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匕
卧龙飞鸿,方金拟璧
——晋制中“公”概念的官品内涵及其成立(一)
阝勹
廴匚
厶
序论
《晋书·职官志》1序文如是记载晋初诸公:
“
世祖武皇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世所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者也。若乃成乎栋宇,非一枝之势;处乎经纶,称万夫之敌。或牵羊以叶于梦,或垂钓以申其道,或空桑以献其术,或操版以启其心。卧龙飞鸿,方金拟璧,秦奚、郑产,楚材晋用,斯亦曩时之良具,其又昭彰者焉2。
序文铺陈掞藻,以武帝即位初时并立之八公作为总叙两晋职官制度的出发点,而“八公同辰,攀云附翼”一语,也成为了晋初政治格局和文化风貌的重要表现3。而除此之外,晋初八公并立还提示了一点极其重要的信息:与一般认知中的三公制度不同,晋制中或存在囊括三师、三司、二大而言的“八公”概念。从渊源与沿革上看,八公彼此各有出入,其性质和执掌亦不完全相同,惟在官品位阶序列中皆属第一品,是其无可争议之共同点。这是否意味着,在“八公”概念中,发源自周礼爵命的“公”概念与官品位阶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阎步克先生在对官品创制的研究中已经指出,在运用官品的时候,爵命构成了一种辅助性的参照;阎先生又以礼制为重点,论证了在官品位阶的行用过程中比拟周礼九命序列以重新安排各级官员地位礼遇的情况4。阎先生的研究对理解“八公”概念的性质和意义极具启发意义,但引发我思考的问题是,在礼遇这一要素之外,“八公”概念是否还存在其他意义上的根据5?进一步追问,周礼爵命中的“公”概念在魏晋南北朝制度中是如何展开的?循此思路,本文以晋制中“公”这一爵命概念与官品位阶的关系为中心,对相关问题作简要考察:首先考察这一时期“公”概念在官制撰述中的面貌;再从几个相对具体的角度出发考察与官品挂钩的“公”概念在当时社会的一般行用状况;最后再回到“八公”并立孕育的魏晋之间,考察晋初定令过程中“公”概念的生成与官品定令之间的联系。
第一章
魏晋南朝官制撰述中的“公”概念及其与官品位阶的关系
本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