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一词出自邹国人孟子笔下,却是源自

在山西省太原、榆次、平定一带,有一个极其常见的词语,于乡人口中代代相传,传到今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词叫觳觫。觳觫,读如húsù,意思是指恐惧发抖、颤抖的样子。这两个字,在山西方言里均发入声。觳觫,这个词语,春秋时期就在晋阳邑(今太原一带)非常流行,榆次、平定在历史上一直隶属并州太原,语言文化深受其影响。为什么说觳觫一词源于今天的山西因为觳觫一词的发明者,当是孟子。《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段记载,是觳觫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孟子相关文献东汉赵岐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宋孙奭《孟子音义》:觳觫,丁斛速二音,恐貌。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亦曰:觳,音斛,觫,音速。觳觫,恐惧貌。宋张栻《孟子说》:觳觫,牛恐貌。这几段对觳觫一词的注解,都是指牛因害怕被杀而恐惧颤抖的样子。你肯定会说,孟子是邹国人,邹国在今天山东邹城一带,跟山西太原毫不搭界啊。但是,孟母是咱山西并州人氏。山西太谷孟母铜像据明朝谈迁《枣林杂俎》记载:孟母故宅,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邹人,其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明《太原府志》卷一九九、清乾隆《太原府志》卷二、清乾隆《榆次县志》都有孟母庙、孟母祠的记载。清《榆次县志》清同治《榆次县志》云:孟母庙在南关西南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修葺。道光二十八年()谷邑孟建春倡捐,本邑士庶募资补葺。按孟母庙旧在文庙东南隅,后移此。盖大贤之母,人宜奉祀,子配享。清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三记载:学宫东,旧有孟母庙,庙前有断机堂,址存。清雍正本《三迁志》卷十二古迹中,也有孟母故宅,在山西太原府榆次县的记载。乾隆《太原府志》榆次县城图中的孟母祠在榆次老城,曾经有过孟母庙、孟母祠、断机堂。清康熙年间榆次县令刘星在榆次治政期间写了一篇《孟母祠辩》,专门考证孟母祠的来历:孟母并人也,生于并,归于邹,或往来于榆,其贞淑端静之德,教子义方之名,芬芳於榆之人心。刘星还说,孟母老年时曾经回过榆次娘家,看望榆次父老乡亲,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她走后,榆次人非常敬仰她、思念她,选址为她修了祠堂。榆次老城如此,榆次城内的孟母祠当在春秋时期就有了,或者说孟母仉氏回榆次老家走亲访友之后不久,榆次人就为这位给家乡带来无限荣耀的慈母修建了祠堂。所以说,孟母仉氏是山西榆次三徙乡人(今属太谷县范村镇东西仉村)。觳觫一词,是不是孟母教给孟子的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的谆谆教诲。孟子的父亲孟激,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子是在母亲一手拉扯下长大成人,并最终功成名就的。因此,孟子虽然生在邹国,长在邹国,但是耳濡目染,语言文化方面肯定会受到母亲的影响。孟母断织觳觫,这个词,在山东方言中不曾出现过,它本是春秋时期、今太原一带老百姓极其普遍的日常用语,当时并没有相对应的书面词语。孟子撰写《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为了很形象地描绘牛因害怕被杀而恐惧颤抖的样子的时候,就借用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同音字觳觫来表示。《说文解字》中有觳的解释:盛觵卮也。一曰射具。从角?聲,讀若斛。胡谷切根据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觳的本义,是指一种容量大的酒器,引申为计量单位,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尽的意思,同时还有一层意思,指一种射具。孟母教子图由此可见,许慎所处的东汉时期,觳字意义较实,是名词,指一种大的酒器,或者射具,由此而引申出来计量单位和尽之意,不管哪种意思,都与因恐惧而颤抖之觳觫的意思毫不相干。再来看觫。觫流传至今、且有据可考的意义极少,它最多的用法就是与觳组词,在觳觫一词中表惧死的样子。《康熙字典》认为,觫,就恐惧害怕的样子:《集韵》《正韵》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速。