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墓志看北部湾宁氏姓氏起源与衰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baike.baidu.com/item/崔永玲/1657491
号称“岭南第一墓志”的北部湾隋代宁贙正议大夫墓志和“中国第一陶碑”的唐代刺史宁道务墓志,自清、民国出土以来,鲜有从墓志内容系统探讨宁氏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故笔者试论之。一、隋代宁贙墓志中心思想和首段含义廉州知府张堉春高度评价宁贙墓志,认为“(宁氏)踌躇满志,上下古今,慨然有兴西周法物之想,懿才硕学,宏我汉京”,[1]其论精当。考察宁贙墓志,引用历史典故相关28人,出自于《春秋》《左传》共16人,近6成。墓志核心思想为“召公兄弟之和”,行召公精神,如碑文“颛臾之邦”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言“祸起萧墙”;“管鲁之国”则与“周公诛叔,兄弟不和”暗通;“邵公思室”出自《论语·子罕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赋棠棣之诗”出自《诗经·常棣》,“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棠荫理颂”出自《诗经·甘棠》,为颂召公之诗;“宁相宁渝传昆玉之名”,所谓昆玉,或指洁白无暇,或指“兄弟”之意。此外,宁贙墓志末有“大息嗣叔,于终于始,唯明唯孝”之句,所谓“嗣叔”,已说明宁贙35岁英年早逝无子,由兄宁长真之长子甚至是当时的独子过继,足见兄弟之情。宁贙墓志首段称:“窃以太曎之末,分颛臾之邦;唐叔之余,为管鲁之国。邵公思室,赋棠棣之诗;辛有哀本,悲被发之异。故枝流叶徙,自结贞筠之条;宗子维城,各理封疆之邑。故宁相、宁渝,传昆玉之名;宁喜、宁戚,纾遗芳之哲。公匡衡在辅,无忘士蒍之工,从而能政,追踪子范之用,所以繁衍陵穆、盘根闽越者哉!”笔者以为,墓志中宁贙无子,“盘根闽越”追溯的非宁贙事迹而应是宁氏流源。那么宁氏如何而来?依文意和典故推测,有六层意思:一是宁氏所在地与东夷古国颛臾分立,至西周成王封唐叔虞之后,沦为管鲁相争附属之国;二是邵公念宗支骨肉之情,赋棠棣诗劝停兄弟之争;三是辛有大夫为礼之本受损而哀伤,悲叹所处之地即便祭祀也失去先祖礼节,处于异族文化侵吞的危险之中;四是提出宗族分派发展之后要忠贞自律,管好各自封地以卫大宗;五是出现迁徙之后的宁相、宁渝可以流传兄弟美名,宁喜、宁戚可以告慰先祖哲思;六是通晓《春秋》大义的宁公仿佛汉代匡衡丞相一样以四书五经辅政,时刻不敢忘记士蒍大夫的醒言妙计(如献计灭庶宗,劝太子放弃任职都城而仿吴太伯南逃以避猜忌之难等),随从主子而精通行政,希望能像狐偃随从重耳流亡异地而最终夺得君位,所以宁氏到了蛮夷之地,盘根于闽越地区。二、由隋代宁贙墓志和宁氏族谱看宁氏起源宁贙墓志首段,以往论者均未能完整解读,故忽略一些细节。如文中所称“子范”是谁?《论语》有载,“子路问‘事君’。子曰:‘忽欺也,而犯之’。”“犯”通“范”,如此“子范”应是“子犯”而非南朝萧子范。文学用典,用古不用今,萧子范与宁贙之祖父宁逵活动于梁代,有传始于《梁书》,而该书成于唐贞观九年,晚于墓志,墓志引之为典故绝无可能。且墓志并用士蒍与子犯的典故是有缘由的,因为其中涉及了太子申生与其兄弟重耳的不同结局,即太子不逃遭杀而重耳亡入异族之地而成大事,可见前后思维贯通,“子范”即“子犯”无疑。由此,亦可推测宁氏之先所以入闽越,可能辅佐一位王子逃难以图夺得君位。然而,史书中的宁氏,并无此等人。故笔者以为,宁氏发源,两墓志均不提卫国,不一定是传统认为的“卫武公子季亹封于宁,以邑为氏”,而可能是宁氏失国后“以国为氏”。