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高雅从郭德纲的段子中,品味市

说到“高雅”,人们肯定不会跟“吃喝拉撒睡”等生活日常联系到一起。可郭德纲却偏不这么认为,在他眼中,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那是样样都颇有来头。无论吃喝玩乐、挣钱消费,还是整容、旅游、年会、随份子,这些都古已有之,而且上至皇帝老儿,下至平民百姓,一代代不断传承演变至今。想来,市井文化也许正是因为贴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才更容易源远流长,并被人津津乐道。《你要高雅》是郭德纲《郭论·第二季》中的一本,主要讲述古代人的市井生活。书中“引经据典”地扒了扒老祖宗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字里行间透着相声的“段子味”,让人在乐呵中涨了不少见识。而书名中的“高雅”一词,初看时,还让人颇为疑惑:为什么给市井文化戴上这么一个“帽子”?读罢方知,“高雅”其实更像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尊重,更是作者想要通过此书让人们领会的一些处世之道。下面就摘三个“段子”,来品味一下隐藏在市井生活中的高雅。一.吃辣:吃水果蘸辣椒面儿,吃油条就瓣儿蒜,别看不惯,喜好不同,你要尊重。说到辣,先讲个故事。年前,时值夏朝末年,一奴隶主家有个厨子,叫伊尹。此人非但厨艺了得,还特别爱钻研治国理政。后来,奴隶主闺女嫁给了商国的君主,伊尹就成了陪嫁,一同去了商国。这个心怀治国抱负的伊尹,为了打动君主,就费尽心思炖了一锅汤。果然,得到了君主的召见。随后,伊尹就从炖汤入手,谈到了治理天下,并提出了治国就像做饭,需要“调和五味”的理论。最终,伊尹就此加官进爵。这个故事记录在《吕氏春秋》《孟子》等书中。伊尹所谓的“五味”,即甘、酸、苦、辛、咸。其中的辛,就是我们常说的辣,这就是古代关于辣最早的记载。而辣味的来源,不仅限于辣椒,生姜、花椒、葱、蒜、芥末、茱萸等都可以做出辣味。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史书上记载的古人之爱吃蒜了。《太平御览》中说西晋皇帝司马衷在“八王之乱”时,被挟持逃往洛阳,途中饿急眼了,就着大蒜连吃两大碗粗米饭。《南齐书》中说南朝有个大臣吃烤肉时没有蒜,“焦虑地”直摇手指头。《广古今五行记》中说唐朝有一和尚,因为没有蒜,吃饭都没胃口。感觉都不用穿越,就可以想象到古人“吃蒜”的画面。因为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喜欢吃蒜的人,尤其北方人。就像郭德纲所说,除了没见过吃冰棍儿就蒜的,其他怎么吃蒜的都有。吃面条、吃饺子、吃烧烤、吃油条、吃豆腐脑……似乎没有蒜,饭就失去了灵魂。而我们常说的辣椒,是在明朝时传入我国的。最早吃辣椒的是湖南人,之后闻名于四川、重庆、贵州等地。而南方人对辣椒的热爱,不亚于北方人对大蒜的痴迷。除了各种饭菜离不开辣,就连吃水果,南方人也会蘸辣椒面儿,比如青芒果、李子、杨桃、番石榴、青瓜、西瓜皮等等。其实辣也好,甜也罢,无论怎么个吃法,真真是与雅俗无关,更无关男女老少,抑或地域南北,只是人与人的口味和喜好不同罢了。不强迫你接受,你也无需看不惯,表示尊重,即是最“高雅”的姿态。二.姓氏:别动不动就瞧不上谁,不管你姓什么,最后往前捯,都是一个祖宗。姓,人人都有,但这姓的来历,你可曾知道?姓氏,是古人在部落时期,为了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而给自己部落定下的图腾。后来,随着部落的演变,图腾的标注办法也随之进化。最早的姓氏,源自自然环境,尤其是居住地。比如姜子牙的“姜”,源于神农氏,神农就是炎帝,炎帝生于姜水,因此以姜为姓。再比如“郭”,原意为城池。城池有两层城墙,里面那层叫“城”,外面那层叫“郭”。加上方位,就变成了“东郭”“南郭”之类。再者,源自职业或官职。比如韦小宝的“韦”,是皮革的意思,祖上可能是皮匠;而“司马”“司徒”“上官”之类,则是官名。还有,就是以国为姓。汉族的姓,大多源自三皇五帝,比如姬姓、嬴姓、姚姓。