部从右北平到辽东,这是鲜卑故地;上谷西到敦煌是西部,这个部分有匈奴的残余部分。后来建立代国、北魏的拓跋部祖先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称之为“大鲜卑山”。“大”是尊称。汉代柳城郡也有鲜卑山,这是鲜卑慕容部发源地,在现在辽宁朝阳。锦州那儿“徒河青山”也叫“鲜卑山”,这是鲜卑慕容部的居住地。据推测,柳城鲜卑山就是“徒河青山”。敦煌有“阿干鲜卑山”,有可能就是祈连山。“阿干”是哥哥的意思,从慕容部分出来的吐谷浑部曾经生活在这儿。吐谷浑部的祖先吐谷浑是慕容涉归的儿子,与弟弟慕容廆分部而治之,后率部向西,曾经一度成为陇西最大的游牧民族政权。檀石槐不仅划分了区域,为了实现对统治区的有效控制,还将不同区域的不同部落进行了调动迁徙。在中、东、西三部中,檀石槐又分别设立了几位“邑落大人”作为分管的首领。其中西有三位大人,拓跋部的“律推演”就是其中之一。“律推演”是拓跋部部帅拓跋推寅,也叫“拓跋邻”。拓跋邻决定让部落按照檀石槐的命令南迁。而对于拓跋部来说,部落的大迁徙并不是第一次。西汉时鲜卑拓跋部生活在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的北段。东汉初年,拓跋部迁徙到了“大泽”,也就是今天的呼伦湖。考古发现了呼伦湖北岸的扎赉诺尔有鲜卑墓葬,是拓跋鲜卑曾经在此生活的痕迹。拓跋邻觉得大泽是个昏暗低湿的地方,不适合建邑,其实也很想再往更合适的地方迁徙。而这时候加入了檀石槐的军事联盟后又逢槐石檀的命令,正好不谋而和,于是就决定再次让部落南迁。拓跋邻这时已经是年纪老迈,不能再承担率部南迁的重责,于是他将部帅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拓跋诘汾。据《北史》所记,后来被追谥为“圣武帝”的拔跋诘汾率部南迁时所经山谷高深,其间九难八阻,几乎就要废止。这时“有神兽似马,其声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件藏品“鎏金神兽青铜牌饰”是汉代的,出土地点是吉林榆树老河深鲜卑墓;还有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的“翼马纹鎏金铜带扣”也是汉代的,出土地点是呼伦贝尔扎赉诺尔的鲜卑墓。这两件文物上的动物都类似于《北史》中所提的神兽。最终,拓跋诘汾率部迁徙到了“匈奴故地”,汉代的五原郡,现在的内蒙古河套阴山一带。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主要作品:《龙风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