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备身”一般不熟悉历史的不知道这个究竟是什么,这其实是一种官职。“千牛备身”自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盛行是在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但是后来“千牛备身”逐渐发生了些许变化,逐渐向平民化发展,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千牛备身”究竟是怎样来的?
1.“千牛备身”兴盛与隋朝末年以及唐朝初年
“千牛备身”的正式名称叫做“左右千牛卫”。其章执御刀,在唐代,“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这仅仅是唐代记载中较为典型的官职描述,其他朝代也出现过,但是文献记载太过于模糊。
在北朝的时候,有一种刀叫做“千牛刀”,是帝王随身携带的一种刀,其根源是来自于《庄子》,“﹝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寓意这是庖丁的刀,可以斩杀千头牛。对于“千牛刀”的记载,最早的是在《南齐书》,“玉夫(杨玉夫)与其党陈奉伯等二十五人同谋,于毡屋中取千牛刀杀苍梧王(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此处是较为明显的记载,但是这里仅仅是使用,如果论其诞生应该是早于这个时候,但是文献记载有限,故此仅仅只能如此。但是“千牛备身”并不是在南朝诞生的,南朝只是有着“千牛刀”的文献记载,对于“千牛备身”是在北朝时期诞生的。“千牛备身”是北朝的一种高级武官,是负责皇帝的安全的,可以随身佩戴“千牛刀”。
稍微了解历史的就知道,皇帝的身边是不能随便出现带刀的人的。通常的武将面见皇帝都是要卸掉一些可以杀人的武器的,为了就是防止有些乱臣贼子趁此方便对于皇帝进行刺杀。但是“千牛备身”是可以带刀的,并且保护皇帝。
这样的人可以说明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如果皇帝不信任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天天在自己身边带刀。
之后,由于“千牛备身”的大量出现,管理这些人的机构也随之出现,北魏孝明帝的“领左右”,唐高宗时期的“左右千牛府”,唐中宗时期的“左右千牛卫”。从整体上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还是保护皇帝的武将。在北魏时期,“千牛备身”并没有完全制度化,有的仅仅是皇帝的私人命令,对于“千牛备身”的上级都不甚明确。
到了隋唐时期,对于“千牛备身”才有了明确的职责规划,《隋书》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开皇)十八年,置备身府”、“(大业三年)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唐六典》卷二十四·诸卫:“至隋炀帝,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寻以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面又别置备身”。
可见,不管是唐代还是隋代都在前朝的基础上,对于“千牛备身”做了较大的变动,“千牛备身”以及“备身府”制度由此稳定下来(后来的通俗说法是将管理“千牛备身”的机构叫做“备身府”,当然时期的不同,名字也有变化)。
2.“千牛备身”通常是来源于世家贵族
“千牛备身”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是要有很高的条件的。当时的唐朝初年并没有像文官那样设置武官的科举考试。武官的考试还是凭借着就有的世袭或者从底层将士做起逐渐立战功。不会说有一门专门的考试可以跨过士兵而直接做将领,除非是世家贵族。
武官的科举考试也仅仅是在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出现,在此之前武官的大部分制度都是沿袭前朝的制度。
“千牛备身”在唐朝武则天之前是只招世家贵族的,至少从普遍规律来说的确是这样。"元成寿,便弓马,起家千牛备身。以上柱国世子,拜仪同"“唐高祖李渊,"隋受禅,补千牛备身。
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独孤罗为左领左右将军时,其弟独孤整为千牛备身。隋文帝外孙窦抗,"释褐千牛备身、仪同三司"。
曾经还是隋朝世家贵族的唐高祖李渊就曾经担任过隋炀帝的“千牛备身”。《隋书.百官志下》:"左、右领左右府,各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侍卫左右,供御兵仗。领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管宿卫侍从。"
通常来说,“千牛备身”不会有很多,毕竟皇帝每天公务繁忙,身边跟着一大群拿着刀的人也不好,所以“千牛备身”的人数通常来说只有十二人,至于另一种说法的六十人,那是后来,“千牛备身”逐渐成为一种虚化的称号,统治者为了嘉奖臣子的一种衍生虚称.
