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一语,早于成书年份。据可考出自南北朝宋将檀道济,据《二十四史》中《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大意为:大事败局已定,无力可以挽回,唯有退却,方才是上策。此语又有后人赓相沿用,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中就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字句。等到了明末清初时期,引用此语的人更加繁多。于是,就有读书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了一部《三十六计》流传下来。但此书到底成书何人何时何地,已经无从查询。
《三十六计》全书共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等六部。六部中前三部是身处处优势所用之计,后三部是身处劣势所用之计。每部中各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在每计中各有对原文字句地讲解解说。解说均是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加以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客观地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富含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是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有学者为了方便人们记忆,各取《三十六计》中每篇一字,依照顺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书中除了檀公策外,每篇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等。
另外,有好事读书人,也作了一首伏头藏尾打油诗,曰:下策金玉借,以指劫擒贼;草鱼海间笑,山羊桃中击;树暗痴故走,釜空苦远客;屋梁连人尸,隔魏虢国灭。
原著有云,曰: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部:胜战计——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解释:对敌人防备得越发周全无失,越会容易产生怠倦之心。而有时候,经常见到的事物会让人不再心生疑惑。阴谋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件内部,并不是暗地里见不得光,越是明面清晰的事情,里面往往隐藏着很大的阴谋。
按语: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习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释:计谋的实施,不能只在暗地里偷偷行事。如趁着夜色行窃,在幽僻的巷子杀人,都是些愚笨庸俗的行径,并非谋士所应该做的。例如: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举兵讨伐陈国。两军交战前由将领贺若弼负责江边城防。每日军内调防的时候,必会在历阳集结,全军摆开阵势,锦旗飘扬,锣鼓喧天,军营遍布漫山遍野。初始,陈国人以为隋朝要大军进犯,立即通知国中兵马,严阵以待做好守备。不想,隋朝军马又相继散去。时间一久,陈国人也就习以为常,不在戒备。再等到贺若弼大军压境济江时,陈国人都没有察觉出异常。因而,突袭陈国南边轻易就夺取了徐州。
胜战计——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解释:与其攻打兵力集中的敌人,不如把它分散开来,逐一击破。攻击敌人强盛的地方,不如去攻击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
按语: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膑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释:治理军队如同治理洪水:遇到实力强劲者僻其锋芒,如同对洪水的引导疏散;实力弱小者就乘其虚弱消灭它,如同筑坝截流。故此,当年齐国救援赵国时,孙膑就对田忌说道:“你想要解开有矛盾纠纷的事情,就不要去动武;解救相互斗殴的人,就不要使用暴力。要抓住对方的要害趁虚而入,形势就会风云突变,使得事情再难于进行,这样困局自然会迎刃而解。
胜战计——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解释:敌我双方身份已明,另一方是有友是敌还未明了,引诱未定的友方去消灭敌人,不需要动用自己的力量就能一箭双雕。这是根据《易经·损》卦演化而来的。
按语: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解释:敌方的面目已露清晰,然而另一方势力更为嚣张跋扈,似乎将要有所作为,这时就该借用这股力量消灭摧毁敌人。
例如:郑恒公将要突袭郐国,就先派奸细将郐国国中的豪杰,良臣,才智之人,果敢之士等人的姓名写在书上,又标明事成之后每人所会获得的良田以及爵位。随后,又在城门外设坛将书信掩埋,用以鸡血祭祀,以便向外人表明已结成盟友。郐国国君信以为真,认为国中出现内乱,而将偷来书信中的人全部杀尽。后来,郑恒公突袭国力亏损的郐国,大获全胜。又有诸葛亮联合吴国一同对抗魏国,大将关羽围困了魏国的樊城,裹城两地。曹操见事态危急准备迁都,司马懿与蒋济劝说曹操道:”刘备,孙权二人表面亲密无间,实在内心各怀伎俩。关羽现在志得满满,孙权早已心生不满。可派遣大军切断关羽的补给,在散布许诺割取江南封赏孙权,樊裹两城之围,自然会解。“曹操听从了二人的建议,随即连带关羽也一并擒获了。
胜战计——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解释:敌人被团团围困,万不可仓促出战;正面冲突容易让自己受损,应以柔克刚,逐步消耗敌人力量。
按语: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解释:这是降伏敌人的计谋。兵书上面说:”凡是先行到达战地而等候的人都能得到休整,而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人劳于奔波。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喜欢掌控先机支配敌人,而不愿被敌人支配。”兵书上一般都是谈论敌人实力的强弱,而这个计谋则是谈论敌我势气。它的旨意并非是说选择好战地等待敌军,而是在于用简单的方法驾驭繁琐的事物。用不变应对万变,用小变应对大变;用不动应对动,用小动应对大动;就像门上的转轴应对上面的铁环那样。
例如:管仲住在军中指令内政,实际是在预备战时储备;孙膑在马陵道两边埋伏士勇伏击庞涓;李牧坚守雁门关,长久都不曾出战,实际上是在养兵蓄锐,瞅准时机一战就大破了匈奴。
胜战计——趁火打劫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人遭遇重大的灾难,趁着利己的形势就地去获取最大的利益,用你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弱点。
按语: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翻译:如果敌人的灾祸在它的内部,则趁机夺取它的领地;如果灾害在于外患,则趁机夺取他的人口;如果内外都遭受灾祸,那就大举进攻夺取它的国家。
例如:越王趁着吴国国内的稻子不能够生根发芽,而使用计谋去攻打它。后来,又趁着吴国在北部黄池会师诸侯的时机,国内兵力空虚,因而派兵攻打,结果大获全胜。
胜战计——声东击西
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军意志涣散,军纪不严,这种突发事件谁也不曾料到。这是《易经.萃》中坤下兑上的卦象,要利用敌军不能自主内部动荡的时候,出其不意一举将其击败。
按语: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翻译:西汉时期,七国造反,汉将周亚发坚决闭城不战。吴国的大军直奔城池东南角,周亚夫便在西北角做好防御;后来,吴国的精兵果然向西北角发起攻击,所以,吴国并没有攻破城池。这是敌人的意志并没有发生混乱,还能够自我调整的缘故。
东汉末年,汉将朱隽把黄巾叛军围困在宛城,并在四周建起堡垒。又下令军士在临近城墙处扬起股股尘土,敲打战鼓吹起军号佯攻西南角,黄巾军悉数奔赴戒备。朱隽亲自率精兵五千,掩藏在东北角,借着城中黄巾军奔赴西南时,乘虚而入,攻破了城池。这是敌人的意志已近崩溃,属于突发事件。
所以,声东击西这个计策,必须观察敌人意志是否混乱。乱,则取得大胜;不乱,无异于自投罗网,自取灭亡。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