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与现实的差距,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遥远。
封建王朝的“家天下”中,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皇位总是在家族内部传递。
然而,血统继承制度,有着天然的弊端。
在宗法专制社会,开国皇帝总是英明神武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子孙的素质往往呈现断崖式下跌,大抵可以概括为“封建君主的堕落”。
拟之民间亦然,“富不过三代”的谚语,便是对此现象的生动反映。
本文共字,阅读需12分钟
①引论:崇祯的困境
君主堕落的现象,历来被史家所留意。大抵被解释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识五谷、不辨六畜”。
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陈书后主纪》
此话诚然。如果一个人从生到死都不曾接触过民间,那其统治手段自然谈不上高明。比如崇祯皇帝,励精图治,最后整肃吏治的善意,却沦为加派三饷的恶政,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灾难。
崇祯作为一个一辈子从未和任何普通百姓、有过任何接触的权贵子弟,对民间自然一无所知,他所谓的决策不过是自己异想天开的意淫。而明朝内阁由大官僚、大地主组成,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崇祯的弊政,也乐见其成。
明朝末期,处理流民武装的讨论,最终从“放粮赈灾”变为“派饷镇压”,导致了更加剧烈的民乱,崇祯这个冤大头,也便顺理成章地吊死了。
今海内民穷已极,物力几何?有额编又有加派,有正供又有杂项,有见征又有带征。顷者催使四出,追呼遍野,敲朴淋漓,民间鬻子析骨之惨,种种不忍见闻。--《崇祯长编》
崇祯励精图治,难免自缢煤山崇祯死前一定很不甘心,他在位十七年间,不观歌舞,不近女色,苦读圣贤书,还经常延揽学者在宫中讲授经典,最终却沦为亡国之君。何也?
其实问题就出在“圣贤书”上面。
中国的圣贤书,劝人向善不假,却把历史的尔虞我诈、政治的阴暗冷酷一笔抹杀;或者微言大义,美其名曰“春秋笔法”。宫廷教师在给皇帝上课时,也断然不敢涉及这些阴暗面。
试想,皇帝长期接受这样“干净”的教育,能懂得什么人情世故?
历史上绝大多数守成之主,能力都庸劣不堪。因为这种宫廷教育,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培养出一个“学术修养很高、情商水准很低”的儒士。更多见的情况,则是培养出一个“既不学无术、又耽于逸乐”的昏君。
本文想围绕三国时代的“君主堕落现象”作论述。
曹刘孙三家的子孙辈、素质远逊于父祖辈,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留下了“扶不起的阿斗”一类的谚语。
实际操作中,在“圣贤书”的问题之外,又有新的情况。即:
封建王朝的创业之主,本身就是历史的捏造者。这就导致其后世子孙,对权力更迭的认知,更加模糊。
②曹魏对历史的捏造
曹操作为“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的人间枭雄,戎马三十年,对民俗百态、人情世故可谓了如指掌。然而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曹操总是不惮于撒谎的。
典型者便是袁曹的复杂关系。
袁绍作为曹操的昔日主君,曾在曹操创业之初(-)给予了巨大的助力。不仅先后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兖州刺史,还在张邈之乱(-)时伸出援手,拯救曹操于水火之中。
(曹操)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袁绍)唯强幹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响震,(吕)布众破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任。--《为袁绍檄豫州》
然而随着曹操的最终胜利,袁绍的历史功绩遭到一笔抹杀,不仅二人昔日的“君臣关系”被讳称为“盟友关系”,曹操还污蔑袁绍有称帝之志。
绍复使人说太祖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群英,孰逾于此?”太祖不应。由是益不直绍,图诛灭之。--王沈《魏书》
