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李树说旧闻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本文转自:洛阳日报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在春风吹拂下,李树再次花开洛阳。李树为河洛地区的重要果树之一,早春开出鲜艳的花朵,夏天结出鲜美的果实,她优美的身姿早已与河洛文化融为一体。今天,我们从伊河上游的上古李树谈起,说几段历史故事。

01李氏得姓与李子

李姓,是个大姓。关于该姓的来源,《北史》卷一百云:“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曰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子孙散居诸国。”

《新唐书》卷七十上、金朝李俊民《庄靖集》卷八《李氏家谱》、元朝赵孟《松雪斋集》卷六《赵郡李氏世谱》等文献,在介绍李姓起源时,都沿用了《北史》的说法。

大意是说,列入五帝第二帝的颛顼高阳氏,有子庭坚,为尧的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商纣之时,理征被杀,其妻契和氏,携其子理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李子)而生存,遂改理氏为李氏。所谓木子或李子,就是李树的果实。

伊侯之墟在那里?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帝尧陶唐氏,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从母姓伊氏。”南宋罗泌《路史》卷二十四说:“伊,盖亦上世所国,今洛之伊阳县有伊水,尧之母家伊侯国。”

伊阳县,始置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年),治所在今嵩县旧县镇旧县村西。旧县镇东北接大章镇,西南临栾川县。大章镇的任岭村,是白鹿沟河、马石沟河与伊河汇流处,这里有一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河南大学教授陈昌远《嵩县任岭文化遗址初步考察》一文中说:“任岭文化遗址,是一座独特的古国都邑。这就是尧之母家伊侯国之墟,就是《帝王世纪》所云的尧出生地丹陵。”

契和氏、理利贞为什么逃到伊侯之墟?因为,这里也是尧的初都,理氏的祖先庭坚为尧的大理,伊侯之墟是他们的祖籍所在。

理利贞因为在这里依靠食李子而生存,改为李姓。按照《北史》的说法,此后,这个家族世代生存在伊侯之墟。到东周时,李利贞的后裔李乾,娶益寿氏女婴敷。生下老子李耳,为周王室的柱下史。老子的子孙散居诸国,形成遍布天下的李氏。因此,天下李氏出嵩县大章。

02李树花开伊阙北

伊侯之墟在伊河的上游,我们从这里顺流而下,就到了伊阙,即龙门,这里是伊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伊阙是不少历史名人的魂归之所。《旧唐书·安金藏传》云:“金藏,神龙初丧母,寓葬于都南阙口之北,庐于墓侧,躬造石坟石塔,昼夜不息。原上旧无水,忽有涌泉自出。又自李树盛冬开花,犬鹿相狎。本道使卢怀慎上闻,敕旌表其门。”

安金藏何许人也?他是安菩之子。安菩为西域昭武九姓安国大首领的后裔,安菩的祖父名叫钵达干,父亲名叫系利,他们都是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首领。大唐攻打东突厥时,安菩的父亲系利,与属下百姓一起归附唐朝,被敕封为“定远将军”。系利去世后,安菩承袭了“定远将军”的封号。大唐在攻灭东突厥之后,设立“六胡州”,主要用来安置粟特人,安菩被任命为六胡州都督。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年),安菩在长安金城坊私人宅邸中去世。

安菩去世后,其子安金藏并没有继承他的“定远将军”的封号,而是进入了大唐的主流社会,跻身宫廷,成为太常寺太乐署一名乐工。武周时期,他以刺心剖腹保护太子李旦的壮举而名垂青史。

神龙元年(公元年),安金藏的母亲何氏在洛阳去世。何氏是西域昭武九姓何国人。安金藏将安菩、何氏夫妇俩合葬在都城洛阳城南阙口之北。年,安菩夫妇墓在龙门东山北麓被发现,这座墓随葬有多件珍贵文物。考古人员在安菩墓中发现了握于安菩左手的唐朝钱币和握于右手的东罗马金币,这个葬俗,既是安菩后人源自粟特族属的纪念和追忆,又是他们已融入河洛传统文化的独特表达方式。

《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星散为李。”玉衡星是北斗七星之一,又被称作廉贞星,是北斗星中最亮的星星。廉贞星属性阴火,它既有阳刚之气,也有阴柔之美。因此,李树被认为是吉祥树,安菩夫妇墓前的李树盛冬开花,犬鹿相狎,更被认为是国家的祥瑞之兆。因此,皇帝对安金藏下诏表彰,赐其金匾。

03洛阳城边说李树

伊水之北,就是洛阳城。从东到西,有五大都城遗址,构成“五都贯洛”的奇观。古代洛阳城广种李树。

《周礼·地官·载师》所称的“园廛”主要指果园,这时的河洛地区已有大片果园。《诗经》中的《周南》《王风》是这个时期河洛地区的民歌,其中多处提到果树和成片的果林即果园。《王风·丘中有麻》中有“丘中有李”的句子,说明李树已普遍种植。

东汉宋子侯《董娇饶》云:“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

诗的意思是,洛阳城东的大路上,桃李长在两边的路旁。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甚是美丽。叶子生得都很稠密,两边的树叶相交在一起。春风自东北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不知远处来了谁家的女子,提着竹笼在采桑。她用纤纤的玉手折着桃李的枝叶,树上的花也随之飘落。

这些李树,春天花色绚丽,夏天果满枝头,也留下了不少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唯独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世说新语》还说,孝子王祥对后母朱夫人甚恭谨。家有一李树,结的李子很好吃,开花之时,朱夫人让王祥好好看守。有一天,风雨忽至,落花甚多,王祥抱树而泣。洛阳西郊,有一条王祥河,传为王祥宅园所在地,王祥泣李的典故,可能发生在这里。

古代的洛阳名园内也广种李树。《洛阳伽蓝记》说,北魏洛阳的王侯贵族,争修园宅,高台芳树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云:“旧径开桃李,新池凿凤凰。”《洛阳名园记》载,北宋时归仁园“中有竹千亩,南有桃李弥望”,李氏仁丰园“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司马光的助手范祖禹《春日有怀仆射相公洛阳园》云:“阙塞当门外,伊流绕舍西。松筠不改色,桃李自成蹊。”

北宋以后,金元入主中原,战争把桃李园毁了,但明清时期洛阳乡民仍爱种桃、李,清代洛阳县令龚崧林《东城桃李》诗云:“往事惊心桃李风,城东堪探白头翁。只今神女祠边路,依旧花开列绣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