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元嘉混乱的南北朝如何能造就一个短暂的

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5/5429160.html
魏晋南北朝中的南朝总共历经一百七十年(年-年),其中刘宋王朝就占了六十年,而在刘宋王朝的六十年中,宋文帝的“元嘉”就占了一半,宋文帝是刘宋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当了这么久的皇帝,这贡献肯定不少,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元嘉之治”。魏晋南北朝,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少有的“乱世”了,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能造就一个小“温室”让百姓休养生息,这宋文帝也不失算一位刘宋少有的好皇帝了,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看看这“元嘉之治”究竟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元嘉前的乱宋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至乃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弘,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宋书·卷四·本纪第四·少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撒手人寰后,少帝刘义符即位,这位一上台,根本就不把刘裕的丧事放在眼里,就开始召集伶官,吹拉弹唱,干了一系列的荒唐事,根本就不像一国之主。徐羡之、傅亮就商量着准备废了少帝,在按照长幼次序,推南豫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上位(这位就是当年从长安城,捡回一条命的那位:赫连勃勃和他的统万城:昙花一现的国,昙花一现的城)但是一想刘义真和谢灵运、颜延之、慧琳关系比较好,曾经说过:“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刺史。”这样一看,徐羡之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也就不愿意推他上位了。少帝景平二年(年),他们利用少帝与兄弟之间不和的关系,先废刘义真为庶人,然后召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和江州刺史王弘至建康,将废少帝的计划全盘托出。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兵士进,杀二侍者于帝侧,伤帝指。扶出东皞,就收玺绂,群臣拜辞,送于东宫。——《宋书·卷四·本纪第四·少帝》少帝当皇帝不称职,“角色扮演”玩的挺好,将皇家华林园改建成市井,自己亲自开店,沽酒售卖,玩的兴起,檀道济领兵到来,就把少帝给“扶”出来,废为营阳王。徐羡之前面利用少帝解决了刘义真,现在又有檀道济带头废了少帝。处理完这二人,开始了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边让傅亮到江陵请刘义隆,一边暗地里处理了刘义真和刘义符。这二人本就不适合争权夺利,生于帝王之家,最终只能成为权力的牺牲品。搜史君联想宋武帝刘裕当年以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辅政,而后这些“重臣”在杀他的儿子的时候却是一丝一毫都没有手软。所以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先要看看你所喜爱的究竟能不能担负起国之重担,否则臣权大于君权之时,即使身为国君也免不了成为臣子的刀下亡魂。徐羡之在将刘义隆没动身之前,就任命谢晦为荆州刺史。在看到这一点,搜史君就带大家从地理位置这一点,分析一下这徐羡之到底是怎么想的?刘宋的都城在建康,将谢晦派出去任荆州刺史,从哪个图中我们就能看出来,“荆州”在刘宋王朝的国土里算是“中央地位”而都城“建康”却是相对较偏一点。如果刘义隆进入建康城后,想要清除他们,谢晦在荆州也可以作为他们的“外援”,荆州的地理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徐羡之的一张底牌了。在刘义隆前往建康之前,幕僚们都是反对的,毕竟在知道“营阳王”“庐陵王”的死讯,刘义隆赴建康可是说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徐羡之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杀人,所以刘义隆前往建康是没有问题的。八月丙申,车驾至京城,还于中堂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景平二年为元嘉元年——《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景平二年八月,刘义隆到建康即位,将景平二年改为元嘉元年。收皇权,整吏治吏,是国之重器;搜史君在这里改动一下古代“吏”的范围,暂时将重臣也归为“吏”,将整顿吏治分为以下两种:(1)整顿重臣之吏,夺回国之大权刘义隆即位后,人们荆州旧臣王华、王昙首为侍中,到彦之为中领军,主管军政。并且没有立刻动徐羡之、傅亮等人,而是封以高官稳住他们。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上始亲览。——《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元嘉二年(年)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刘义隆还故作扭捏的推辞了三次,才答应归政的请求,亲自处理政务。在交出大权后的徐羡之请求归老,但刘义隆没有同意。傅亮看到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也许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忠臣”,刘义隆不会动他们。不过建康城有吹起了,“北伐”的风声,武帝在世时北伐就一直是他的心愿,如今再次提到北伐也不会有人想太多,但是这一阵风的真正目的是西征谢晦。谢晦只要被击败,徐羡之等人就没有了底牌,刘义隆要处理这些“重臣”就方便多了。三年春正月丙寅,徐羡之,尚傅亮,有罪伏诛。遣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荆州刺史谢晦。