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古籍版本发展与特点

我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古籍。由于雕版印刷的出现,文献的数量大量增加,因而出现了众多版本。其中成就辉煌的要数宋元明清各朝。下面简要叙述一下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版本概况。一、宋朝古籍版本发展概况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的成熟,并在全国推广开来。宋朝在前朝的基础上,印刷业空前发展,刻书的数量急剧增多。(一)官刻本官刻本又分为监刻本和地方刻本1、监刻本宋朝初期,刻书的权利掌握在国子监手中,直到熙宁年间才开私人刻书之禁。宋初官刻书,于校雠极为重视。校勘之事,属国子监;刻书之事,亦属国子监管领。2、地方刻本自从熙宁(-)以后,刻书不必申请国子监,因此,刻书之事,如滔滔江水,风起云涌,遍布全国。其中值得称赞的要数浙江、四川、福建。(二)私刻本两宋的私家刻书比较发达,也比较有名。私家刻书或为自己保留、或为赠送亲友,质量因此非常精致。和官刻本一样,私家刻本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福建等地。(三)坊刻本宋朝文化风气比较浓,读书人比较多,对书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繁荣了宋朝的刻书业。尤其是坊刻本,因为其成本低廉,所以出版的书价格也比较便宜,这恰恰迎合了那些读书人。宋版书的特点,据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如下:1、版式上,宋刻本多白口单边,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刻工姓名,书名在鱼尾下方,卷末大名仅间一行,或者三四行,卷末有记大小子总数的,也有些不记。2、行款上,宋刻本较旧的,每行字数多寡不一,是仿古卷子本体式。3、字体上,宋版书在字体上有肥瘦两种,瘦者学欧柳体,肥者学颜体。4、墨色上,墨香色淡。5、纸色上,白而硬。6、牌记,宋书坊刻本和私刻本多有牌记。7、讳字,官刻本讳字较严,而私刻和坊刻多忽略。8、装潢上,宋版书多为蝴蝶装。二、元版本概况yi元朝刻书,必经中书省看过,经同意之后方可刻书。元朝建立了兴文署,并召集天下刻工刻经史子集等版本。另外,元代书院发达,地方刻书,多有书院主管。元代的私刻书坊也非常多。元代的坊刻本,较之宋朝有增无减。如杭州瓦子街,福建等地都非常发达。元代刻书地区,有的是宋金时就有的基础,仍在继续。例如杭州和福建,这些地方的刻书事业仍然兴旺发达。元代刻书的特点,较之宋朝有明显的不同:1、大多为黑口。2、赵孟字体。3、元板书的纸张大多是竹纸,纸质稍逊于宋朝的纸。4、用墨秽浊,稍逊于宋朝。5、不避讳,这是元版书的一大特点。6、私刻和坊刻大都有牌记,原版和翻版都有。7、为符合大众口味,所刻之书中还特意加了插图。三、明朝版本发展情况明代刻书的门类广,数量多,非前面任何一个朝代所能比拟。明朝的刻书中心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杭州、四川、福建等地。而是变成了南北两京。明朝的官刻本,有内府刻的,也有各直省刻的。此外,各部院和国子监也在刻书,尤其南京国子监的监本最多。各直省所刻之书,苏州府刻的最多,淮安府的次之。各省中,只有福建有书坊,且出版了著名的麻沙本。明朝的私刻本和坊刻本,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最集中之处在苏浙皖闽。明版书的特点:1、洪武之成化年间,多黑口赵体。正德、嘉靖又变为白口方体。万历以后变为横轻直重,颇似颜体。2、刻工不精,粗制滥造。3、以嘉靖为界,前者遇疑注之以示疑而不改,后者则遇疑而擅自改之。4、用墨不佳,最搞笑的莫过于煤加面粉以代墨,以致于很多书成了大花脸,于是有了“大花脸本”之称。5、地方志发达。四、清朝版本发展概况清代时,以北京为中心,继承明代的基础,又有发展,清代沿袭科举制度,以八股文取士,故经史之书,官、私刻的都多。康熙乾隆年间,内府刻书出了一些精刻本,如《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清代刻了许多大部头的书,至今全国各地都保存的有一部分这些书。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传是楼书目》。清代还有一些手写的本子被用来刻印。非常有学术价值。清代的坊刻本较之前几朝,呈衰落之势。在印刷技术方面,还出现了石印本、铅印本等。由于清朝距离现在年代不算久远,加上书籍数量浩大,因此清朝版本书籍不被人们所重视。清朝版本书籍主要有以下特点:1、关于字体,清初沿用明朝末期风格,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康熙以后分为硬体软体。2、避讳较严。3、多用桃花纸、开化榜纸、各种绵纸、连史纸、粉连纸、竹连纸、玉版宣纸、毛边纸、毛太纸等。4、版式有左右双边的,四周双边的,四周单边的,多白口,书前多刻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