觳觫,惧死貌。但是,觫的异体字(因电脑打不出来,见下面图片)。“觫”的异体字这个字与觳的偏旁一致,从字形上看,它的本义也与器皿有关。只是在后来的词义发展中,它被借来表示因恐惧而颤抖义后,被固定下来,本义反而逐渐不用了。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文献中看不到觳觫一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自孟子第一次写出觳觫之后,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文献中,很难再看到这个词语。这一段时期,文献中表因恐惧而颤抖的词语是战悚。如《韩非子?初见秦》: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负弩,战竦而却。又如《晋书?羊祜传》: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悚,以荣为惧。直到孟子身后的八九百年,觳觫一词才又在《梁书》中忽然重现。山西太谷孟母铜像据《梁书?王僧孺传》记载,被免官后的王僧孺在写给友人何炯的信中曾有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恚诟,怜其觳觫之句,大意是幸亏君王大发慈悲之心,怜悯无端受辱、恐惧颤抖的人,才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窃以为,这当是晋地方言生涩难懂,不太为其他地域的人所接受,加之,在唐宋之前孟子地位不是很高,故而觳觫一词流传不广,没能推行开来。直至唐韩愈《原道》中提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把孟子视为先秦儒家中惟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方才逐渐上升。孟子画像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四书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士子们的必读书目了,觳觫一词也就渐渐为世人熟知。山西方言中,觳觫的本义跟牛有没有关系觳觫一词,最初在孟子笔下,是用以形容牛将要受死的牛恐惧发抖的样子,所以,大约自唐代始,有些文人就拿来借指牛,甚至牛车。如唐代皎然《送顾处士歌》: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这里的觳觫乘,是说其好友诗人顾况骑着牛。宋代陆游《舟中作》也说: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喻喁。孟子见梁惠王画像清代朱彝尊《秋泾行寄吴秀才周瑾》:吾今妻子返里闯,明年归乘觳觫车。这里的觳觫车,指的是牛车。不过,在晋地方言中,觳觫一词没有那么复杂。明徐祯卿《杂谣》写道: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觫觫与肃肃都是叠音词,表恐惧貌,只是觫觫指动物狗,而肃肃指植物草,存在修饰对象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觫觫,亦即觳觫,可以纯拟声,或拟颤抖之态,不一定非得是牛,也不一定非要有惧死的前提。山东邹城孟庙中的孟母殿所以六朝之《梁书?王僧孺传》中觳觫一词,就是形容人,意义侧重于颤抖的情状,而恐惧之义被弱化。西晋《方技传》说: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昬夜,此蜘蛛也。这里的觳觫指的是蜘蛛在爬行的时候,摇摇颤颤的样子。所以说,晋地方言觳觫,本义跟牛没有任何关系,也跟惧死关联不大,就是单纯地表示颤抖状。一阵风刮过来,物体被吹得摇摇晃晃,就说觳觳觫觫;猛地受到惊吓了,就说心觳觫煞了;天冷身体冻得受不了,就说冻得觳觫打颤;形容某人言行举止不稳当,就说外人觳地觳觫的,没个人样。孟母三迁由觳觫之颤抖、摇晃、抖动基本义延伸出来的词语,在山西方言中特别常见。甚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觳撩:即洒水,用手将水泼出。有时候,也表示挑逗、撩逗,或者是自不量力的挑衅。觳塌:指用具损坏,即将散架,但还可以凑合使用。有时候,也指抖动的速度快,如觳塌一下,把灯拉灭了。觳喃:吃东西时咀嚼的样子,有时候指说话含糊不清,或者形容带有不服气、不满意的唠叨。觳煽:用手,或者物具来煽风,引申为煽动、鼓动,多用于贬义。觳摆,觳摇,觳颤,觳悠,都是指摇摇晃晃、左右摆动的意思。觳绕:环绕;觳挑:挑拨离间;觳宣:怂恿;觳歇:休息;觳拉:划拉。觳撒:挥霍;觳觳翳翳:模模糊糊的记忆。(张文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