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學集部別集類序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集始於東漢。荀況諸集,後人追題也。

《隋書·經籍志》云:「別集之名,蓋漢東京之所創也。」《四庫》敘文承用其說,而其實非也。《漢志》之「詩賦格」,即後世之集部也。觀其敘次諸家之作,每云某某賦若干篇,各取其傳世之文,家各成編,斯即別集之權輿。如云:「《屈原賦》二十五篇」,即《屈原集》也;「《宋玉賦》十六篇」,即《宋玉集》也;「《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即《司馬相如集》也,「《孫卿賦》十篇」,即《荀況集》也;「《上所自造賦》二篇」,即漢武帝集也。循是以推,則「詩賦略」所錄五種百六家之文,大半皆別集矣。是劉向父子校書秘閣,即已裒集多家之文,依人編定,使可別行。當時無「集」之名,而有「集」之實。集之創始。必溯源於此,不得謂至東漢而後有此體製也。特後人一一追題,紛加集名耳。

其自製名者,則始於張融《玉海集》。其區分部帙,則江淹有《前集》,有《後集》;梁武帝有《詩賦集》,有《文集》,有《別集》;梁元帝有《集》,有《小集》;謝朓有《集》,有《逸集》;與王筠之一官一集,沈約之《正集》百卷,又別選《集略》三十卷者,其體例均始於齊梁。蓋集之盛,自是始也。

《謝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1月

《隋書·經籍志》所錄備矣,《四庫》敘文特據以分析言之耳。《隋志》別集纇著錄之書四百三十七部,南朝為多,齊梁尤盛。文士雲興,亦足以覘當時之風尚也。《南齊書·張融傳》稱「融自名集為《玉海》。司徒褚淵問《玉海》名,融答玉以比德,海崇上善也。文集數十卷行於世。」在融以前,固未有自立美名以號其集者。

唐宋以後,名目益繁。然隋唐《志》所著錄,《宋志》十不存一;《宋志》所著錄,今又十不存一。新刻日增,舊編日減。豈數有乘除歟?文章公論,歷久乃明。天地英華所聚,卓然不可磨滅者,一代不過數十人。其餘可傳可不傳者,則擊乎有幸有不幸,存佚靡恆,不足異也。

自唐宋以逮明清,作者競起,凡自裒所為文,或身後由門生故吏輯錄之以成一編者,大抵沿前世舊稱,名之曰集。或曰文集,或曰類集,或曰合集,或曰全集,或曰遺集。亦名之曰稿,或曰文稿,或曰類稿,或曰叢稿,或曰存稿,或曰遺稿。而集之中有正集、別集之分,稿之中有初稿、續稿之辨。其不以集或稿為名者,則命曰文鈔,或曰文錄,或曰文編,或曰文略,或曰遺文。名目繁多,不可勝數,撰述雖富,散亡尤易。觀歐陽修《唐書藝文志·序》及送徐無黨南歸序,已言書之不傳,有幸有不幸;而深嘆學者勤一世以盡心於文字間者,皆可悲也。即以兩宋而論,宋初文籍至南渡後,存者僅十二三,洪邁《容齋隨筆》、王明清《揮塵前錄》亦嘗慨喟道之。四部中別集尤為冗雜,而文士多無學術,連篇累牘,無非空論。人所厭觀,亦固其所。故刻印雖早,旋歸寂滅,又未可以不幸二字概之矣。

今於元代以前,凡論定諸編,多加甄錄。有明以後,篇章彌富,則刪薙彌嚴。非曰沿襲恒情,貴遠賤近。蓋閱時未久,珠礫並存,去取之間,尤不敢不慎云爾。

以詩文論,唐宋尚多大家,終古不廢,故可錄者不少。自元以下,瑕瑜互見,則宜加甄別矣。胡應麟嘗謂「得宋明以下書萬卷,不能當三代之一。」非徒尊古卑今,亦以所言有虛實高下之不同耳。別集中尤多浮濫,又與他書異也。《明史·藝文志》專載有明一代之書,而別集類竟有一千一百八十八部,一萬九千八百九十六卷,可謂多矣。不有刪薙,何能盡登,別擇去取,自不得不嚴也。

來源:張舜徽著《四庫提要敘講疏》,臺灣:學生書局,年。

本文編輯:夢琴齋

排版配圖:文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