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斩颜良是《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也是三国影视剧的必看片段,堪称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教科书式范例。然而关羽的这种招牌动作并不是空前绝后,后世类似勇武之事代不乏人,比如南北朝时的薛安都。
薛安都(年~年),字休达,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出身河东薛氏,骁勇善战。《魏书·薛安都传》:“安都少骁勇,善骑射,颇结轻侠,诸兄患之。”初仕北魏,屡建军功,授雍秦二州都统,简直是横空出世。不久之后与同族薛永宗起兵反魏,失败投奔刘宋,所以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南朝度过的。他先后参与元嘉北伐、讨伐元凶、讨伐刘义宣、臧质、鲁爽的联合叛乱,其中临阵单骑斩鲁爽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之一。
《宋书列传第四十八·薛安都》记载:“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左右范双斩爽首。爽累世枭猛,生习战陈,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人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户。”薛安都望见鲁爽,策马大呼,提矛直刺。鲁爽此时正“饮酒过醉”,被薛安都刺于马下,然后被薛安都的副将范双斩首。鲁爽当世骁将,熟习战阵,世间的人都称鲁爽为万人敌。而薛安都却单骑直入,斩鲁爽而回。当时人都认为,关羽斩颜良也不能比过此事(薛安都斩鲁爽的事迹)。薛安都因此进爵为侯,增食邑五百户,并同之前的一千户仍旧。
我们再来看看鲁爽本人传的记载,“镇军将军沈庆之系安都进军,与爽相遇于小岘。爽亲自前,将战,而饮酒过醉,安都刺爽倒马,左右范双斩首,传送京都。”镇军将军沈庆之指挥薛安都领兵进军,与鲁爽在小岘相遇。鲁爽亲自上前,将要交战,却因饮酒大醉,薛安都刺杀鲁爽于马下,身边的范双上前斩下首级,传送京都。
两处都说鲁爽当时喝醉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薛安都徒有虚名,才侥幸如此呢?当然不是,鲁爽就算喝醉了,身边的将士可没有喝醉。《宋书·鲁爽传》记载:“四月丙戌,及爽于小岘,爽自与腹心壮骑继后。”四月丙戌,在小岘追赶上鲁爽,鲁爽亲自与亲信的勇壮骑兵掩护撤退。换句话说,越是主帅喝醉了,身边的卫士越是警惕,以防不测。
更重要的是,薛安都是“跃马大呼”、“单骑直入”,并不是趁其不备搞突袭,毕竟这一嗓子肯定会惊动对方,至于说被吓破胆那时不可能的,双方当时都是天才精兵,久经战阵,不会被对方扯一嗓子就吓坏的。至于《三国演义》中张飞喝退曹操百万兵那纯粹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不过鲁爽喝醉,战斗力大减,竟然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万人敌的勇猛丝毫没有体现出来,这正是薛安都占了天大便宜的地方。换句话说,薛安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所以这么轻松,很大一方面正是鲁爽喝醉送人头的结果,但是这个并不意味着随随便便来个偏裨小将都能轻易做到。
事实上,当时在安都之前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谭金先薄之,不能入”。意为谭金先逼近,不能杀入。谭金是薛安都的部将,他首先进攻,却难以破阵。不要说像薛安都一样上演单骑直入斩鲁爽的场面,谭金连鲁爽骑兵的防线都没有突破,足见鲁爽“腹心壮骑”的防守严密。而薛安都也正是在见到谭金首攻失败的情况下,才怒而奋发,亲自上阵,单骑直入,再一次重现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魔幻史诗!其实,就算鲁爽没有喝醉,也未必是薛安都的对手,毕竟像这种临阵奋发,万夫莫敌的场面薛安都曾不止一次如期上演,诸君只要一看《宋书·薛安都传》和《魏书·薛安都传》便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