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帝国迁都洛阳后,皇帝元宏为新都城的防务伤透了脑筋,因为洛阳无险可守,却过于靠近魏齐两国边界,无法形成广阔的战略纵深,一旦遇到象当年刘裕北伐那样的极端情况,放弃洛阳是大概率的军事选择,真到那时,损失之巨大是不敢想象的。因此,北魏帝国必须击垮南齐的淮河防线,将国界尽可能南移,才能保障都城洛阳的安全。除了淮河防线,能够威胁到洛阳防务的就是南齐帝国长江北岸的坚固据点襄阳(今湖北襄阳),并且南齐军队以襄阳为根据地向北探出触角,占据了军事要地南阳(今河南南阳),在两国边界上形成一个凸出部,最北端距离洛阳不到里。
公元年末的那次魏齐交兵,北魏皇帝元宏在军事上毫无建树,始终让他耿耿于怀,当他的汉化变革大业告一段落后,元宏决定再次南下攻击南齐帝国,以彻底解决都城洛阳的后顾之忧,这一次,他将主要打击目标定在了襄阳。
公元年秋,北魏皇帝元宏亲率北魏大军南下,兵锋直指疆界凸出部的南阳。号称百万的北魏军潮水般漫过南阳城,元宏留下一部分军队日夜不停猛攻南阳,自己率主力继续向南,将襄阳的北大门新野城(今河南新野县)团团围住。南齐帝国的襄阳守军畏战不前,眼睁睁看着南阳、新野两城陷入包围而不肯增援。
南齐帝国皇帝萧鸾急派援军支援襄阳,同时令淮河军团北渡淮河攻击北魏中原腹地,形成第二战场,分散北魏军的兵力,以化解襄阳危局。可是淮河军团刚渡过淮河就遭到北魏防守军队的迎头痛击,一败再败,双方在淮河战场形成均势,南齐的战略意图无法达成。
公元年初,苦战3个多月的新野城被北魏军攻克,周围几个卫星据点的南齐军急忙后撤回襄阳,将南阳城彻底抛弃在北魏军后方。南阳的南齐守军又苦守了一个月,终于城破,守军被全歼。北魏大军终于完成了拉平凸出部的战略企图,解决掉了洛阳防务的首要威胁,于是趁势继续南下,在襄阳的卫星城樊城(今湖北襄阳樊城区)附近停军修整,双方隔汉水对峙。
襄阳战役告一段落后,元宏决定移军向西,继续尝试攻击南齐的淮河防线,他预计用半年时间集结大军,形成绝对兵力优势,一举击溃淮河防线。可就在双方对峙的这段时间内,北魏和南齐内部都发生了重大变故。
南齐帝国皇帝萧鸾的身体一直不好,到了公元年,他的病势转重,好几次病危眼看就不行了,居然又缓了过来。萧鸾认为这是老天留给他时间,让他处理身后事,于是他制定了详细的屠杀计划,为的就是清除自己继承人今后的障碍。萧鸾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习惯,在他决定杀人的前夜,必定叹息流泪不止。这次也不例外,萧鸾当天夜晚呜咽哭泣了一夜,身边内侍就知道,第二天必有人要遭殃。果然,天亮后,萧鸾下令把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剩余的10个子孙一日之间全部杀尽。
萧鸾就如同一边流泪一边吞食猎物的鳄鱼,玩弄人性到了极致。但愿我们身边不要出现如萧鸾这样狠毒的人物,否则必受其害。
公元年秋初,萧鸾终于熬不住了,他对守在病榻前的16岁的太子萧宝卷传授人生经验:做事要当机立断,心中念头一起,就抢先动手,不可受制于人。随后47岁的萧鸾咽下最后一口气,结束了恶毒虚伪的一生。
真是世道轮回,被萧鸾寄予厚望的儿子萧宝卷简直就是败家子萧昭业的翻版,甚至更加不堪。萧鸾治丧期间,萧宝卷照例应该每天几次到灵柩前跪拜痛哭,以示孝道,但萧宝卷每次都说自己嗓子疼,不肯哭,他还厌烦老爸的灵柩停放时间太长,耽误自己行乐,要求尽快下葬。大臣羊阐祭拜萧鸾时,哭得前仰后合,结果帽子被甩脱,露出秃头,萧宝卷见状哈哈大笑不止,这时候他的眼泪倒是流下来了。萧宝卷就是这么个不孝货色,在皇帝位上能干出好事才怪!