商代的宁国于唐叔虞封晋时可能像唐国一样被迁到其他地方,与东夷杂居,故宁国可能曾存在于山东,之后被东夷所灭,分支随之迁入卫、齐以及南方各地。如此,北部湾宁氏可能自西周时已南迁。康熙《福建建宁宁氏族谱》“宁氏先显”条,称“(最早宁氏)宁文公,讳太邱,周宣王时人,居山东青州府,取姚氏,生二子,长国日,次国月。国日,娶姒氏,生子玉珊;国月,娶寿氏,生从隋唐墓志看北部湾宁氏姓氏起源与“衰落”□宁金[摘要]通过对族谱、金文以及史籍文献中关于隋唐北部湾宁氏墓志内容的研究发现,宁氏可能起源于西周,其族属可能为召公族,因东征胜利而受封建国,并早于南朝迁入闽与越交叉地区再迁北部湾,自隋唐推行科举制度以及在边地要求任官回避制度后,散居各地,走向衰落。[关键词]隋唐墓志北部湾宁氏起源衰落118社会广角/子玉瑶。玉珊,周平王时人,娶伏氏……宁越,娶熊氏……宁东美,周庄王时人,乃(宁)戚公子也,娶公孙氏”。此谱特别之处在于,不以卫国宁邑为得姓之始,并记载了与姚、姒等古姓通婚情况,甚至记载了貌似“文公”即宁国末代国君的谥号。从该谱记载的时间看,宁氏在周宣王时早已得姓,明显比传统认为宁氏得姓于周平王时要早。考察文献发现,首次提出“宁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封宁邑”的《元和姓纂》称“季亹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姑且不论兄封邑弟得姓的荒谬,其中宁跪嫡孙为宁速也是不可能的。按《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八):“卫人讨宁氏之党,故石恶出奔晋。卫人立其从子圃以守石氏之祀,礼也。”笔者以为宁喜死,石恶收尸被逐,按礼制,留在卫国祭祀宗祠的只能是“从子”而非嫡系子孙,故与此类似的宁跪被卫逐出国后,理当也是“从子”在卫国祭祀宗庙。可见,宁速不可能是宁跪的嫡孙,该书关于宁氏起源的记载并不可信。无独有偶,全国宁氏族谱中,除了福建建宁之外,仅有江西族谱能追溯先秦宁氏。江西九江《宁氏族谱》称“宁琦生磑生庄子生俞”。咸丰辛亥重修《南山堂宁氏宗谱》显示“(宁)戚-緜(济郡荫袭)-葛济(荫袭)-繼芬(荫袭)-資(荫袭)-沃(周景王时自任其劳)……宁越名褧邁”。由此可见,即便是宁氏家谱也与传统史书记载有很大差别。而福建建宁与江西南山堂宁氏均称宁原悌后裔,则其族谱之说值得重视。三、从历史文献和隋唐宁氏墓志看宁氏起源若宁国是宁氏的起源,那么,在历史文献中宁国是否存在?其一,《吕氏春秋》记载:楚庄王欲伐陈,宁国曰“陈可伐也……”以往论者称宁国为楚臣,但《左传》鲁桓公六年(前706)申繻论取名指出“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由此,则楚之宁国非人名,而可能是指宁国国君,该国或许就是宁氏南迁楚地而建立。1919年《宁国府志·舆地志》(卷十二)有载:“(宁国县)宁国乡距城五六十里”;章炳麟“宁国府以宁国县得名。”高元生认为,宁国县名(208年建)源于宁国乡名,宁国乡起源先秦宁氏迁徙聚族地,“宁国家族(应是侯族)的一支一路南逃……取名仍为‘宁国’……宁姓人氏不断增加,居住地亦向霞西、庄村、青龙、西津扩展,宁国(今为万福村)成为宁姓人氏的中心活动地带”。[2]据清光绪十五年(1889)何庆钊《宿州志》(卷三)“宁山因山北有宁戚塚故名,相传宁戚移家其下”,则春秋之时宁氏已入安徽。再根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陵阳宁氏宗谱》记载:宁氏始祖宁茂玉,东汉桓帝和平元年(150),任刺史巡古黟歙,则可见安徽宁国周围邻近地区的确是南方宁氏最集中地方和最古老大支系之一。