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八婺大地,发展迅速,万象纷呈,该如何解读,该有怎样的视野。我们和金华市社科联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社科读本。每周四推出,帮你解开现象的迷雾,助你追寻理论的真谛。
《三国志》是西晋史家陈寿所著,记载三国时期史事的断代史,南朝宋史家裴松之为之作注。流传至今,有“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共计65卷。20世纪50年代起,中华书局对二十四史进行点校整理出版,为国内外权威版本。中华书局对《三国志》的点校出版在年,为第1版。后又在年重新校正,是为第2版,为文史爱好者对《三国志》的学习、研究提供了便捷。但是,还是可以看到,学界对《三国志》点校本中的疏漏、讹误等问题的指正仍层出不穷。现将笔者所见之中华书局年点校本《三国志》中关于史事记载有待商榷的问题,选择三则,列之于下,就教于方家。
卷五十七《骆统传》载:“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册5第页)
按:黄武七年(),据此逆推,骆统生于汉初平四年(),至建安五年(),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第页)时,年方八岁。而在建安十四年(),“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第页),故“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期间,骆统为八至十七岁,然文中言“统年二十”,二者相互矛盾。故“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或“统年二十”当有一处谬误。
二、“分兵拟西陵”当改为“分兵拟夷陵”
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载诏答曰:“老虏边窟,越险深入,旷日持久,内迫罢弊,外困智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册5第页)
按:理由有三:其一,“西陵”乃孙吴改“夷陵”之名所置,其年在吴黄武元年(),而根据《魏书》诏书中文意,诏书应书于吴破蜀后,而在魏吴交战前,根据《三国志集解》,应在黄武元年六月至九月(北京,中华书局,年第-页)。诏书颁布的时间未言明月份,故与“夷陵”改名先后顺序不一定,在时间上有不确定性;其二,笔者通过检索《三国志·魏书》中关于“西陵”的记载仅有三处,皆非代指“夷陵”之意,需用其地名之处仍以“夷陵”称之。其三,所引《魏书》该文又有言曰:“昔吴汉先烧荆门,后发夷陵,而子阳无所逃其死”(第页),在同一文中出现“西陵”与“夷陵”,盖前者指刘备驻军于“西陵”,后者指东汉初年吴汉平讨公孙述,攻下“夷陵”,其典故见于《后汉书·吴汉传》“十一年春,率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伐公孙述,及彭破荆门,长驱入江关,汉留夷陵”(北京,中华书局,年,第页)。吴汉所发之“夷陵”即刘备所在之“夷陵”,既然两者乃同一地方又在同一文中,为何前者要用“西陵”替代“夷陵”,岂不是自相矛盾?所以,“西陵”当改为“夷陵”。
三、“吴粲”当改为“吾粲”,“太子少傅”当改为“太子太傅”
《三国志》卷五十二《顾邵传》载:“邵字孝则……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乌程吴粲、云阳殷礼起乎微贱,邵皆友而拔之,为立声誉……礼零陵太守,粲太子少傅。”(第5册第页)
按:方北辰先生已在《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中指出:“吴粲”当改为“吾粲”,“太子少傅”改为“太子太傅”(中华书局,年,第页)。但方先生没有说明其理由。此补之。
《三国志》卷五十七《吾粲传》载:“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虽起乎微贱,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第页)又卷五十八《陆逊传》载:“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第页)其一,籍贯相同,都是吴郡乌程人;其二,时代、名声类同,两文中都出现了类似“与陆逊、卜静齐名”之义。其三,出身背景相同,都是出身微贱。可见,“吾粲”和“吴粲”为同一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八中认为“吴”与“吾”相通,所谓“庾信作吴明彻墓志,用吾彦事对吴起。岂吾、吴同耶?寿王多作虞邱,而虞仲亦为吴仲,则吾、吴通也。”(中华书局,年,第页)虽然如此,但在同一书中还是应该一律改为“吾粲”,以免被误认为是两个人。既然“吾粲”、“吴粲”为同一人,则“太子少傅”当改为“太子太傅”。因《吾粲传》载“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第页),据《通典》卷三十六,后汉少府与太子太傅官秩为中两千石,太子少傅为两千石,而三国循后汉制。(长沙,岳麓书社,年,第页)若为太子少傅,前文言“迁”则谬矣,而太子太傅为太子之师,于太子不称臣,虽品秩与少府同,然比之尊贵,故言“迁”则合理。
(作者单位:金华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