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苦苦等待追寻“灵魂伴侣”,却寻而不得,不禁怀疑,真的有三观一致互爱一生的伴侣吗?
当然有,这种夫妻楷模在革命先烈当中例子颇多。刘伯承与夫人汪荣华就是一对。
刘伯承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夫人汪荣华也是巾帼不让须眉,14岁参军,18岁任邮电局副局长。
19岁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两次翻越雪山,三次穿过草地……直至退休,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做贡献。
刘伯承与夫人汪荣华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他们长征结缘,结为伉俪,共同度过了漫长的革命岁月。
他们意气相投,从一见钟情的相识,到互相懂得的相知。后来汪荣华照顾病重刘帅13年,他们依旧珍惜彼此,相守一辈子的革命爱情,令人艳羡不已。
初见动情
年的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成功会师。
汪荣华作为代表团的一员前去慰问广大指导员,汪荣华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首长站在队伍前面,被他非凡的气度深深吸引。
她非常好奇地问同伴那个人是谁,同伴用非常崇拜的语气告诉她,“他就是刘伯承总参谋长啊。”
这是汪荣华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刘伯承,虽然这个名字对于她来说早已如雷贯耳。
自己以前已经听说过非常多关于刘伯承的传奇故事,内心里对他非常崇拜,但这确实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巧合的是,汪荣华之后便被调到参谋局工作,正好负责帮助刘伯承的工作和生活,两人的交流开始增多,彼此熟悉了起来。
刘伯承非常喜欢这个充满活力、热情似火的小姑娘,经常会教授汪荣华文化知识,讲解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励汪荣华更加进步。
汪荣华被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刘伯承所吸引,但此时,两人的交流还是以工作为主,并未跨出那一步。
长征结缘
两人感情的升温是在长征第二次过草地时。
长征路途遥远,环境恶劣,缺衣少粮,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很多同志身体状况堪忧,汪荣华也没有抗住寒冷的天气,还是病倒了。
她脸色蜡黄,步履蹒跚,一脚深一脚浅地跟在队伍后面,眼看着汪荣华就要掉队,刘伯承很不忍心,便让警卫员牵来他的马让汪荣华骑。
面对刘伯承的关心,汪荣华非常感动,但还是果断地拒绝了,她说,“首长身体不好,我不能用他的马,也绝对不能搞特殊。”便咬紧牙关,追赶上了队伍。
坚韧顽强的汪荣华深深地打动了刘伯承,此后,刘伯承心中对汪荣华的感受有些不一样了。
后来刘伯承因为受到排挤,被调到红军学院工作,内心颇为苦闷,汪荣华不放心这位曾经的领导,更不怕自己会受牵连,经常去看望他,还会为他洗衣服,打扫房间。
汪荣华的实际行动就像一束光,点亮了刘伯承最为落寞的时光,给予了他温暖和支持。
就这样,刘伯承内心对汪荣华产生了爱意,但是自己比汪荣华整整大了25岁,面对年轻的汪荣华,刘伯承也很犹豫,担心自己表达出来的爱不够坚定,怕它只是一时冲动。
同时因为上下级的关系,刘伯承怕对她产生压力,所以一直不知道如何表达。
终于有一天,刘伯承处理完公事,觉得不能再犹豫不决了,便认认真真地用小楷给汪荣华写了一封信,借此吐露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写完之后,刘伯承吩咐警务员一定要亲手交到汪荣华手里。
汪荣华看到这封工工整整的信之后,心中十分激动,原来这并不是自己的单恋。这是汪荣华第一次收到情书,而且还是刘伯承写给自己的情书。
高兴之余,汪荣华陷入了迷茫,她必须要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在学识上,刘伯承才华横溢,还是一名晚清秀才,曾参加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并且榜上有名。
但是自己只是农民穷苦家庭出身,只念过三年的书,文化水平有限。
而且刘伯承能征善战、功勋卓著,还是自己的领导,面对两人的落差,汪荣华犹豫了,真的配得上刘伯承吗?
勇敢直率的汪荣华将自己的这些顾虑告诉了刘伯承,刘伯承告诉汪荣华自己也是贫苦家庭出身。
13岁那年刘伯承与父亲都考上了秀才却因为穷,而被主考官取消了资格,父亲因此忧郁成疾,抑郁寡欢离世。
知道彼此的身世后,相似的命运让两个人更加心心相惜了。
在年中秋节,汪荣华和刘伯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喜结连理。这一年新郎44岁,新娘19岁。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仰让他们勇敢走在了一起,携手相伴半个世纪,艰苦的长征考验了他们的爱情,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
相濡以沫13年
婚后几十年,刘伯承与汪荣华两人在革命道路上互相支持、互相辅佐,始终不忘国家和民族大义。
战争年代,由于多次负伤且多年劳累,刘伯承身体一直不好。
年,刘伯承为了能够及时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军事干部,主动请缨在南京创办军事学院。
在此期间,刘伯承工作繁忙日夜辛苦,经常头痛,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年5月,疲惫多年的刘伯医院。
不幸的是,因为治疗失误,刘伯承的身体丧失了自理能力,瘫痪在床13年。
在这13年里,为了照顾刘伯承,汪荣华脸上增添了很多皱纹,鬓边也出现了白发。
年10月7日,94岁的刘伯承元帅去世了。汪荣华陪伴着刘伯承走过了漫长的革命岁月。
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起携手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最后悉心照顾着他,直至离开。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戎马英雄难过美人关,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在此,致敬如此美好的爱情。歌颂如此美好的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