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史学的新发展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史学成长起来以后走向新发展的时期。由于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史学在唐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无论是在修史规模上,还是在史学思想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唐太宗时正式设立史馆

隋唐以前,纪传体史书多是私家撰著。隋文帝时,禁止私家“撰集国史,臧品人物”。武德年间,唐高祖下诏编修前代正史。唐太宗贞观三年(年),正式设立史馆于禁中,这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凿记载的、最早的专职修史机构,不论是前朝史还是本朝史(包括起居注、实录、国史)都从这里撰写出来。

二十四史中八史均在唐朝修成

馆内设修撰、直馆,从事具体编写工作,并令宰相为编修。从此,官修正史和宰相监修成为定制,一直沿袭到清代,这使我国历代正史得以持续不断,从而保留了大量史料。由于加强了史书的编纂工作,唐代修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二十四史中,唐代修成的有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其中《南史》和《北史》是由李延寿私人修撰,后获政府批准而成为正史的。贞观十七年(年),因梁、陈、北齐、周、隋五史中无《志》,唐太宗又下诏编修《五代史志》,至唐高宗显庆元年(年)成书,就是现在《隋书》中的“志”。

刘知几像

唐代史学思想最重要的成就,当属刘知几的《史通》。刘知几(-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祖父就是个史官,家庭环境使他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岁时便基本读完了唐以前的主要史书,20岁中进士,后入史馆,参加纂修《唐史》,后因与史馆当权者意见相左,愤而退出史馆,潜心于《史通》的创作,经过9年的努力,于景龙四年(年)完成了《史通》。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史通》共20卷,原有52篇,现存49篇,分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36篇,论述了史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13篇,论述了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的得失。

《史通》

刘知几对史学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论观点进行了批判,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刘知几认为历史是变化和发展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当从当时的客观形势出发。他还反对是古非今,认为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显然,刘知几的历史观是进步的。

刘知几还提出了著名的“三长论”和“直笔论”。他提出史学家必须具备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而以识最重要。如果“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抵牾而不知其失”,则学问再多也无用。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要做到“不掩恶,不虚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典》

唐代另一主要的私家史学著作是杜佑的《通典》,这是我国一部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区)人,官至宰相,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和史学家。他的《通典》全书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和边防等九门,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讫唐代的肃宗、代宗时,记载了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并为后世开创了分门别类的记录、考究典章制度的先例。

在《通典》中,杜佑列食货为首,指出“农者国之本也”。同时他反对“非今是古”,主张“随时立制,遇弊变通”。这种古为今用的治学精神是及其可贵的,反映了他进步的史学观点。在对待华夷民族关系上,杜佑也走在了历史的前列。他指出两个观点:一是华夏、夷狄本无根本的差别,夷狄的“鄙风弊俗”,华夏原先也是有的;二是华夏、夷狄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前者“随时拯弊”,后者“莫革旧风”,才出现了发展程度上的种种差别。这两点,反映出来杜佑的历史进化思想,以及在当时所达到的最为正确的民族理论,是历史思想上的重大进步。

隋唐时期在大一统的稳定社会环境以及强有力的皇家力量支持下,中国史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史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还体现在史学思想的不断进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