故笔者以为,《战国策·魏策》“夫亡宁者,宜割二宁以求构”,或许“二宁”之说本是两个“宁”地;宁贙墓志中“盘根闽越”,或许已指明该支宁氏是由福建、安徽宁国、江西南城等闽与越交叉一带再迁而来。其二,根据金文考古研究,吴其昌《金文世族谱》甯氏条记载“父乙—寜史,寜囗、甲姒—寜遹,寜为,父辛—[3]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寜”共四组谱系。2006)记载:“寜,见寜簋蓋,西周昭穆时期人……寜史,西周早期人……寜遹,西周早期人。”可见自西周就有宁氏。又据战国帛书《春秋事语》“寜召子(即宁喜)弗听”[4]以及何林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侯马盟书,寜,姓氏”即可证明铭文中“寜”通“甯”(宁)。因此,由金文来看,笔者以为不待卫武公在西周早期就已有宁氏。那么西周宁氏应是谁的后代?从出土金文的记载来看,知名学者张懋镕、任伟等多人认为周不用“日名制”,惟有召公支族采用。而铭文中宁氏称“父辛”、“父乙”与召公奭族称“召伯父辛”的日制名文化现象相同。故笔者推测,宁氏可能出自召公支族,召公西周东征,因功让其子受封宁国,犹如周公第四子受封邢国。那么召公除了燕国之外是否还有封地?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今东平县)出土的《太保簋》称:“王伐录子圣,厥反。王降征令于太保,太保克敬亡遣。王永太保,锡休(“锡”通“易”,“易休”即“赏赐”)余(徐)土,用兹彜对令。”可见周召公东征山东一带得封邑是确凿无疑。碰巧,《太保簋》“锡休徐土”与宁道务墓志“锡封于宁”十分相似。其实,宁道务墓志对宁氏的起源也是有明确的说法的。该墓志称:“于宁氏族,肇始太公。挺天然之奇,作稀世之宝,故能虎熊叶卜,龙豹成韬,克宁东土,立囗囗囗,囗国于齐壤,列封于宁城,祗台德先,因而命氏。”尽管漏掉了一些字,但按墓志铭首尾呼应的特点,还是可以弥补的。其尾铭曰“列国于齐,锡封于宁”与“国于齐壤,列封于宁城”完全对应。这等于说宁氏受封是因为“克宁东土”,其地在齐而不是在卫。而“克宁东土”,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召公率德,安集王室,以宁东土”,即指向召公。与此同时,“挺天然之奇,作稀世之宝”即“以天然奇珍为题材作关于稀世之宝物的文章”,也指向了召公。这句话应出自《尚书·旅獒》。召公为训成王,以西旅厎贡厥獒这样的自然奇物,作一篇关于獒,中心思想为“宝”的指导性文章,即借奇物———獒道出“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的治国、治民、治边的主张。可见,宁氏来源与召公有关是很可能的。此外,宁道务墓志尾铭说“诞膺丕命,非罴在梦,龙韬辅圣,列国于齐,锡封于宁”,可能是指宁氏先祖东征得到姜子牙社会广角/的辅佐,所谓“非罴在梦”即兆得吕尚辅佐,所谓“龙韬辅圣”即以韬略辅佐君王。然而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东征)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实得征之。’”则东征能与姜子牙“叶(协)卜”的唯有召公,故宁氏之祖是召公的推理是成立的。《史记·夏本纪》有载,“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裴駰集解引郑玄曰:“天子建其国,诸侯祚之土,赐之姓,命之氏,其敬悦天子之德既先,又不距违我天子政教所行。”则说明宁氏“祗台德先,因而命氏”是由天子而非卫武公册封。其三,宁贙墓志称“冀州临濇”人,宁道务墓志称“临淄”人,“濇”是“淄”的俗字,两者无差异,所区别在于“冀州”二字的有无。