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就选用国名当作姓。比如“周”和“吴”,这都是从姬姓发展而来。再有,就是继承,即子孙随父辈或母辈的姓,这也是沿用最久的一种方法。最意外的,算是皇上赐姓了。比如明朝,有个叫“马和”的太监,因为立了战功,永乐皇帝就赐他姓郑,没错,就是那位七下西洋的“郑和”。这属于一种奖励,还有惩罚的。武则天,在处死王皇后和萧淑妃后,分别赐姓“蟒氏”和“枭氏”,以示诋毁。除了赐姓,还有改姓。虽然民间有句俗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有时候为了“逃灾避难”,或者为了讨个好兆头,都会改姓。不过,相声里有句老话儿:“姓什么不吃饭?”姓氏,往大了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往小了说,只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符号。可是不管你姓什么,最后往前捯,可能都是一个祖宗,这就叫“万姓同源”。所以,在与人相处时,多想想自己姓什么,别这个瞧不起,那个看不上,没准祖上是一家。所以,我们要宽容和善,要戒骄戒躁,要与人为亲,要与人为善。如此待人,何尝不是一种高雅?三.随份子:亲朋相交,重在情谊;礼尚往来,莫成负担。随份子,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而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孔老夫子。说孔子讲学,受到国君重视,并被邀请到宫中讲学。因此,引来很多人巴结,孔子都避而不见。可其中有个人送了孔子一只烤乳猪,无奈,讲究礼数的孔子只好提着礼物去回礼。《论语》中的这则故事,是最早的“随礼”的记录。一如当今的习俗,在古代,随礼也主要是用在婚礼上。只是,出人意料的是,据《礼记》记载,老祖宗虽然提倡随礼,却不提倡大操大办。原因是结婚是件自然的事情,子女长大成人,父母年迈体衰,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又怎么忍心庆贺?而《礼记·曾子问》中,有一段对话,哪怕放在今日,都是值得深思的。孔子说,按照当时的婚俗,嫁女儿的人家,因为爹娘思念女儿,连着三个夜晚不惜蜡烛;娶媳妇的人家,因为新媳妇思念娘家人,连着三天不能玩乐。听上去,这完全不像是“喜事”,更像件“悲事”。不过重点在于,这习俗很是照顾新娘及其家人的感受。不像现在,又是闹洞房折腾新娘、又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嫁做人妇后反倒没了“存在感”。再之后,历朝历代,无论红白喜事,都习惯性随礼。但“份子钱”这一说法,却是从朱元璋开始的。《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下令,每年春秋两季,大家集资聚会,喝酒吃饭,并宣读誓词:皇帝诏曰,婚丧嫁娶,如果缺钱,大家一定要鼎力帮助……这就是“乡饮酒礼”制度。这一制度为的是弘扬“民相亲睦,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的传统。所以,份子钱的初衷,就是今儿我帮了你,明儿你也愿意帮帮我。虽然现在的随份子,已经不限于红白喜事,但礼数的初衷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延续。而其中也有一些学问,值得注意:礼金最好是双数,兆示成双的吉庆;如果是还礼,金额要略大于之前收到的礼金。但随份子不是拼面子,重要的是那份心意。大方得体,量力而行,即高雅。不要像新闻上报的那样,为给朋友随份子,欠债80万,气得老婆要离婚。如此这般,还让人如何“高雅”得起来?写在最后写到最后,想起李敖谈及与胡因梦离婚的原因,说是因为看见胡因梦蹲在马桶上满脸通红,实在难看!想来,在李敖的心中,女神就应该是高雅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怎么会像普通人一样吃喝拉撒?可是,只要活在人世间,谁又不是在市井中?区别在于,你如何去看待这些生活日常。而高雅与否,取决于你的态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97.html