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右侧题有作者引用《宋书·隐逸传》中描述陶潜的文字:“贵贱造之者,有醉辄设,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君且去。”左侧落款文字为:“吴兴钱选舜举”。
《列女图》经查,《宋书·隐逸传》原文为:“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⒅文字稍有差异,给人感觉是微醺状态下题写而导致的差错。
顾恺之《女史箴图》但是题词和落款分别落在画面的左右两边,这种方式在钱选其他的画作中从未见过,不符合作者的习惯,概是由于右边留白部分的空间不够所致。
宋李公麟《五马图》看右边题词部分,第二行已经写到陶碗的上方,和陶碗的三分之一齐;左边的落款也挤在竹榻的上方,印章钤在竹榻下端,紧靠着榻脚,整体感觉非常的局促。
元钱选《蹴鞠图》画面上的题词作为整幅画作的一个部分,起到美化和提升作品品味的作用,作为一代名家的钱选在构思一幅作品时,应该早就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留出适当的位置用于题词落款,而不会像本幅作品所示,连题词和落款的地方都没有,由此可推断,此幅作品被裁剪过边缘的嫌疑非常之大,见图示。
《老子像》另外,从字迹的颜色看,也明显要比整幅画面深很多,笔者将《扶醉图》画面中的题词落款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山居图》和天津博物馆的《花鸟图》上的书法进行比对,发现不论从笔划还是结构、章法均存在较大差异,“撇”和“捺”不像其他两幅送到位,“撇”收尾藏锋,“又”字连笔写法也不一致,而落款上的“吴兴钱选舜举”六个字,每个字的写法均不一样,后面几字的笔划均含糊交代不清。
《扶醉图》另外,《扶醉图》第一列的字写得弯弯扭扭,从上至下不在一条直线上,越到下面越向左边倾斜,远不如其他两幅作品的水准。
元钱选《山居图》通过以上比较,更进一步证实了本幅上的款识非钱选亲笔所题,应为后添款。明朝朱存理《铁网珊瑚》中载“湖之人经舜举指授,类皆以能画称”,说明当时湖州地区有许多后生追随他,而且也画得不错。有可能本幅作品就是他其中的一个学生所画,而后人根据画意添上了题词,并将原作者的落款裁剪后换成钱选的落款,以提升画作的价值也说不定。
元钱选《柴桑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