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逸笔文心——中国书画家成扇提名展
展览时间:年7月3日—7月20日展览开幕时间:年7月3日(星期日)下午15:30。展览地点:仪征市人民街-16号仪征文化馆(扬子公园东大门)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
杜斌贾明哲金文才孔庆忠李云飞林奕溥陆林魏全儒文爽张飞
主办:仪征市文化馆
承办:扬州八怪文化有限公司
协办:仪征正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玉琼浆酒业
策展人:阮晓东
媒体支持:中国在线艺术网
仪征广播电视台
逸笔文心——中国书画家成扇提名展
折扇是古代文人喜不释手的物什,它兼具消夏的实用功能和暗指文人地位的文化含义。历代的文人墨客很喜欢以扇面作为承载媒介而进行书画创作。王铎、傅山、石涛、八大等书画名家都有以扇面为形式的作品存世。而论及折扇的起源,主要有以本土缘起的西汉说,东晋说,南齐说和外来传入的日本传入说。其中,《汉书·张敞传》中记载道:“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自以便面拊马。”有人据此推断,便面是折扇。是为西汉说。
此外,《扇子趣话》和《扇子的源与流》等书中认为扇子在东晋已经产生。其主要证据源于《晋书》卷二十九《文苑·袁宏》中,谢安取扇赠袁宏,袁宏答道:“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因由折扇有“仁风”之雅称,便有人认为此处谢安所赠即为折扇。是为东晋说。
还有,《蕉窗话扇》中写:“折叠扇通称折扇,古名聚头扇,又有称为聚骨扇者,始于北宋,其滥觞则远在南齐。”《南齐书·刘祥传》:“褚渊以腰扇障日”。《通鉴注》云:“腰扇即折叠扇”。此外,四库全书本《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十二月戊戌,以司空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下有元人胡三省作注:“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自此便不断有人以之为据将折扇定为南齐所有。
然而大多数实物和画作则将之指向于日本传入。日本有大量画作和诗文来佐证这一说法。明人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器用·宫扇类》:“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明代何宇度《益部谈资》写“唐时此地已尝制之”,《中国风俗辞典》“折扇”条即以此为据认为起于唐代。《扇子趣话》中写“唐宋时,刚刚产生的折扇制作还很粗糙,很难普及”,认为“到了唐代有了折扇”。
然而不管其起源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文人对扇子的推崇,使其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此次展览则是藉由扇的创作形式而志心导向于文人所追求的“逸”。这种“逸”质化为“气”而落于折扇之面上。
----是为序。
王宇
年6月20日
参展画家介绍:
魏全儒魏全儒,年生于山东潍坊,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现生活于南京,省文联中国人物画中心特聘研究员,绘画作品先后在扬州,北京,深圳,南京,上海,潍坊,临沂,太原参加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被上海画院,山东美协,江苏省文联及个人收藏。
年绘画作品《致敬》被靳卫红老师选中,入选第七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年绘画作品参加“六尘.色中国画展览”。
年绘画作品《火山》入选江苏当代人物画名家邀请展。
年绘画作品《文人雅事》参加扬州大学首届美术双年展并被收藏。
年绘画作品《畲族三月》参加上海国画院“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画展,并被上海画院收藏。
年绘画作品《笔墨抒情系列》参加新青年水墨邀请展(南京.芥墨美术馆)。
年绘画作品《沂蒙乐事》入选“大地杯”全国绘画展览,并获奖。(山东美协)。
年9月参加“自在的异样”——尚可师生画展(南京六尘艺术馆)。
年10月参加“自在的异样”——尚可师生画展(临沂王羲之故居)
年11月参加“自在的异样”——尚可师生画展“(潍坊中百美术馆)
作品选登:
民国时期,我爷爷读过两年书,后来他竟做上村里的会计,昏暗的老屋里他拨动着珠算盘,厚实的砚台上舔着圆肚毛笔写上几个大字。父亲读了六年书,后来他成了体育老师,文革时他曾有兴致偷画了几年年画,梅兰竹菊一经他笔下就年画味十足了,我从小接受熏陶爱好画画,不经素描训练直接用水墨造型,练就了写意精神,后来学习素描反而不适应刻画了,误打误撞进了艺术高中,接受西画训练,三年后考入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因学院新开,法无定法,我便东西觅食,古今通吃,养成野鸡习性,法无定法拼命寻觅绘画方向,因向往南艺,两年后考入南艺研究生,此校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承载了严密的传统法度,法度的围栏把我围在里面饱餐三年,虽本能的野性也无能冲撞这百年围栏,但最大的收获是在栏里养胖了身体,养胖的身体必须要有野性的心灵驱使冲出围栏驰骋,不然三高接踵而来,历经周转而至当下,自由创作,抒写本真,感动自己,悦达别人乃一乐事也,艺术感悟除了时间的积淀外你可以做的就是虔诚的表达了,虔诚一点再虔诚一点了。二零一六年四月二日全儒于k次列车上打发时间,四月四日深夜摘录,此时已四月五日凌晨了,突然感到没得说了仅仅是写些胡话填满白纸而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