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没有永远的敌人

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90701/7506223_0.shtml

引言: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谋略兵书之一,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虽短短三十六言,内容却博大精深,载誉数千年。

《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语出《王敬则传》。檀道济兵败,用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此后,三十六计便在各处流传开来。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进攻兵力结集的部位,不如打击敌人兵散的部位;进攻敌军的阳刚部位,不如攻击敌人的阴弱部位。

计名由来:

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中山本是魏国的一个小邻国,被魏国收复了,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机就把中山给强占了。

公元前年,魏惠王为了释放之前丢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娟前去攻打赵国。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同意了,于是拨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把中山送给齐国。

齐威王应允,便命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庞涓与孙膑曾是同学,对孙膑如何用兵,非常熟悉。魏王用重金聘用了孙膑,当时庞涓也正为魏国效力。

庞涓自己很清楚,自己能力不如孙膑,他很害怕孙膑比自己贤德,讨得魏王喜欢,于是就用毒刑将孙膑致残,断了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让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好齐国使者救助,帮着孙膑逃到了齐国。

这是一段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田忌与孙膑率兵到了魏国和赵国交界的一个地方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

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如果我们直攻魏国,那庞涓必然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

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回去的路上又遇到了齐国的军队,在桂陵大战,再加上魏国兵士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

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典故。

[围魏救赵]的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要达到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对方注意力。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中国人讲究迂回,不喜欢直接,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皆是如此。

一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人和人之间永远都是利益相争,在利益面前,对我有利,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对我没利,我们就是敌人。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今天你们两个人斗的你死我活,明天有共同利益,就可以联合起来,要懂得迂回,这样才能共同获益,共同变得更强大。

二是害你之人,多是身边亲近之人。庞涓与孙膑曾是同学,对孙膑如何用兵,非常熟悉,所以庞涓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前途,对孙膑加以残害。

《琅琊榜》有这样一句台词:

能够背叛你的,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外人是没有背叛的机会的。

因为他们对你太过熟悉,才知你弱点与软肋,伤害你也轻而易举。

最复杂的就是人性,最难看透的就是人心,别轻易相信任何人,谁活得也不容易,遇到利益冲突时,能坑你一把自己受益的人大有人在。

三是唇亡齿寒,不要看不起弱小。不要以为那些战争离我们很远,有句话叫商场如战争,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而每一个争斗都是一场无烟的战争。同事中,有些人你可能看不惯,这很正常,可以少理他或者不理。

但是如果来了一个牛人,突然在打压这个你看不惯的人,而这个牛人对你却非常客气,那你就要小心了,虽然他对你现在客气,但很有可能他收拾完这个你看不惯的人,下一个收拾的就是你。

为什么中国古代魏国、蜀国、吴国三国鼎立那么久,那是因为他们三国实力相当,互相抗衡,如果一方明显败下阵来,那很快就会有一个最终胜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