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贰信箱
19级小教(3)班陈喜平
我今年47岁,为小镇送了大半辈子的信件,大家都喊我十贰,如今经营着一家百货文具店,深居简出,时常帮人代笔写信。
初夏的屋檐下,店里的风扇吹出凉风,我打算找本书来消磨时间。风铃响了,谁来了?
一位年轻女孩眼睛被纱布蒙着,白裙下的身体消瘦,声音似乎小得被微风吹一下就没了。
“十贰叔,有回信吗?”这是这个月白杏第十五次来店里。一个月前,姑娘让我寄信给远在城市的朋友。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回信。
“叔没有看到有你的信,可能是在哪耽搁了,别担心……”我尽力地回答。
“好,那麻烦叔了。”白杏敲着竹棍,磕磕绊绊往回走。
白杏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造化弄人,毕业时就查出眼癌晚期,上个月进行了眼球摘除。如今回家调养身体。她的运气如信寄出去后,一直杳无音信。
大雨持续下了好几日,雨鞭子抽打得无人敢出门。月底那天晚上,雨好容易停下。店里也收到一封信,急忙取出,以为是白杏的回信,凑前一看,收件人写着:十贰收。
我不明所以,撕开信封。从信封内取出一块金色勋章,几十张钱张张平整,附带一封信。
信很短,无论是谁看完后也不愿轻易放下。窗外的雨又拍打起来,似乎在催促我。在大雨倾盆的晚上,任由冲动的手写出另一封信,将它装进新的信封内。
原来的信将永远地被封藏起来,除非写信人活着回来找它。
新的月份开始,天气若无其事的晴朗,地面被冲刷出多余的泥沙。我带了信件去到周大婶的裁缝店。
“周大婶,别忙活了,你儿子来信了。”
竹竿下挂着的各色布料中,笔直站着一位婆婆,稍微发福的身材,眉目端庄,鼻子架着一副老花镜,持皮尺为女客人量肩宽。听到我的话语后,丢下人就跑过来。
“哎呀,富国来信啦,他呀,都半年没回家,你们不知道,他是救死扶伤的大医生,大忙人,留他妈一个人在家……”周大娘边拆信封边控诉她儿子的罪行。
我高兴地问:“大娘,你儿子写什么了?快看看吧。”
周大婶笑着用一百瓦的声音向我们念:“妈,你那边还好吗?你儿子光宗耀祖,救了好多病人,医院都不让我回家。哦,妈,记得注意身体,不要用神过度……”
我看着笑得跟朵南瓜花似的周大娘,愈发觉得信还要接着编。
中午回到文具店,又取回一封信,是白杏的。
急忙来到白杏家,白伯伯倒茶请我稍等在客厅,他去扶白杏下楼。不大的客厅,收拾得很空荡,所有家具都被包上软布,地板铺上毛毯。
白杏穿了黑褶裙被伯伯扶下楼,眼睛依旧裹着纱布,我将信封递到她手上。
她拿着信:“叔,麻烦你帮我念一下,你知道我看不见。”寄出的那封是在手术之前写的。
两人来到屋后小院,面对面坐在桂花树下的木桌前。风儿吹着叶子沙沙作响,我展开信,提高平常的声音将信读给她听,信纸一张接一张,在黑夜来临前成功看完所有的信件。
白杏很平静地听完。
“叔,写信前后的日子,我都没学会如何独自面对黑暗的生活,也曾无数次想过离开。可是想要再次听听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所以写信给市里的同学。”
我也学着风儿说话:“杏儿,他们对你很好,愿意去街头给你寻找故事。他们希望你坚持下去,不要让这里成为你的终点,你可以长成蒲公英飞向远方,你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我也希望你可以接受自己。”
白杏伸出手,她的头发被风儿吹起,这世界的风儿还是很潇洒啊。
我告别了白杏,回到文具店,开始构思周富国的信。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那天他写的信吧。
其实他只说了一句话,“麻烦你替我活下去,不然妈接受不了我的离开。”
我今年48岁了,大家都喊我十贰。19岁那年,我送出人生第一封信,那是一封情书——她用余生给我回信。我很庆幸成为她的唯一的邮寄员。她死的时候说:“请一直把光传播下去,十贰。”
#文学小常识#成语小故事
量体裁衣,出自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张融传》。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张融,很受皇帝齐太祖萧道成的器重和宠爱。他为人简朴,衣服粗陋。有一次,萧道成专门派人给张融送去一件衣服,并带去一封诏书,诏书写道:“现在送给你一件我曾经穿过的旧衣服,虽然旧了一些,但是穿上会比新的更好,因为已经叫裁缝按照你的身材改好,你穿上一定会很合适的。”张融收到衣服和诏书以后,非常感激,对萧道成更加忠诚了。“量体裁衣”原指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后用来指凡事应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要符合实际。
年7月5日第期本期编辑:胡佳本期责编:周莹素材来源:19级小教(3)班陈喜平
指导老师:王道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