数量的多少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或者说数量并不会影响统治阶级的实际统治,反正也仅仅是虚称。数量上的少,也说明了,“千牛备身”的身份一定很高,并且要求一定很严格。
间接说明了当时的“备身府”一定是较高的军事管理机构,毕竟负责管理这群地位较高的“千牛备身”。“千牛备身”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就是清朝年间的御前带刀侍卫,就和这个“千牛备身”的作用以及地位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只有清朝八旗中的贵族子弟,有些时候,甚至要求是满族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担任御前带刀侍卫。当然,运用世家子弟有没有弊端,肯定有,隋炀帝就看到了。
二、后续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备身府”逐渐平民化
1.隋炀帝首次对于“备身府”平民化改革
本来在隋文帝的末期,“千牛备身”的制度就已经完善得差不多了,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可以了。但是在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对于已经稳定的“千牛备身”进行了改革,当然,肯定不是从“千牛备身”或者“备身府”的内部改革,而是分走了“千牛备身”的职权。
当时隋炀帝创设了“骁果”,也是和“千牛备身”一样的职能,不过唯一一点与“千牛备身”不同的是,“骁果”并不是从世家贵族中进行选择,而是从民间中选择。
很明显,大大扩大了可以选择的范围,选上的人肯定在能力上就要比原来的世家贵族的能力要强,毕竟是大范围的选拔。其实这是一个不错的制度,打破了“备身”在贵族武官侍从的垄断,平民化的成分也逐渐渗入。
隋炀帝采取的办法也是十分好的,并没有因为“骁果”的设置,而阻挠原来贵族“备身”的主要利益。但是虽然隋炀帝已经采取了最大限度阻碍贵族“备身”的措施,但是贵族“备身”依旧不满。
刚好,此时,隋朝的统治并不安定,皇帝的随身安全的重要性在此时期迅速提升,但是隋炀帝在“骁果”的设置上并不完善,加上在武官侍从这一方面的确损害到了贵族的利益,虽然大部分的政治军事利益还是他们的,但是他们并不满足。
故此产生了大麻烦,在隋炀帝南下江都的时候,江都发生了意外事件,当时“骁果”并没有护皇帝周全,旧有的“千牛备身”依旧对皇帝有所不满,所以在江都,皇帝的生命安全遭到了严重的威胁。《外戚·独孤罗传附庶长子开远传》:"宇文化及之弑逆也,裴虔通率贼入成象殿,宿卫兵士皆从逆,开远时为千牛,与独孤盛力战于阁下,为贼所执,贼义而舍之。"
唐朝时期,“备身府”的平民化仍在继续
在唐朝李渊时期,李渊吸取隋炀帝的教训,在“备身府”上依旧采用的是世家贵族子弟,尤其是关陇门阀一族。“备身府”的平民化肯定是势在必行,绝对不会因为某个时期统治者的政策而有任何的改变。
后来,唐朝的“南衙”逐渐腐败,原因很简单,就是贵族掌权太过,所有存在东西都已经呈现腐败的迹象,加上当时的安史之乱,“南衙”根本没有办法根据时势做出改革的方案,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改变,故此“南衙”渐渐衰落下去。
权力逐渐退让给“北衙”,关陇门阀一族的统治出现了问题,那么肯定在贵族的模式上就不会采用,故此“备身府”的平民化正式发展起来。
在安史之乱时期,“北衙”顺应局势做出改变,所以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之下,中央重用“北衙”,由此机构的平民化正式出现。所以会发现在宋朝时期,社会的各方面的平民化已经做得相当到位了,很多都是唐朝就积淀下来的。
总结
官职的变化都是从血缘重视转变为能力重视。之前我国的统治模式是世卿世禄,之后,为了更好管理好这个大帝国,统治者采用了较为理性的官僚政治,后续的历史才能继续发展。“备身府”也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新唐书》
2、《南齐书》
3、《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