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半老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一天,有人开玩笑地问大臣季江:“徐皇妃的滋味如何?”季江毫不隐讳地回答:“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说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徐昭佩!

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妆。

(唐)李商隐《南朝》

诗中提到的徐妃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名叫徐昭佩。徐昭佩是东海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北)人,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琨的女儿,可谓名门之后。

天监十六年(公元年),徐昭佩应召入宫,被册为湘东王萧绎的王妃,生王子萧方等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

《南史。元帝徐妃传》记载:“初,妃嫁车至西州,而疾风大起,发屋折木。无何,雪霰交下,帷帘皆白。及长还之日,又大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碎。帝以为不祥,后果不终妇道。”

意思是说,徐妃嫁给萧绎时,二人成婚那日竟然风雷震动,归省那天又是雷电交加。成婚本是大喜,可竟然雪霰雷霆齐现,征兆异常。不要说当时已经为王的萧绎,就是普通男子也不会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征兆。

徐昭佩嫁入王府的那一天,上天似乎就已经预示了她的命运:“后果不终妇道。”

据说,徐昭佩未进皇宫之前,曾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情人,名叫张秉,是一个将军的儿子。

但是,她的婚姻大事是不能自己做主的。父亲徐琨在众多皇室子嗣里看中了只有一只眼睛的湘东王萧绎,认为此人一定会成为人中之龙。为了攀附未来的龙子,徐琨决定彻底斩断女儿和张秉的情丝。

他听从小妾的意见,主动为张秉提亲。他告诉女儿,张秉已经向王家提亲,约定一个月之后大婚了。

徐昭佩痛彻心扉,整整哭了几天几夜。张秉娶的是出身于官宦家庭的王岚,与徐昭佩同岁,新婚妻子容貌端庄,性情温柔。

张秉结婚后,便和王岚开始了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早把徐昭佩抛在了脑后。初恋被毁,对徐昭佩的打击可想而知。她痛恨张秉,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挚的爱情。

承圣元年(公元年),萧绎即位为梁元帝,徐昭佩从王妃晋为皇妃,后位却一直空着。眼看着只差一步就能登临后位,可这一步又是那么遥不可及,徐昭佩怎能咽下这口气?

萧绎的父亲梁武帝萧衍过于笃信佛教,曾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是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夜以继日,一连讲上七八天才告一段落。皇帝首当其冲,追随者日众。

当时,全国的僧尼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今南京)一地,便有佛寺余。这样一个人,哪里再有精力管理国家呢?最后,终于酿成“侯景之乱”。

建康城破,萧衍被幽禁而死。“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湘东王的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

梁元帝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父亲梁武帝萧衍的影响,身着布衣,饮食唯豆羔粗粒而已。

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梁元帝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他也属于学者型的。

梁元帝久滞江陵而不回驾建康,使得与梁国接壤的西魏大起恐慌,以为梁元帝意在进攻西魏。于是,紧急整饬军备,打算向江陵用兵。

经过周密部署,西魏大将于瑾领军5万直逼江陵。而此时的萧绎在干什么呢?这位沉浸在老庄之道中的皇帝,正集合百官大谈玄学。及至敌兵攻城甚急,他登城近视敌情,还口占一诗,群臣中竟然也还有唱和的人。

南城已陷,火光冲天,梁元帝来到东阁竹殿,说:“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命左右尽烧古今图书14万多卷,用宝剑狂砍竹柱,仰天长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这是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最大的毁灭文化的事件。

据说徐昭佩虽算不得美丽,却非常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却嫁给了对自己没有兴趣,且整天沉醉于玄学中的夫君。

虽然徐昭佩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一点儿兴趣。为此,她难免郁郁寡欢。

后来,她发觉皇帝喜欢的是舞文弄墨,研究玄学佛法,平常与一些很著名的文人雅士在一起,还与很多高僧法师等高谈玄学佛意。

于是,她尝试着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走进丈夫的生活圈子,以此来改善夫妻关系。她一改常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丈夫的诗酒之会,经常与萧绎左右的文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不过,这些人个个清高自傲,一个小女人在这些重量级的知识分子前面,一点小才气也显得微不足道。即便她是皇妃,又算得了什么呢?

浓妆艳抹参加士林馆的学者论坛无人理睬,素面朝天出席萧绎的作家诗酒之会也不招待见。对于她精心修补夫妻间感情裂痕的努力,梁元帝竟然视而不见,丝毫不为之所动。孤独和伤心几乎让她绝望。

物极必反。女人到了这一步,反复争取也没有得到,很容易就会选择报复。只不过徐昭佩的报复方式有些令人意外。

《梁书世祖徐妃传》载:“世祖徐妃讳昭佩,无容质,帝二三年一入房室。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皇帝二三年才临幸她一次,而她迎接皇帝的却是在化妆时故意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妆”。

这种做法岂不是糟蹋自己的美丽吗?表面看来是这样,然而,这正是徐昭佩报复皇帝的独特手段,既是泄愤,也是戏弄、羞辱独眼的皇帝。

侍女们生怕徐昭佩的做法会激怒皇帝,后果难料,但徐昭佩却是摸准了梁元帝的脾气。她断定丈夫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暴怒,顶多把她逐出宫去。反正过的是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还不如另嫁他人。

梁元帝明知徐昭佩以他的生理缺陷故意要笑他,却也正如徐妃所预料,并没有勃然大怒,只是拂袖而去,对她更加冷淡了。作为皇帝,这修炼也算到家了。

有专门研究皇妃心理的人认为,徐昭佩不好当面说皇帝瞎了一只眼就看不清天下好与坏、安与危,所以只化妆一半,意在提示皇上:江山的另一半是很危险的,半面妆绝非懒得化,而是一张带政治色彩之脸。