考诸史,临淄自商以来属青州,无属冀州,则两墓志的二字之差值得注意。《宋书·志第二十六》:“冀州刺史,江左立南冀州,后省。义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文帝元嘉九年,又分青州立,治历城,割土置郡县。领郡九,县五十”其中冀州无临淄。《南齐书·志第六》:“冀州,宋元嘉九年分青州置。青州领齐……九郡,冀州领……九郡……二州共一刺史。郡县十无八九,但有名存。”其中临淄属青州齐郡。1920年舒孝先、崔象谷著《临淄县志》记载,刘宋武帝侨置冀州,“(析临淄南、北、西北境置广川、渤海、高阳郡)三郡属冀州,而临淄徙治东阳城,青州刺史蒞焉”,临淄属青州。清代张承燮等主编《益都县图志》记载,“《宋书·州郡志》:江左立南冀州,后省;义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按:此因义熙五年(409),刘裕伐南燕,有北青、冀二州刺史之命,故云尔也。其时,南燕尚未灭,且亦终无侨立冀州事”。综合诸家之论,笔者以为,尽管临淄在刘宋之时析出边境一部分归冀州三郡管辖,但它作为行政单位从未属于冀州,故宁贙墓志自称籍贯“冀州临淄”是遭人质疑的,以往认为南朝刘宋之时宁氏南迁也是令人怀疑的。宁贙墓志铭中有“凤凰垂翼,幽都受封”之句,“幽都受封”或为召公封燕。而燕地,夏商属冀州。或许宁氏由冀州分派建国于山东,后居临淄,故称冀州临淄人。若宁贙墓志沿用古称,不察南朝之事,则史书所谓“南海以西溪洞,自汉晋以来,宁族最大”[5]是有可能的,这说明宁氏南迁至北部湾地区很可能早于南朝。四、从隋唐宁氏墓志及其迁徙看古代北部湾宁氏“衰落”隋唐北部湾宁氏之衰落原因,学者据《唐书》《资治通鉴》等多认为,与钦州刺史宁长真、越州刺史宁道明造反以及神龙间宁承基抢韦玄贞女遭灭门事件有关。但是史书所谓宁长真参与宁道明造反一事是矛盾的。道光《廉州府志》就认为宁氏不反,“道明刺南越州,为高州首领冯暄所陷,纯举兵击退之,贞观初,长真与宣皆卒,而暄弟盎叛,屡欲攻纯,纯闭境自守”。宁道务墓志也未提到宁长真反,相反高度评价宁长真“非夫纯臣,畴能宅此”。可见,该地区宁氏衰落原因仍值得探讨。宁道务墓志显示宁承基兄弟事件发生时,他仍担任爱州牧,“官依旧”、且因功授“上柱国”,而宁原悌仍在朝为官,由此可知宁氏家族在钦州并未受影响。故笔者认为,宁氏之衰落,在于两个原因:一是科举制度影响,荒蛮之地能中试做官比较难,自唐宋以来史载于册的宁氏进士唯宁宗乔、宗谔二人;二是任官本地回避制,宁氏诸如宁道务及其子、宁龄先等均外出桂林、越南等地任官,子孙分散居住而导致形式上的“衰落”。今考察宁氏诸谱可以印证。北部湾十几支宁氏最可能是隋唐宁氏后裔的仅三支:一是宁庸支系谱称“按礛(石碑)追踪确如是”。诸宁氏唯有此支称宁长真长子宁璩(字洄藻)袭任刺史生九子(原仁、义、礼、智、信、忠、廉、孝、悌),并于廉州那文世守宁氏宗祠,以宁逵为始祖。元明之时,后裔有南宁知府宁宗斌,地志可考者有世袭豪酋合浦永平衙千夫长宁文聪、顺天府吏目灵山人宁瑄、桂林府同知灵山人宁文渊、永州府同知灵山人宁建中等。而宁道务墓志称其父为宁據长真仲子、无职。二是居灵山新圩尧家村的宁福海支系,亦有九公之说,曾总纂钦江县志的林绳武认为该支系应是隋唐宁氏直系后裔。三是南宋由合浦迁居玉林的宁敬儒支系,唯有此支称土著。除此三支系,越南南定州宁平、海阳、北江、兴安、广义等地有宁氏,碑称济邑宁氏,历史名人有宁沆(1484,洪德九年戊戌科进士题名记),宁遜(1780,景兴三十九年戊戌题名碑)等。江西南城与福建建宁有宁太四大支系,均称宁原悌嫡系宁以良之后,五代时期由川迁入。由此可见,宁氏多外迁。[参考文献][1]张堉春,陈治昌.廉州府志[M].清道光13年().[2]高生元.地名“宁国”探源[EB/OL].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