——《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元嘉三年,刘义隆开始行动了,首先他将这些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必须除掉的,那就是徐羡之、傅亮、谢晦;另一种是以前面一种人为例子,敲打一下,之后还会委以重任的,那就是檀道济。檀道济是老爹刘裕留下的武将,要打荆州檀道济必须拉到自己这边来,最后事实证明刘义隆这个策略十分正确。檀道济对于刘义隆的命令是按置按量的完成了,在顺利捕杀徐羡之、傅亮皇后,檀道济、到彦之攻下荆州,杀了谢晦。(2)亲整顿吏治,开太平治世解决了徐、傅、谢三人后,刘义隆开始着手整段吏治,加派官员到各地视察地方行政了解民间疾苦。“车驾临延贤堂听讼”并且规定每年这种活动举行三次,用来表示自己对刑狱的重视,会为百姓主持公道。民,才是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如果能长治久安,那么就体现在“国富民强”而一般古代的赋税都是靠百姓地租,碰上皇家要修建大的工程,还是百姓充当劳动力。而南北朝又处于一个战乱年代,为了降低百姓的压力。刘宋起初留下来的制度都是东晋的,譬如民间男子十三岁服半役,十六岁服全役。考之见事,犹或未尽。体有强弱,不皆称年。十五至十六,宜为半,十七为全。——《卷四十二列传第二·王弘》人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各不相同,如果体弱,那么到了十几岁,身体还是不能胜任劳役的,有些官员为了凑够劳役人数甚至虚报岁数,百姓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就越发的艰难。王弘就建议刘义隆将服半役的年龄提升到十五岁,全役提升到十七。搜史君觉得,这可能是元嘉年间对最贴近百姓民生的政策了,提高徭役年龄,百姓们得到了好处,生产生活都得到高,国家经济自然而然就增长了,治世的到来就是必然了。惩治豪族,赢得百姓认可有人看到这就问了,古代豪族可是税收大户啊!你想要碰豪族的“蛋糕”,把“蛋糕”分给百姓,自然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但前提条件是,要能把这些豪族摆平。士族豪强之所以能有大片的土地,自东晋时期,豪族就开始兼并土地了,导致大批百姓无地可耕,成为流民。搜史君之前分析过流民,这些流民在豪族中充当“佃户”。刘义隆而豪族呢?又不用缴纳税款,还不用服役,这个原因已经导致东晋疲惫不堪。刘义隆自然也知道,其实早在刘裕在位时期就开始打压士族豪强了。刁逵,有田万顷,奴婢数千,奴客纵横,固吝山泽,为京口之蠹。……散其资蓄,令百姓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时天下饥弊,编户赖之以济”——《刁协传附孙逵传》刘裕的手段比较直接,灭族后家产充公。刘裕这么做也有自己的说法。“我刘裕,白手起家,本来就不是什么士族,要处理豪族,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借着这个势,在干一些振奋人心的事,顺带把“江左冠族”王绥及其父尚书左仆射王愉诛杀。南朝刘宋中的很多不正之风就是受东晋影响的,要改变东晋皇室无力的政治力量,建立起一个皇权至上的国家,就必须把东晋之前,留下的士族问题彻底处理了。(东晋皇权地位甚至低于一些士族:古代皇帝不在是忠诚的对象,“背叛”才是社会的主流)在搜史君看来,刘裕对豪强的打击,起到了很大效果,所以在刘义隆上位后,在进行一些善后处理,就方便很多了。这些地主豪强们,因为有着极大的物力人力还有关系网,强行占有土地,导致百姓无地可耕,顺带还处理了朝堂上一些官员,顿时“百官皆肃然奉职”,这一手可是一石三鸟的政策,第一打击了豪强士族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其次整顿了朝纲官风,有助于政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最后还提高了国家的税收。禁奢靡之风,皇室应当以身作则晋武帝时期,士族豪强就占有了大量的财富,相互攀比,导致社会大行奢靡之风,挥霍浪费掉大量钱财,甚至连晋武帝都参与其中,反观这一时期的百姓却是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而刘义隆是怎样做的呢?搜史君就不那些小举例子,直接说他的弟弟刘义恭。刘义恭是刘裕的第五个儿子,从小最受宠爱,刘裕本人很节俭大家都知道,其他儿子都在刘裕面前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是这个刘义恭从不,想要啥就直接给刘裕说,刘裕也是一直满足他。刘义隆登基后,为了克制这个弟弟的欲望,还专门写了《诫弟书》汝一月自用钱不可过三十万,若能省此,益美。——《资治通鉴》这封《诫弟书》里面给刘义恭提了十一点要求,要求刘义恭时刻要记住。这封信提出了要礼贤下士、不要兴建园林、生活节俭等等。不光对弟弟刘义恭这样,刘义隆对自己要求和也很高“性节俭,所得不过三五万、三五十匹”。宋文帝推行节俭政策,再加上之前对士族豪强的铁血处理,使得社会财富得到了积累,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得到了改善。总评:在刘义隆的元嘉时期出现了整个刘宋王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整个南北朝都很少见的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上升的时期,在这个社会背景之下,一个国家不仅要面对外来的威胁,还要考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就是前面提到的士族豪强。皇族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一时半会很难解决。不过好在刘裕和刘义隆实行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大都围绕着“民”。但是回过头在看,元嘉末期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拿出来说的,元嘉二十七年,想要北伐的刘义隆,因军费不足竟然向富民、僧尼借款,魏军南下后,刘宋的版图日益缩小,所以说,要想真正建立一个治世紧靠一个皇帝短暂的实施好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用的,要想建立一个治世是需要几代君主的努力的。仅仅靠一两位帝王的努力,这治世也只能草草了解。参考资料:《宋书·卷四·本纪第四·少帝》、《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宋书徐羡之传·》《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王弘》、《刁协传附孙逵传》、《诫弟书》、《资治通鉴》、《文元原皇后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