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最有名的莫过于那一句——走为上!可以运用于各类情境中,那么三十六计你到底知几计?
话说“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最早或可追溯南朝宋将檀道济(檀是中国人的姓)。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此语后人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不是非常耳熟啦)到了明末清初,大家一听,这话挺好,引用此语的人就更多了。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当时的流量密码就来了),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究竟是何时何人所撰,却已无法考究了。
三十六计,顾名思义,肯定是36个,但是它不是简单的36个,而是成套的。
三十六计共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合三十六个计策。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具体的三十六计。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度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每一计都是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三十六计的内容均依据《易经》中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的相互转化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原理。
三十六计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不仅深受军事家喜爱,其在各种处境下克敌制胜的智慧,更为诸多政治家、外交家和商界领袖所推崇,成为社交、职场、销售、外交谈判的最实用指南,这也是《三十六计》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如果你觉得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支持一下。如果你想了解具体每一计的典故内容,请留言评论,我会抽空更新,对每一计策的来源战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