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史中,在李世民的贞观朝就修了《北齐书》、《梁书》、《陈书》、《周书》、《隋书》、《晋书》等六部正史,可以说是文功赫赫。这六部正史中涉及到的人物不止万人,但李世民只给其中四人做了评述,这是为何呢?这四位又是何人呢?竟有如此大的面子,有李世民亲自为他们写的御撰。
这四位都是《晋书》中的大人物:晋宣帝(司马懿)、晋武帝(司马炎)及陆机、王羲之。
司马懿: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炎登基后,追谥他为“晋宣帝”。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在位期间消灭了东吴政权,建立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政权。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六部正史中李世民只为《晋书》写评论的原因应该是西晋为个大一统的王朝,它结束了三国时期几十年的分裂局面。然而西晋的统一与繁荣又是非常的短暂的,几十年后中原地区不仅又陷入混乱,甚至发生了古所未有的大动乱。李世民作为统一的唐朝的创业之君,很想对于晋朝的治乱兴亡进行一番探索,作为借鉴。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把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和完成统一事业的司马炎当做主要研究对象(关于陆机、王羲之的史论,主要着眼于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李世民对王羲之是有不同寻常的推崇的)。
晋宣帝、武帝二纪的史论,虽然篇幅短小,没有触及晋朝治乱兴衰的实质,但它指出司马炎居治而忘危,不知处广以思狭,以新集易动之基,而无久安难拔之虑,还是有很深刻见解的,而且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有很大的进步性可言。
唐太宗还在《修晋书诏》里讲的一句名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唐大诏令集》卷81,《全唐文》卷8)意思是说,史书的作用大得很啊!这些都能体现出他对以史为鉴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