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读素书6识人

北京手足癣网上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7/8598871.html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谋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上篇说到《素书》第三章中间两句偏重待人接物。“恭俭谦约,所以自守。谋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友直”的选择,不止“扶颠”。如遇乱世,在那种人性万花筒中,还可能性命攸关。

东晋的琅琊王氏家族,有一位大将军王敦,尚司马炎舞阳公主。他是《世说新语》里出镜率不错的活跃分子,一人身上就集中着几个成语。

满目琳琅: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王衍的族兄弟王戎、王敦、王导和王敦的弟弟王诩、王澄刚好都在太尉府上。这人回去感叹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于是“满目琳琅”被用来形容满眼珍贵之物。

击缺唾壶:王敦好酒后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唱到心肠亲切处,一边唱,一边用如意击唾壶打节拍。次数一多,壶沿被敲得满是缺口。“击缺唾壶”就用来形容对文学作品的激赏和一种慷慨激昂的情绪。

面不改色:《世说新语.汰侈》,“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巨富石崇有一个残忍变态的宴客规矩,客人不喝干杯中酒,倒酒的美人就要丢命。其他人都有不忍之心,唯独王敦就是不喝,连杀三人面不改色,枭雄之本色可见一斑。

蜂目豺声:是一种相人之法的凶残之相,王敦年轻时就有人说他:处仲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意思早晚他会为祸人间。

自有公论:庾亮问王敦,在他四位好友(中郎庾敳,太尉王衍、王澄,胡毋彦国)里谁最优秀,王敦说“自有公论。”言下之意当然是王敦自己。

……

王敦后来果然在东晋权倾天下,赫赫焱焱,趋炎附势的人一时多如过江之鲫。唯独他家堂弟豫章太守王彬,喜欢布衣蔬食,很看不惯王敦那一套,也不肯买账,两人交恶。

后来王敦病死,他的势力遭到清算,其兄王含和儿子王应逃亡。王含想去投奔荆州刺史王舒。王应虽年轻却比父亲有见识,他认为这个时候恰恰要去寻求刚直的王彬。

一个人不畏权势,心里就自有杠杆,人品可信,不会落井下石。而王舒本来就是趋附王敦,不会为他们父子担庇护之责的。

王含不肯听,王应无奈只得跟随。果然,王彬听说二人逃亡,暗中准备船只接应。王舒却把投奔而来的王含父子沉入了长江。

《素书》第三章教了一整套识人用事和安身立命的方法。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很好理解。就是想多团结人,少树敌,还不用绞尽脑汁拉关系,有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法,多宽容(近恕),做点实在事(笃行)。这个效果就是很长久的。

北宋开国大将曹彬,以善战而不好战著名。灭蜀一役,以归州行营都监参与的曹彬,就因为不滥杀不劫掠而受到赵匡胤的褒奖,授义成军节度使。并灭南唐,围江宁府(南京)半年多,眼看兵临城下,曹彬却生起了“病”。

众将焦急探望,他说我这病好治,只要你们答应我进城后不随便杀一人,不许任何人奸淫掳掠,我就答应进城。众将说这还不好办,你下令就是。曹彬说不行,你们要和我一起焚香立誓。然后才下令攻城。

所以,在晚清军事家,洋务名臣,福建巡抚丁日昌编纂的《百将图记》里,曹彬的故事就是“焚香禁杀”。与白起“坑弃万军”一对比,一个文明之师,一个虎狼之师,跃然纸上。

在千年案牍中,曹彬还有一件小事,人性中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每次读来都觉得馨香满纸,暖人心弦。曹彬任徐州知府的时候,有个官吏犯罪,他判决缓刑一年,一年后再执行杖刑。人问为何?