曹操称袁绍“阴谋篡汉自立”考虑到《后汉书袁绍传》有万余字,而《魏书袁绍传》仅有三千字。曹魏政权对袁绍的贬低、篡改可谓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如果不是因为袁绍实在绕不过去,恐怕王沈等人都不想给袁绍立传。
再者便是对战绩的篡改。
比如官渡之战(-)时《刘晔传》、《武帝纪》言之凿凿,称曹操以“五六千疲敝之众”抵抗袁绍“十万大军”。因为这个谎扯得太过分,被裴松之为代表的后世史家相继嘲笑。
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裴松之
《魏书》对战绩点窜过甚,甚至出现了前后纰漏。比如斩文丑时,《武帝纪》宣称曹军战马仅有六百;但《钟繇传》已经明确提到关中诸将“贡马二千”助战官渡。裴松之对此又嘲笑道“钟繇的马在哪里”。
按《钟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余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余匹,繇马为安在哉?--裴松之
至于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大败,险些死在华容道,甚至连江陵(南郡郡治)都丢了,吓得余生不敢再南下。
(曹)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山阳公载记》
如此惨痛的失败,在《魏书》中竟被美化为“疫病起,曹公主动烧船退兵”。轻拿轻放到这个地步,可谓弥天大谎。
(曹)公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魏书武帝纪》
陈寿的《魏志》沿袭自王沈、缪袭等人的《魏书》。毫无疑问,在曹魏的官修史中,对赤壁之战的解释,就是一次不咸不淡的战略收缩;甚至曹操对此的定性,也是“船是我自己烧的,周瑜不过捡漏而已”。
周瑜破魏军,曹公复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江表传》
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曹丕是曹魏的第二代统治者,但却与其父一样,对国史多有篡改。
比如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谈到酸枣联盟(),洋洋洒洒写道“河内之甲屯于孟津、兖豫之师战于荥阳”。
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典论自叙》
实际“观兵孟津”的河内之甲指袁绍,但刻意隐去其名;而“浴血荥阳”的兖豫之师,说的是曹操,两相对比,将其父的形象大大拔高。
曹丕还在《典论奸谗》提到袁氏诸子的灭亡始末,但却刻意隐去其中的硍节;反将“废嫡立庶”的作用无限放大,实际是在影射曹植夺宗之事。
颖川郭图辛评,与(审)配(逄)纪有隙,惧有后患,相与依谭,盛陈嫡长之义,激以绌降之辱,劝其为乱,而谭亦素有意焉,与尚亲振干戈,欲相屠裂。--《典论奸谗》
曹丕年龄当与袁尚相似,还曾参与攻屠邺县(),甚至在此强纳甄氏,却对自己亲历之事都隐讳如此。
至于甄夫人之死(),在王沈《魏书》中也被扭曲成“曹丕赐甄氏皇后玺绶,甄氏谦恭不受,恰逢病死,帝哀叹良久”。这段悖谬至极的记载,已是贻笑千古的秽史,乃至连陈寿都看不下去,将其尽数删掉。
陈寿此举,被裴松之称赞为“干得漂亮”。
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裴松之
③吴蜀对历史的捏造
曹魏篡改国史,可谓如火如荼;相较之下,孙刘也不遑多让。
历史本就是统治集团的“权力合法性”书写,因此“隐恶扬善”乃至“信口雌黄”也便成了心照不宣的规矩。
先说刘备。
刘备对自己的发迹史,建元在中平元年()镇压黄巾;实际通过《典略》可知,其发迹始自中平四年()镇压张纯。
中平四年,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后汉书灵帝纪》
平原刘子平知(刘)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后(备)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典略》
刘备的第一个职位“安喜县尉”恰好就在中山国(张纯是故中山国相),可知鱼豢为是,陈寿为非。
对“衣带诏”()事件始末,刘备亦有点篡。
刘备在自领汉中王()时,曾给献帝上表,称昔日与车骑将军董承共诛曹贼,可惜大计泄露,功败垂成。
(臣刘备)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蜀书先主传》
按此表是刘备拟写,可知这番说辞,是彼时蜀汉政权内部对“衣带诏事件”的官方定性。
臣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虽然《先主传》讳称董承之死在前,刘备之叛在后;但考察《武帝纪》与袁宏《后汉纪》可知,出卖董承集团的人,恰恰就是刘备。
