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的一支奇军白袍军,竟然只有

其实,影视剧中的剧情,很多都会看到历史的影子。南梁一支军队的经历,就曾被某部热播剧“借用”了,当然,历史不会如剧情那般“引人入胜”。

这支军队的主帅陈庆之,并非将门之后,也并非士大夫阶层。所以,他虽有心报国,但机会却一直未垂青于他,这期间,他一直都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不过,他有个特长,就是下棋。也正因为如此,他颇得萧衍的信任。于是,皇帝想给他个机会。

这时,有人降梁,皇帝就给了他一些人去接应。因为,他将此活干的不错,之后,皇帝就给了他一些新的任务,带着人,护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然而,在行进途中,他们却遇到了魏军。当时,在两军对峙中,王爷居然投降了敌营,使得梁军的损失很大,只有陈庆之部队全身而退。

这时的陈庆之,已经开始展露出他在军事上的天赋。这一年,他41岁。之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继续驰骋战场,攻城杀敌,往往是抓住敌军的弱项,采用灵活战术,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最终,他被封官进爵。

之后,北魏的内乱爆发,尔朱荣反了,成了北魏的实际掌门人。

当时,北海王元颢跑到了南梁表示愿意称臣,请梁王助他称帝。于是,这个“护送”任务就交给了陈庆之。有可能是萧衍想试探一下北魏的真实实力,或者真的打算将人送到家就回头,他只给了陈庆之人。所以,有人评价:这明摆着就是萧衍走个形势,才这么点人,分分钟就被灭了。

其实,换个角度考虑,这应是一种聪明之举。用了上万人的部队随行,这不是向外宣称:南梁开始介入北魏事务了吗?当然,这个更考验陈庆之的用兵之道。然而,正是这一路的征战,让他“美名远扬”。他的第一战是睢阳城,一些资料将这个战役写的有点简略。

当时,陈庆之攻破了对方0人驻守的睢阳城。所以,这应该是史上了难得的“以少胜多”案例。实际上,对方是将兵力分散于“九城”,筑起了一个攻守兼备的战术。但陈庆之还是厉害,一天之内,就拿下3城,使得对方守将不得不降。之后,是考城,这场战役战功显赫,他率军歼敌0人。俘获了对方的济阴王元晖业,并缴获了辆战车。

于是,城池的接连失守,让北魏很是紧张,急忙派人围堵。这时,北魏已在荥阳集结了0人,另还有援军不停赶到,想将陈庆之不足万人的兵力止步于此。史书上说:当时魏军的兵力共有30万,也有说10万。不过,那时的史书都好“夸”自己,想来这个10万更贴合些。

荥阳一战,是陈庆之北上遇到的第一个真正阻力。城池久攻不下,城外还有敌兵呈合围之势,形势对他极为不利,士气开始松动。于是,他开始做宣传工作,说的很是“简单、直白”:敌我兵力如此悬殊,就是不想给我们任何生存机会。我们胡思乱想有何用?该做的就是破城,好过战死战场。

于是,士兵在他的鼓励下,很快就攻占了荥阳。之后,他又带领了精骑兵,破了城外的围军。最终,这场战役完美收官。之后,元颢顺利进入洛阳,称帝。可见,这一过程,只用了人马和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时之间,北魏将士闻陈庆之名无不色变。

然而,陈庆之却非常明白当前的局势,这人只能抗衡一时,如要真正坐稳位置,还得有更多的人马做后援。但元颢此时有了自己的想法,人就将几十万的魏军打的如此不堪,再来点梁兵,那么,自己就真成了人家的臣子了。于是,他果断拒绝了增加后援的建议。

虽然,萧衍听闻陈庆之的战功很是高兴,但是,此时的他,对统一中原的野心,似乎也不大,便没有及时跟进。其实,看萧衍后来的举动,他并非不想北伐,而是梁国的实力,限制了大规模的派军行动。他如果此时派兵,就是直接和尔朱荣直接对阵了。

因此,他考虑的更多是梁这个国家的存亡,并不想将战火烧到自家来。于是,陈庆之的这支部队,实际上就成了“孤军”。以前攻占的城池纷纷沦陷,尔朱荣集结部队,开始对陈庆之部队发动猛攻。本来,形势对陈庆之很有利,坏就坏在元颢这个搭档,还没交手,自己先跑了。

因此,在元颢被杀后,陈庆之就没有任何名义和魏军再战了,他只能往回退。

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却唱起了反调。

当时,他率众军渡河,突发山洪,就他自己逃了出来。后来,他装扮成和尚,才顺利回国。虽只身“凯旋”,仍得到了萧衍的嘉奖。之后,他继续为国效力。

其实,光看其战绩,陈庆之给大家的印象不过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罢了。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他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将领的认识,他不善骑射,身体还文弱,所以,他就是靠着胆略、谋划取胜的。虽中年才领兵作战,但却是给自己搏得了一个后世之名——白袍将军。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