他说,我听说这个人刚娶媳妇,如果马上行刑,这家公婆难免会迁怒这个女子,认为她不吉利扫把星。这一辈子也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我缓一年,并不是赦免,依然会依法办事,然而这个影响,也就消除了。

对一位素不相识毫无瓜葛的女子,心念仁善又照样按原则办事。这样的大将,再加上赵匡胤那样有意识文明治国的皇帝,五代十国的血腥乱世,被北宋的典章文物取代,也就是一种历史必然的表现了。“历数千载之世,始极于赵宋”(陈寅恪)。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也就是说要材尽其用,才能有济于事。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开创之初相对容易。形成规模后,既“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又要兼顾到人才不臃堵不浪费,很难。

李鸿章有一次向曾国藩举荐三个人才。恰好曾国藩出门散步,李鸿章就要这三个人在厅外等着。曾国藩回来后,李鸿章说明来意,曾国藩说不用谈了,我已见过。面厅位左的那个,忠厚老实,可去后勤;中间那个阳奉阴违随便给个差使;右边的那个,是个将才,足堪大用,可独当一面。

李鸿章惊问老师何故?曾国藩解释说,他散步回来路过三人,左边的始终恭谨不敢仰视,中间的恭敬行礼之后便左顾右盼,只有右边那位,目光平视,不卑不亢,渊停岳峙。

事实上他也看得很准。他说的那个“大将之才”,就是后来的淮军名将,洋务骨干,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

当然随随便便靠儿戏一样看一眼外表,就能抓住一个人的本质,预测一个人的潜力,那不现实。

曾国藩自己,是湘军统帅和创立者,晚清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有清一代唯一封侯爵的汉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在他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不但对晚清王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中国近代化建设奠基人之一。

曾文正公,可以用得上“崛起”两个字。他来看人,见微知著,明察秋毫是可以的。能在细微处见人精神,人尽其用,本身已经是身经百战阅人无数。绝不会犯让韩信理朝政萧何去打仗的低级错误。否则只能是不负责任的纸上谈兵。

自己是人才,也要“我善识人”。

接下来的“殚恶斥谗,所以止乱。”说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特别的提气。可是如对人性的角角落落有一定认识,就知道,太难太难。

人是有弱点有软肋的。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大概就在于来者是不是放大这个弱点,以达到别有用心的目的。《猎场》里的袁坤,就是这种专门挑软肋下手,口蜜腹剑至无形无色,目的只有利益和绩效的人物。识别他很难。

依稀记得清人编著的《笑林广记》里有一则关公好戴高帽的故事(出处待查)。大意就是说关公孤高自诩,目下无人,来者一顶高帽,都说公骄傲,今日一见才知,明公最不喜恭维。关公捋髯欣慰,哈哈大笑。

一条漫漫长路,坑坑洼洼。不堪被利用者,庸懦无用。能产生价值者,又要面临“棒杀”“捧杀”“溺杀”“纵杀”“坑陷”……种种磨炼,才能成一人做一事而有始有终。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

《素书》第三章下一节就说明。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积累经验和学识,“推古”,一边活在当下践行一边思考,“验今”。所以“不惑”。孔子说四十不惑,是有一个积累阶段的,不会空穴来风。

人生就是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过程,年轻时犯错,上帝都原谅,爬起来又是好汉一条。到了一定年纪,如果还是老毛病错个没完,别说不惑,傻都傻得不可爱。

然后“先揆后度”,揆,度也《说文》。都是测量的意思。所以应“卒”,通“猝”。一件事来,一个人来,先掂量掂量心里有数,才能“无故加之而不惊,猝然临之而不怒。”有点啥变故,方寸不乱自有底气应对。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这句话是把人的情绪应激反应造成的混乱,在时间上缩小到最短。来一团麻,是放着不了了之,还是学亚历山大,高欢(《北齐书.文宣帝纪》)来个快刀斩,还是抽丝剥茧找到线头?

吱哇乱叫没有任何结果。

只能临事而“变”而“权”。这里呼应上文的“不惑”。“惑”的人怎么敢变?哪里会“权衡”?要么就浑浑噩噩随波逐浪,要么就奋起乱搞一通,做点事后一定后悔的事。

只有不惑,才变就变了来就来了,不悔不吝不妄动。

,说第三章最后一句。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括囊无咎,出自《周易》坤卦六四。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又与乾卦整体相关。

十八掌之“亢龙有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