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晓卜宪群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今注本二十四史》
摘要:有清一代,开始把“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称。用“正史”一词来标记历代史籍,目的是形成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对王朝正统的确认,是建立历代统绪的基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二十四史整理工作,其缘由在于,一方面,二十四史是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基本载体,传达了古代政治文化的共识。钩深可以致远,阅读这部史籍,可以把握历史演进的时间轴,可以更清楚知道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毛泽东喜爱古史,但并不泥古非今,不达时变。他知道循旧才能布新。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典籍。对这部典籍的系统整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今注本二十四史》正史历史研究文化传承
作者:孙晓,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年第2期第80—86页
责任编辑:郭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编纂的《今注本二十四史》,是中国“十一五”重大文化工程,、年底均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对外发布。适逢这部鸿篇巨著出版之际,有些问题,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思考。
一
为什么把二十四史称为“正史”
言及正史,一般人会认为是指记述规范、可以考信的历史文本,这种看法不确切。也有人会认为,正史与野史相对,是用正规体例写作的史书,是对《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泛称,这种看法也不贴切。实际上,正史标准的定义是指二十四史,是二十四史的专称。
“正史”这个词颇有讲究。“正”字,是“一”和“止”的合体。甲骨文字形,上面的“一”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止”,是“足”,即脚趾,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正的本义是平正不斜。这样就不难理解,用“正史”一词来标记各个朝代的历史,其目的就是形成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尤其是政治历史文化的认同。对王朝正统的确认,是建立历代统绪的基础。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王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二十四史”名称的确立经历一个历史过程。起初,有“三史”的称谓,即《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范晔《后汉书》撰成后,又出现了“四史”说法,即《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到唐代,“前四史”加上《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和《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九部史书,就被称为“十三史”。到了宋代,又将《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列入,就成了“十七史”。到元代,修成《宋史》《辽史》《金史》,加上原来的就成了“二十史”。明代加上《元史》就成了“二十一史”。清代修成《明史》就成了“二十二史”。到乾隆年间,把《旧唐书》《旧五代史》列入,就成了“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名称就这样确立了。这是中国学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有名词,同样也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化。南北朝时期目录学家阮孝绪,著有《正史削繁》。这本书今已亡佚,所说正史的内涵,也难以详悉。唐代魏征编纂的《隋书》说:“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他似乎不太同意正史是纪传体史书的说法。后来史学家刘知幾的《史通》,将唐代以前的历史文献,分为“正史”和“杂述”两大类。正史是指先秦经、传,唐以前的纪传史和编年史,杂述是指偏记、逸事、琐言等。直到南宋末年,对“正史”如何定义尚不明确,即使有主张“正史”仅指纪传体史书的观点,也未将“正史”置于特别崇高的地位。《明史·艺文志》沿用这种说法,以纪传、编年二体编写的史籍都称作正史。从史籍分类发展来看,清代以前,从未将“正史”置于特别崇高的地位。
有清一代,把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称。清乾隆四年(),编定《史记》至《明史》等二十四种史书为正史,并规定凡是没有经过朝廷以法典形式确认的,私家不得擅增。这就是《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所记载的“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正史遂为二十四史的专称。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史部有十五个类目,二十四史即正史,排在第一;同时还作出明确的规定:“正史,大纲也。”乾隆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完帙面世,这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至此,“正史”作为专用名词,也有了官方规定的意义。它有三个要点:一是史部书的纲;二是纪传体的体例编撰;三是需要朝廷钦定。
清代把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称,绝不是偶然的事情。笔者认为有以下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
第一,中国有“后朝修前朝史”的传统,所以《宋史》《元史》《明史》等史书的编纂,都担负确定正统的责任。皇帝一般会亲自审查编纂的内容,有时还会写上自己的意见,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在《晋书》司马懿等人的传记后面写下批注。清朝是满人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更期望对其正统地位的认定。在乾隆确认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有六部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史籍,占正史的四分之一。虽然清朝确定正史,多少稍挟私念,但不应该否认,这是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的准确认识。我国古代有“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但自唐以后,就逐渐被“混一戎夏”“四海一家”思想所代替。
第二,二十四史作为正史,适应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是中国古代修史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唐朝设立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史,以后形成制度,即当一个新朝建立的时候,都要修前朝史。修史的目的:一是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二是通过书写历史来证明本朝的合法性。唐以后的封建王朝,对修史工作都很重视。一般是皇帝特下诏书,明确正统,委派宰相监修。朝廷牢牢掌握修史大权,禁止民间私修国史。这样,一朝一史的局面逐步形成。“正史”也因此被打上了官方色彩。
第三,确定二十四史为正史,即确立了二十四个王朝的历史统绪,是构建传统政治文化秩序的基本步骤。二十四个王朝的历史统绪是中华历史演进的时间轴。确定了一个王朝的历史时间,如果再确定其存在的历史空间,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的重合,犹如十字坐标,就可以确定这个王朝的位置了。
第四,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也与这些史书在中国史部书籍中的地位有关。吕思勉指出:“正史之所以流传至今,始终被认为正史者,即由其所包者广,他书不能代替之故。”严耕望也说:“所谓基本材料书,最主要的是指专题研究所属时代的正史,不管它写得好不好,它总是比较包罗万象,什么东西都有,这是正史体裁的好处。”从记载形式和内容来看,纪传体内分纪、表、志、传四种体例,四体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多视角地反映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情况。既可以了解局部,又可总观全局。《史记》《汉书》以后,历朝相仍,世代相续,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庞大的纪传体史书体系。可以说,二十四史是一部自传说人物黄帝到明朝灭亡的巨型中国古代通史,也是一部事详类备的中国古代专门史。这些史书中,所颂扬维护和捍卫国家统一的举动,记载治国之道,呈现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都是其他史书无法比拟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理解二十四史演变为正史的过程。囿于传统史学家的视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