萧鸾的死也并非没有好处,正在准备调集大军伐齐的北魏突然停止了行动,元宏对外宣称:在他国国丧期间进行讨伐,不合儒家治国理念。下令北魏军全线撤退,巩固新占领的疆土。
元宏真的这么迂腐吗?这还是一个英明君主吗?其实北魏终止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元宏的身体也出了问题,突然病倒了。他的病来势汹汹,甚至到了要用巫术治疗的地步,根本没有能力再主导军事行动,只得回洛阳养病。不过北魏在这次战争中夺取南齐两个郡的土地,使南齐军再也不能威胁到都城洛阳的安全,收获是很大的。
北魏撤军的消息传来,南齐军队在各条战线上开始反击。公元年春,南齐军队围攻北魏军队撤退路线上的要塞马圈城(河南邓州附近),北魏守军坚守40余日,粮食吃尽,只能以死人肉和树皮充饥。形势危急之下,元宏只得抱病亲征,率军赶到马圈城与南齐军展开大战,结果南齐军大败,三万多将士战死,损失物资装备无数。至此南北双方各自脱离接触,战线再次稳定下来。
北魏军队不是不想乘胜反击,而是因为他们的皇帝元宏病危,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元宏的病情转重,与他家庭的糟心事有关。元宏的皇后冯润是已故文明太后冯太后的侄女(元宏和冯润差了一个辈分,可见他们的婚姻中政治成分居多),因为元宏在外连年征战,她耐不住寂寞,遂与宫廷内侍高菩萨搅到了一处。元宏病倒的消息传来,冯润更加肆无忌惮,致使这段绯闻传到元宏的妹妹彭成公主耳中,结果被病中的元宏知晓。冯润收到消息后,非但不收敛,反而用巫术咒自己丈夫早死,希望自己能够和姑妈冯太后一样,掌控北魏朝堂大权。
公元年春,元宏带病回到洛阳,将奸夫高菩萨处死,念及以往夫妻情分,并没有杀掉冯润,而是将其打入冷宫。但是元宏担心自己死后,冯家子弟会起波澜,遂将冯太后的后辈全部驱除出朝堂。经此打击,元宏的病势更加沉重,再无好转。
公元年夏初,33岁的北魏皇帝元宏病逝,他17岁的儿子元恪继位,由元宏的弟弟元勰[xié]辅政。元宏为人极重感情,对自己的弟弟们极好,丝毫不生疑虑,始终信任有加,他曾对弟弟们说过:我死后如果子孙不堪,你们尽可以取代,以保证帝国长久。这样的情怀和刘宋帝国的刘彧、南齐帝国的萧鸾比起来,简直就是人和禽兽的区别。元宏的弟弟们感恩戴德,尽力护佑北魏帝国朝堂稳定,终生未起二心。
元宏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他是一个善良节俭、宽宏大量的君主,他少年时喜欢狩猎,因为不忍看到动物的垂死情状,15岁以后再也没有一次参与狩猎。他善待身边的侍从,曾经发现食物中有小虫,也曾经被侍从端热汤时烫伤了手,但他总是宽容大度,一笑置之。他的衣服脏了,从来都是洗干净再穿,要知道那个时代皇族贵胄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沾身后就不再重复穿,一个皇帝能穿洗过的衣服,简直不可想象。
他还是一个英明勤政、爱民如子的君主,他勇于认错纠错,处理政务公平严格,每一次祭祀活动都亲自参加,从不怠慢缺席。在率军出征中,他禁止将士践踏损毁农田,需要百姓后勤支援时,一律给与补偿,从不过分使用民力。
元宏就是这样一个贤明君主,只是因为他少数民族的身份,使得他的威德没有被尽可能地褒扬。一直到了近代,元宏的汉化改新才被史学家大书特书,但他身上具有的美德却少有人提及,其实是很不公平的。
元宏的遽然倒下成为北魏帝国兴衰的分水岭,在他身后留下了很多汉化变革带来的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老天再多给元宏几年寿数,他必定会加以弥补,但他的继承人无力解决这些问题,致使弊端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北魏帝国的亡国。
北魏帝国皇帝元宏的死让南齐君臣长吁了一口气,紧张气氛消散一空。得意忘形之下,萧宝卷开始恣意行事,任性用权,南齐朝堂由此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