因为刘备刺杀车胄是在建安四年()年末,为此董承在翌年()年初,才遭到曹操的肃查而死。可知刘备叛乱在前,董承伏诛在后。
(建安四年)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魏书武帝纪》
换言之,刘备的提前行动,暴露了董承集团。
无论刘备当年是有意还是无意,董承之死()确实是因为刘备而起。但十九年后(),刘备却堂而皇之地将“董承之死”的责任推给曹操,还骂董承“谋事不密”,反把自己撇个干净,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可见在隐藏阴暗过往的问题上,刘备与曹操并无区别。
再说孙吴。
孙吴对国史的篡改,大概最为严重。比如将瓜农出身的孙坚,美化为“世仕州郡”的豪族权贵,还和春秋兵圣攀亲戚,称自己是“孙武子之后也”。
(孙)坚父名钟,因施瓜供异人而获吉地。--《异苑》
(孙)坚世仕吴(郡),家于富春,葬于城东。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韦曜《吴书》
孙权掌权之后,大搞肃反清洗,先后掀起了暨艳案()、吕壹案()、二宫案()等血腥巨案,东吴诸臣几乎无一幸免。
更为诡异的是,暨艳与吕壹,这两位处在风暴漩涡的人物,居然无传,记载散佚。不得不搜求诸书,辑录零散的片段来还原事件始末。
至于二宫案中、孙和与孙霸的政治斗争,已经严重到“吴国举朝中分”的地步。但在《吴书》中居然不见记载。必须求之于吴零陵太守殷礼之子殷基的《通语》,才能窥见事件的严重程度。
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通语》
原因无他,暨艳案、吕壹案、二宫案的幕后主使者,其实就是孙权本人。
关于这点,魏晋领域的学者(比如田余庆、王永平)已经多有论述,我也曾撰写过相关文章,便不再赘言。
如此看来,孙权对待历史的阴暗面,比曹刘更加简单粗暴,直接删除相关记载,彻底摧毁其存在痕迹。
④篡改历史的恶果
正如开篇所述,封建君主的素质下跌,与宫廷教育密切相关。
在“宫廷教育”与“民间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居于深宫的帝王,往往对社会的运作方式、政治的阴暗血腥一无所知,因此也便很难有所作为。
试想,与民间彻底割裂的皇帝,整天读一些政治正确的圣贤书,却躲在宫里做决策,反过来指导老百姓应该如何如何,这不是屁股指挥脑袋吗?
因此,三国君主随着时间推移,素质也便一代不如一代。
曹操是创业之主,百战艰难;曹丕的成长环境也恰逢乱世。因此魏武、魏文两代,对民间疾苦有些了解,还算有所作为。
到了曹叡,可以算是深宫之中长大的“少爷羔子”了。即位前()甚至“未尝与朝臣有所交接”,对民间自然更是懵懂无知。
(明)帝与朝士素不接。--《世语》
因此曹叡统治期间,骄奢淫逸、大兴宫室;吏治极端败坏、百姓饥寒冻馁、士卒妻离子散。
农夫废业,民有饥色。陛下不以是为忧,而营作宫室,无有已时。--《魏书杨阜传》
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魏书高堂隆传》
曹叡骄奢淫逸,百姓苦之好在曹叡“持法甚严”,又能够知人善任,多次抵御了吴蜀的进攻,总算没闹出大乱子。
到了齐王、高贵乡公与常道乡公时代,不仅彻底与民间脱节,对宫廷政治的运作方式也不再了解,彻底成了书呆子。
比如曹髦,勤学不倦,年纪轻轻便有了大儒风采,被钟会称作“文同陈思”。陈思王即曹植。
公(曹髦)神明爽俊,德音宣朗。罢朝,景王私曰:“上何如主也?”钟会对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魏氏春秋》
但是空会读书有用吗?没用。伟人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的就是书本的知识,必须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
曹氏诸少帝除了会读书,一无所长。最好的结果,就是成长为曹髦这种“直线思维”的愣头青;在激愤之下酿成巨祸,被司马氏的狗腿子一枪刺死,横毙街头。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汉晋春秋》
司马昭弑君至于曹芳、曹奂之流,在这种的宫廷教育下,还不如曹髦。只能“坐受废辱,贻笑千古”。
(曹髦曰)吾不能坐受废辱(指齐王芳)。--《汉晋春秋》
至于蜀汉的刘禅,是庸才弱主的代名词,不提也罢。
刘禅是刘备四十六岁所生,“老来子”总是极受宠爱的,甚至为了保刘禅太平,刘备把养子刘封都处死了。后主成长时,刘备已经发迹,因此也不出意外地变成一个庸人。
(刘禅)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自(诸葛)亮没后,(蜀汉)兹制渐亏,优劣著矣。--《蜀书后主传》