其实女人就是女人,“半面妆”说到底只能算是女人报复男人的登峰造极之举,与政治毫无关系。

即使这“半面妆”也不能完全使徐皇妃泄愤,于是她开始饮酒,常常喝得大醉。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看见宫中被丈夫遗弃的姬嫔,顿生同病相怜之感,视她们为知己,常与她们交杯对饮。

一旦发现宫里有女人怀孕,则忍不住怒火中烧,不杀难解心头之恨。这样的记载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但是当一个皇妃的尊严和爱情被双杀时,放纵自己的行为也毫不奇怪。

据史书记载,徐昭佩放浪形骸甚至到了如此程度:“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大醉到吐了皇帝一身。

慢慢地,酒也无法抚慰徐妃寂寞的心了,堂堂皇妃竟开始偷偷地与他人来往。她的第一个情人应该是瑶光寺的智远和尚。

智远起初并不知道这个与他热恋的女人是徐皇妃。得知真相后,他就不敢再和她来往了,与皇妃私通会掉脑袋的。徐昭佩第一次红杏出墙草草收场。

当然,她不会善罢甘休。她众多的情人中,都随着战争和历史湮灭了,有一个却是载人史册,被写入梁元帝所著的《金楼子》一书。

这个人就是朝臣贺徽,当时也算个有点名气的诗人,人长得俊美秀逸。“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

两人情投意合,经常在一起私会,他们喝酒写诗好不快活。比起和皇帝那个迂腐透顶的人在一起,那是有情趣多了。自己戴上绿帽子,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但碍于皇子公主,他竟也从不过问。

当皇帝与群臣大谈老庄禅佛儒之道时,皇妃正和别人幽会缠绵。徐昭佩与贺徽之间以诗酒为媒的情爱,如烈火烹油,来得迅猛,去得疾速,过了一段时间,相互产生厌倦感,也就冷了下来。

在一次宴会上,徐昭佩见朝臣季江美貌,和当初的张秉相差无几,便趁观赏歌舞之际,主动把他留在后宫。

徐昭佩日夜陪伴在季江身边,侍奉着他。每日三餐都是徐昭佩亲自喂给季江吃。看着高高在上、平日严肃的皇妃,在自己面前宛如小媳妇,言听计从,这让季江受宠若惊。

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一个月,季江深切地感受到徐昭佩宛如少女般的热情和温情。特别是和当今皇帝的皇妃,那更是天大的秘密。一旦泄露,皇帝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可季江却不是如此,拿自己和皇妃的事四处炫耀,不仅在诗酒会上说徐娘好,在朝会上也说。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季江:“滋味如何?”

季江毫不隐讳地回答:“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季江没有说徐昭佩姿色如何,却说她虽已进人中年,但仍然热情如火。后人便从“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一句中引申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一成语,来形容风情不减的中年妇人。

正巧史官在场,便把这段话记了下来。史官秉笔直书,记录在案,梁元帝治下的风气可谓开明,令人匪夷所思。徐昭佩年轻时“无容质”,等到了“半老”之时也只是多情而已,究竟有多少“风韵”可言,令人怀疑。

可悲的还不仅仅于此。徐皇妃与情人季江的缠绵,一直到西魏兵围城下时,才不得不分开。当时,她紧紧地抱着季江,原以为会和情郎海枯石烂,此情不移,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不料,季江听说都城已被攻破,毫无留恋地挣脱了情人的怀抱,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

徐昭佩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如火的热情总是换来迎头的一瓢冷水。季江的表现才让她省悟,曾经跟她山盟海誓的男人一个都靠不住。

恰好皇帝来到她的身边,徐昭佩发疯似的抱住皇帝丈夫,哭成了泪人,难以言表的复杂感情一起涌上心头。皇帝冷冷地问道:“那人呢?”

徐昭佩不知是羞惭还是懊悔,竟无言以对。“事已至此,尚有何待?”

皇帝头上的绿帽子不仅级别最高,而且满天飞,徐昭佩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国破家亡之际,皇帝再也无法隐忍,于南朝梁元帝太清三年,先将其幽闭深宫,

“既而贞惠世子方诸母王氏宠爱,未几而终,元帝归咎于妃。及方等死,愈见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公元年,宠妃王氏病逝,萧绎将罪过强加在徐昭佩头上,逼她自尽。徐昭佩已然对这个世界没有了希冀,遂投井自尽。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徐昭佩心里是如何想的,由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转为痛恨是应有的内容吧?

徐昭佩就这样悲悲切切地结束了自己风流荒唐、可悲可叹的生命,时年43岁。

据史载,梁元帝萧绎却没有善罢甘休,他把徐昭佩的尸体捞出,让人抬回了徐家,以示“出妻”。

不仅如此,他还充分发挥了他的文学才华,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的文章来羞辱被他逼死的妻子。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可以看得出来,萧绎这个人不仅有身体残疾,还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终了,徐娘以槁草裹身,葬于江陵瓦官寺。在由男人们执笔的史书中,徐昭佩总是被扣上荡妇、妖妃的帽子,甚至有人不惜装神弄鬼来编排她:

“初,妃嫁夕,车至西州,而疾风大起,发屋折木。无何,雪霰交下,帷帘皆白。及长还之日,又大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碎。帝以为不样,后果不终妇道。”

以上故事就是成语“徐娘半老”背后的故事,徐昭佩的一生,是可怜的,她本为名门闺秀,接受过主流教育,恪守礼法。然而命运却将她推到一个不解风情的男人身边。作为一个女人,在她的情感得不到释放时,自然就选择了错误的途径。只是想捍卫自己的人生权利,只是想活得快乐一些,何错之有?

参考资料:《梁书》《南史》《资治通鉴》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