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尼子作乐记说新证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06.html
儒家文化为礼乐文化,礼乐相须为用,缺一不可。秦火后《乐经》失传,所幸《乐记》犹见存。“记”以解释、阐发经义为宗旨,故《乐经》之大旨、学理,可借此得其大要。《乐记》作者,旧说为公孙尼子,然近代学界多不之信,异说纷如。今由郭店楚简出,公孙尼子作《乐记》说再获新证。《乐记》作者之纷争《乐记》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乐类”。刘向校书中秘,得《乐记》二十三篇,孔疏:“今《乐记》所断取十一篇,余有十二篇,其名犹在。”十一篇之名为,《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删除之十二篇篇名,《别录》有记载。(《礼记正义》卷四十七)唯《乐记》作者姓氏,《艺文志》阙如,刘向、郑玄亦未之及。最早提及《乐记》作者之名者,为《隋书·音乐志》引南梁沈约之《奏答》:《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乐记》取《公孙尼子》。《公孙尼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已著录,作者为“七十子之弟子”;《隋书·经籍志》子部有“《公孙尼子》一卷”,原注:“尼,似孔子弟子。”(《隋书》卷三十三,《经籍三》)《旧唐书·艺文志》“儒家类”亦有《公孙尼子》一卷,列于《子思子》与《孟子》之间,原注:“公孙尼撰”(《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下》),是此书于隋唐犹见在,沈约之说,恐非空穴来风。然《子思子》《公孙尼子》久已亡逸,后人无从质证,故于沈约之说,疑者自疑,信者自信。年郭沫若发表《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一文,力主公孙尼子作《乐记》说,其判据之一,是《艺文志》提及《公孙尼子》时,前后书目排列顺序为:《曾子》《漆雕子》《宓子》《景子》《世子》《魏文侯》《李克》《公孔尼子》《孟子》,凡九种;其中,《曾子》《漆雕子》《宓子》三书,均明言“孔子弟子”;《景子》《世子》《李克》三书,或言“似”,或明言“七十子之弟子”;于《公孙尼子》,则明言“七十子之弟子”;最后者为《孟子》。毋庸置疑,此书单当是依作者年代先后为序,并非随意罗列。郭沫若据此断定,《礼记·乐记》取自《艺文志》之《公孙尼子》,并云:“由这些内证上看来,公孙尼子可能是孔子直传弟子,当比子思稍早。虽不必怎样后于子贡子夏,但其先于孟子荀子,是毫无问题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音乐史界出现讨论《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之热潮,出版《〈乐记〉论辩》一书,收录25位作者的论文30篇,本文提及各家诸说,均引自此书,读者可自行查阅)学界多有赞同此说者,如杨荫浏、杜国庠、杨公骥、吕骥、李学勤等都从此说。同年,张清常发表《〈乐记〉的篇章问题及作者》一文,认为今本《乐记》乃河间献王与毛生等所作、王禹所传,蔡仲德、施昌东、徐复观、敏泽等力倡张清常之说。此外,李泽厚等认为,《乐记》属于荀子学派。吴毓清则说《乐记》实由汉儒编撰而成。此外,丘琼荪说《乐记》是武帝时杂家公孙尼所作。另有学者据《艺文志》道家类有《公孙尼子》一篇,指《乐记》为道家作品者。各家聚讼如此。郭店楚简与《乐记》之契合处郭店楚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早,所出《缁衣》《五行》《性自命出》《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语丛》等篇,多为久佚的儒家文献,乃七十子及其弟子所作,时间与内容与《乐记》最为接近,弥足珍贵。得此,我们终于可以跨越前贤从个别字句、段落的比对中判断《乐记》作者的窘境,而从乐学主旨、逻辑、学理等大端入手,考定其作者。以下数端,为笔者浅见,是否有当,敬请方家指教。1.性情二分法家不谈人之性与情。《老子》无性字,亦无情字。《庄子》习见性与情,然与儒家所谓性情并非一事,即“情”而言,则有“天情”“道情”“物情”“仁义之情”“性命之情”等,故可按下不论。儒家将性与情分解,用于礼乐,用于治国理民,《中庸》有未发已发之说,未发为性,已发为情。性为情之本,情为性之发。此为子思学派的重大理论创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云:“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此情,专指由本然之性生出的情感,“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郭店简多见涉性情之说,《语丛二》云“情生于性”;《性自命出》论情、性、命的生成关系:“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与情,并非界限分明的两个层面,而是前者涵容后者,故以金石与声喻性与情:“金石之有声,弗扣不鸣。人之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如钟体含声,弗扣则不鸣,必须借由外物方才“出”,最为精当。2.心感物动《乐记》音乐理论的基点有二,一是心,二是物;前者是主体,后者是客体;前者因后者的干预而起,这在《乐记》中非常突出,如《乐本》每有所发,多以音由心生起首,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类似表述,再三再四出现,继之,则必言及“物”: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情感之“声”,“非性”,非生性所有。人心本静,心非发声器官,唯“感于物而动”,即“情动于中”,由此产生人的喜怒哀乐情绪。人性有好恶的倾向,而令好恶出现的则是“物”,《性自命出》云:“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人心与物经过多次感与应之后,会形成各自的接受外物好恶、善不善的路数,于是“心术形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乐言》)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乐化》)“心術”,《说文》:“術,邑中道也,从行,术声。”饶宗颐先生说:“術的本义是道路,故亦可引申为‘道’。”(饶宗颐:《释儒——从文字训诂学上论儒的意义》,《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四)《乐记》的“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即《成之闻之》的“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若无正确引导,则“心术”不能得其正,天下不能得其宁。“物”,乃郭店楚简与《乐记》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