没办法,刘禅长于深宫,身边只有奸宦佞臣。要不是仗着诸葛亮等人的勉力维持,只怕刘备刚死,蜀汉便要崩溃。
同时代的孙权诸子,亦劣弱不堪。
孙权的继承者孙亮,是其六十岁时所生,已经是爷孙的行辈差异。因此孙亮无疑成长于深宫之中。
按记载,孙亮幼年极为聪慧,简直有如神明。最终却因为谋诛权臣,而泄露被废。
注:孙亮断案如神,事见《吴历》与《江表传》,文多不载。
实际泄露孙亮计划的,正是他的岳父和老婆。
(孙亮曰)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孙)綝同堂姐,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全)纪承诏,以告(全)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綝。綝夜发严兵废(孙)亮。--《江表传》
皇帝隐居深宫,身边除了太监,侍讲,就只有女眷。太监多是文盲;侍讲碌碌无为;女眷由于受不到教育,更是百无一用。即使资质如孙亮般上乘,也不免沦为庸主。
至于孙亮之后的孙休,虽然也勤学不倦,最终却被张布等权臣蒙蔽,捉弄得一塌糊涂。
孙休做皇帝时,不仅平日里见不到外臣,连遗诏都被篡改,自己的亲儿子也被废掉。
(孙休)欲延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事行多玷,惮曜侍讲儒士,又性精确,惧以古今警戒休意,固争不可。--《吴书韦曜传》
孙亮、孙休在“苦读圣贤书”方面,不可谓不勤奋,最终却均以悲剧收场。
这正是因为所谓的圣贤书,不肯教授君主以人情世故,反而天马行空地扯些废话,比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类的浮夸虚言。好似只要君主修身砥砺,诚心祭祀,就能天下太平一样。
在这种荒唐的教育下,嗣君们不仅不了解民间的疾苦,甚至连宫廷斗争的残酷都一无所知;沦为庸才甚至昏君,简直是势所必至。
⑤小结
吕思勉对君主堕落现象,曾有过精洽的概述:
(皇帝)终年闭关于深宫之中,寻常人所接触到、足以增益知识的事情,他都接触不到。若是一个上知,也仅能成为中人;如其本系中人,就不免成为下驷了。--《三国史话》
当然,比圣贤书更可怕的,就是创业之主对政治阴暗面的刻意隐讳、以及对敏感事件的恶意篡改。
从三国故事来看,曹刘孙三家无一幸免。这就导致了嗣君对于创业伊始一无所知,从“圣贤书”中得不到的知识,在“国史祖训”中一样得不到。留下来的记载,都是些伟大、光荣、正确的空洞口号,对于施政实在百无一用。
晋明帝的案例,将篡改国史的恶果,体现得淋漓尽致。
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儿子,也是东晋第二代皇帝。
司马绍出生()距离司马炎篡魏()相隔仅仅三十余年,距离西晋统一()则不足二十年。
就是这短短二三十年间,西晋朝廷对国史的篡改掩饰,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乃至司马绍都当上皇帝了,居然还不知道自家的“发迹史”,不得不得询问于大臣。
在得知了司马氏篡代的血腥过往后,司马绍竟然瘫倒在床上,痛哭流涕,连声大呼“晋朝国祚不长矣”,似乎人生观受到了很大冲击。
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宣)帝(司马懿)创业之始,及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书宣帝纪》
晋明帝覆面着床,哀叹良久更讽刺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平庸无比的司马绍,竟然还是历史公认的、东晋最有作为的皇帝。
(明)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晋书明帝纪》
司马绍或许天资尚可,但在圣贤书与祖训的侵蚀之下,也不过成为中材之主。若资质平庸,必难免沦为下驷之徒,比如西晋惠帝。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惠)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后因食饼中毒而崩。--《晋书惠帝纪》
不出意外,在惠帝的治理下,西晋短祚夭亡,贻笑天下。
书本与现实的差距,可能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远。被刻意隐瞒的事情,往往最终会以更加酷烈的方式展现出来。
谚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可知命运的馈赠,早在冥冥之中,便标好了它的价格。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