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刊)
年第5期
南朝时期的母子同陵
和墓侧长子位
——读《南史·梁武帝诸子传》札记
许志强
欢迎阅读「六朝研究」专题
第1篇文章
许志强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考古学博士
摘 要: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南朝陵墓营葬中存在“母子同陵”现象和“长子位”的观念。南朝母子同陵墓例中,母皆非嫡妻,未能合葬夫墓,故依子而葬。长子位应位于东侧,然分析南京狮子冲两墓埋藏环境和萧统人生轨迹,所谓“长子位”在现实中更多停留在观念层面,并非必须为长子所居。萧统葬地原始地势低洼的客观事实,加之其壮年而薨的不幸遭遇,两种独立事件被渲染成因果关系,成为文献中其生母丁贵嫔葬地“地不利长子”的史料来源。
关键词:南朝陵墓;母子同陵;长子位;萧统
《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载梁昭明太子萧统生母丁贵嫔薨后的葬地选择一事云:
这段史料表明,南朝时期葬地“风水”环境颇受重视,丁贵嫔薨后,初由萧统为其选择墓地,后因梁武帝干涉而另葬他处。因葬地形势对长子(即萧统)不利,故萧统于“墓侧长子位”埋设蜡鹅等物破解。后“厌伏”事发,在武帝的追究下,萧统惴惴不安,最终早薨而未能继承大统,亦印证了道士“地不利长子”的预判。年,考古部门于南京狮子冲北象山南麓清理了两座特大型南朝墓葬,两墓形制规模相同,均坐北朝南,东西并列(M1居东、M2居西),封土相接,墓坑相距不足10米,东南方向约米处现存一对石兽。结合墓葬所处位置、形制规模、纪年文字、砖拼壁画、墓前石刻等诸多要素,两墓被推定为分属梁昭明太子萧统(M1)及其生母丁贵嫔(M2)(图一)。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均表明,受堪舆术影响,南朝陵墓营葬中存在着“母子同陵”现象和“墓侧长子位”的观念。
一
母子同陵
帝后(夫妇)合葬在汉唐时期较为普遍,亦颇受学界重视,然皇室中母子相依而葬的情况却不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