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古称腰扇,
滥觞于汉末。
据史料记载,
折扇最早出现于
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期。
《南齐书》中记载:
“褚渊以腰扇障日。”
《资治通鉴音注》也曾写到:
“腰扇,佩之于腰,
今谓之折叠扇。”
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
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
使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
聚头散尾并能折叠的扇子。
折扇在南朝时,
已是上流社会男女通用的驱暑器具。
唐宋时期,
已有男性朋友间,
在夏至时节互赠折扇的习俗。
到明清时代,
则演化出女性之间,
夏至节互赠折扇及粉脂囊的习俗。
“扇”在汉字中,
与“善”同音,
故友人间互赠作画题字的折扇,
既传递一份友善、
又彰显各自的优雅风采。
在《乐府诗集》中,
《夏歌二十首》的第五首:
“叠扇放床上,
企想远风来。
轻袖拂华妆,
窈窕登高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