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严重,我所在的城市已经从每7天核酸一次,变成每48小时一次核酸。
因为随处都要戴口罩、量体温、扫场所码,所以,回家读书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家里有两神兽,一人占据一个房间上网课。老大初中,从早上7点半早读开始,一直密集上课、写作业,直到深夜11点半。老二小中,每天只需上四节课,每节课20分钟。
老大作业缠身,深陷卷子的汪洋大海,已无暇读“闲”书,一心只读“圣贤书”(课本)去了。老二时间充裕,每日带他一字一句读些《世说新语》。不过多数时候他只喜欢“钻研”他的那些宝贝漫画书,当真是“最喜小儿无赖,沙发卧读漫画”。
我则克制自己贪多嚼不烂的习性,眼目前只读《古文观止》,直至完成篇的阶段性目标。
这些天一直在读《古文观止》卷三国语选文,相传《国语》这本国别体史书也是左丘明所写。如果《国语》真是左丘明的著作,那左丘明的文章,《古文观止》就选了《左传》34篇,《国语》11篇,加起来45篇,占《古文观止》全部篇选文的20%多,远超“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的文章选了24篇。左氏果然不愧是“文宗史祖”,其人是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其文字则是“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这些日子,我读《古文观止》的心态有所改变,从原来的急,变成现在的缓,所谓读书之道,缓缓而为可矣。从3月26日读完卷五到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快一个月了,也只不过读到卷三的第三篇。仅仅三篇短文,我就读到很多经常被后世引用的名句,比如“先王耀德不耀兵”、“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等,读过之后才知道,以前以为明白无误的话,细想之下才知道自己只是流于表面,肤浅得很。
参见一:文章:我们真明白“道路以目”这几个字吗?
参见二:文章:求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甚于”。
这些天读第三篇“襄王不许请隧”,文章不长,但读来并不轻松,尤其是读到这一段时,就足足困惑了我十来天时间。
完整的前后句是“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
其中不理解的一句是“其叔父实应且憎”。
岳麓版译为“那叔父即使接受了也会憎恶我”。
上古版译为“那么叔父将免不了受到人们的诅骂与厌恶”,并注“且”通“诅”。
古诗文网译为“那么,叔父也会厌恶寡人”。
看到这些译文,我真是无语啊,心中奔过无数匹草泥马,这也太糊弄人了吧!这些译注者都是大家、名家,不可能不会呀,但为什么尽加些连接词试图混过去呢?我猜恐怕是这些大家、名家只是挂个名,真正的译注工作都廉价外包给了门下子弟吧?后期校正恐怕也是一目十行匆匆扫过。当然,还有一些大概就是网上新闻说的“大家都不懂的我不注,因为我也不懂;大家都懂的我使劲注”?
首先,这些译文中,“其”能译为“那么”吗?“即使”和“也会”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且”能通“诅(zǔ)”吗?只记得通“徂(cú)”啊。
其次,这一句中的“其”、“实”和“且”,虽然都是平常字,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们,不管有意思还是没意思,我们都要有个说法,绝不能这样混过去啊。这种混的方法就是加入一些似是而非的连接词,名之曰“意译”,其实这不是意译,这明明是“混译”。混过去装作译了就是“劣币”,这世道,果然是劣币驱逐良币啊。
我把句中的“其”、“实”、“应”和“且”这四个字,每个字都仔细琢磨了好多遍,依然觉得无从下手,是真的难啊。似乎没人注意到这几个字的难,搜索网上资料,也尽皆语焉不详的混译。这十来天里,我不停地在心里告诉自己放弃算了,可是,我一想到,现在放弃固然很容易,但下回遇到同样的情况,不就还得放弃吗?
要解决这样的难句,我通常首先查证每个字的前世今生,然后反复琢磨上下文。下面,我逐字查证这些字:
上文:
今天降祸灾于周室
今,是时也;
天,上天;
降,降下;
祸,祸患;
灾,灾害;
祸灾,同义连文,可径译为“灾祸”;
于,到;
周室,周王室;
余一人仅亦守府
余一人,又称予一人、一人,是夏、商、周三代王自称,也是对帝王的称呼,及至始皇自觉越三皇五帝,自称皇帝,称朕,一人这一称呼始不再;
仅,只,才,勉强;
亦,只是,只不过,注意,这里不译为“也”;
仅亦,应该是同义连文,表强调;
守,谨守;
府,先王之府藏;
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指天子,万人指百官;韦昭注:仅,犹劣也,故知“劣”作副词时,译为“仅”、“只”;如《梁书.钟嵘传》:学谢朓(tiǎo)劣得“黄鸟度青枝”。
韦昭注:天子自称曰余一人;
又不佞以勤叔父
佞,有才智;
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勤,劳也,劳苦,劳累;
叔父,天子称九州之长同姓曰叔父也;
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
而,连词,表假设,如果;
班,分也,赏赐,分给;
之,助词,的,表领属;
大物,谓隧也;
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去”、“以便”;
赏,赏赐;私德,个人(所受)恩惠;
本文:
其叔父实应且憎
下文:
以非余一人
以,连词,表顺承,译为“以至(于)”、“以致”;
非,动词,责怪,非难,反对;
岂,副词,表反诘,哪里,如何,怎么;
爱,动词,惜也,舍不得,吝惜;
也,疑问语气词,呢;
最后,我们来看“其叔父实应且憎”的分析:
“其”不应该是副词,连词和助词都不太符合。
“实”是副词无疑,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且”是连词无疑,但这是表并列或递进吗?思虑多日后,昨天,我终于彻底弄明白这句话了:
其,代词,指的是上句所作的假设,可译为“那样”;
实,副词,真正地;
应,动词,接受;
且,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而又”、“但(却)”;
憎,嫌,厌恶,憎恶;
补充省略之后是“其叔父实应(之)且憎(之);
原句:“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
试译:如今上天降下灾祸给周王室,我勉强只是谨守先王的府藏,又没有才能以致劳累叔父,如果(我)赏赐(你)先王的隧葬礼仪来奖赏(我)个人(所受)的恩惠,那样叔父您真正接受了(我的赏赐)但却厌恶(它),以至责怪我,我(又)哪里敢存有吝惜(之心)呢?
我始终认为,文言文相当于半门外语,如果不明白“其叔父实应且憎”的意思,只是背熟了这句话,我们会在某个时候突然悟出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大人可以想一想,是否我们背了《易经》原文,我们就能懂《易经》?真正有用的方法,难道不是先弄懂了《易经》,然后再熟读成诵,最后才能应用自如?
只让小孩儿背,认为这样是亲近传统文化,而不是先懂后背,除了让小孩儿们更快地逃离外,还能有什么效果?南辕北辙,此之谓也。
古文观止字字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