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佛学,须知一脉般若六种智慧,均深受中

“般若”一词,准确读音实为bōrě,该词的读音,属于梵语Prajna的音译。因佛家祖师们、佛经翻译家们,在理解或翻译习惯上略有不同,“般若”还被译作“波若”、“班若”、“般罗若”等。起初翻译佛经的大师们,在翻译梵语Prajna的时候,因在汉文中,找不到能够与之内涵完全相同的词汇,便只好采用音译,而将Prajna翻译作“般若”。同时,大概是因为“般若”一词的内涵、意义太过高深,起初为了方便人们理解,佛教祖师们,只好将“般若”简单翻译为汉语“智慧”一词。

“智慧”一词,出自《墨子·尚贤》,即:“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智慧”可以理解为:“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一切能力,即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

很显然,佛教祖师们在翻译“般若”的时候,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智慧”之内涵,而将“般若”翻译为“智慧”。最终,般若便于智慧息息相关了。需要说明的是,“智慧”一词纵然高级,可还是无法完全体现“般若”之全部含义的。之后,随着佛学在中国的不断汉化,特别是在借鉴中国儒家、道家智慧思想的基础上,“般若”又被中国佛教历史上的祖师们,进一步翻译和解释为"究竟智慧″、“终极智慧”、"辨识智慧″,并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直到这时,“般若”一词的大致意思,才较为接近,它本来的面目。

事实上,“般若”之“智慧”有二种、三种、六种之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六种”之说。按此观点,“般若”这种智慧包含6种,即“六般若”、“六种般若”,其一为“实相般若”,其二为“境界般若”,其三为“文字般若”,其四为“方便般若”,其五为“眷属般若”,其六为“观照般若”。

一般来说,若是有人能将“六种般若”的感知方式及方法,修成如金刚石一般坚固不坏的话。同时还能将,其它一切的修行方法,都统摄并纳入到般若之中,那么就可实现“金刚般若”境界了。而达此境界,大致就可彻底改变感知方式,彻除追物逐境的无明习气,获彻底智慧之解脱,成无上圆满之智慧生命。

大乘佛教认为“般若”中最根本的是“实相般若”,即“实相般若”为“诸佛之母”。大致意思就是“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不可思议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显然,这属于也代表着,智慧的部分。

很显然,虽然佛学里“实相般若”中的“实相”一词本就属于佛学词汇。但“实相般若”中“道体”的内涵,却明明白白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核心理念“道”。老子的“道”之思想,即:“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不知谁之子,名曰‘道’。”

“境界般若”是指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无尽的。故而,“境界般若”也作“无师智”、“自然智”。一般认为:“若是佛教徒本有的智慧爆发了,智慧仓库自己打开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而不是老师传授给的。那么,便可认为“境界”已达“般若”,俗称“境界般若”。

进一步来说,若是达到清凉国师(澄观大师)所说的“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而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只是想当下明白、清楚的心灵本体的时候,且同时具备寂和照两个方面。就是达到了和佛祖如来相同的心灵境界了,就是到达“境界般若”了。很显然,“境界般若”其实是对“实相般若”的认证方式。

“境界”一词,最早见于《诗·大雅·江汉》,即“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脩其分理。”不过,这里的“境界”是指“疆界”后才引申为“意境”等。很显然,佛学里的“境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典籍里的“境界”的内涵。也因此,佛学大师多有引述中国传统文化诗句的一些“境界”,来解释佛学里的“境界”。例如,药山禅师(惟俨大师)曾经说过:“‘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个境界。”

“文字般若”是用文字如实描述,法界本体与契入法界本体的方法。当然,是指佛所说一切教法,或佛弟子所说一切言教,即包含一切声教和文字经典。在佛学里,“文字般若”不是靠聪明而得,乃是悟道之后的自然真情流露。也因此,读书认字的人很多,而真正能称文学家的很少,即真正有“文字般若”的人很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中国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乃是因鸠摩罗什大师拥有“文字般若”。说白了,大师之翻译,因具备“文字般若”,所以他所翻译的经典,无论是在文字格调上,还是语言的优美及情感上,都算是别具一格,极具意境和美感,且几乎无人可以超越。说到底,是“文字般若”成就了鸠摩罗什“四大译师”之首的美名。

通常,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众生,所读的书都会被搬出来,即所有“般若智慧”,都被搬了出来。对于学问好的人来说,有“文字般若”,记忆力强,眼睛一瞄,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即可得“般若智慧”;到老亦如此,即老而不衰。对于,不会读书的人,无“文字般若”,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虽辛苦万分,却不得“般若智慧”,继而无所适从。

很显然,“文字”二字和传统汉字息息相关,且“文字般若”乃是悟道之后的真情流露,和“道”也息息相关。不用多说,“文字般若”的实现,要借助“汉字”和“道”之思想。即“文字般若”,和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方便般若”可以简单理解为“大智慧”,即把最难懂的东西,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继而通达利益于他人,让人一听就懂。所以,“方便般若”也俗称“方便智”。佛学里,在千手千眼之观世音菩萨身上,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这意味着,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就需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修行法门才行,也就是要具备“方便般若”才行。

很显然,“方便般若”与“方便”和“大智慧”两词紧密相连,而无论是“方便(随机乘便)”,还是“大智慧”一词,显然均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简言之,“方便般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解决普通难题,非“方便般若”,“方便般若”解决的必须是最难懂的东西。例如,我手上没笔,请人递给我一支,就不属于“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是跟着悟道的智慧而来的,属于一种行为。那么是什么行为呢?就是一个修持的人,自然发起地一种道德行为,诸如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精进,而做到禅定的修证功夫,大彻大悟而成佛。很明显,“眷属般若”的目标,是实现一个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至善之人。所以,在佛学里,“眷属般若”也俗称“行愿”。

佛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用多说,要实现“眷属般若”,就绕不开佛学里“六度”的前五者。即必须要面对,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精进,如何禅定,方能得般若,得大彻大悟而成佛。而在这一“行愿”的过程中,显然每一个修行者,都要面对来自“眷属”的羁绊,即需要面对5个相关的“眷属”,方能得“般若”,是为“眷属般若”。

很显然,“眷属般若”跟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眷属”一词息息相关,并深受“眷属”思想的影响。“眷属”一词,其最早大致见于《南齐书·江斅传》书中,即:“江忠简胤嗣所寄,唯斅一人,旁无眷属”。该词的本义就是指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

“观照般若”的意思,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以福泽万物,普度众生。在佛学里,“观照般若”是现量契入,并安住在法界本体(实相般若)的方法。当然了,“观照般若”属于报身佛境界,是将意识当下转为妙观察智。即以分别意识当下,超越分别意识的境界。

话说,虽说“观照”一词,最早出自佛经《楞严经》,意为“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可“观照”本身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智慧”一词息息相关。不用多说,“观照般若”肯定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显然,汉朝佛教里最初的“般若”,到“六种般若”之“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观照般若”,再到“金刚般若”等,它们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且均被刻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正所谓:“研习佛学,须知一脉般若六种智慧,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